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
【1】模具制造的特点:1)单件生产2)制造质量要求高3)形状复杂4)材料硬度高模具制造基本要求:1)制造精度高2)使用寿命长3)制造周期短4)模具成本低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作用:即是用以组织、指导、管理和控制模具制造的各个工序。加工阶段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3、精加工4、光整加工工序集中:即每一工序中能加工尽可能多的加工面,以减少总的加工工序,减少重复装夹所需的工、夹具和重复装夹、定位、多次装夹定位造成的定位积累误差,降低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工序分散:即是将零件的各加工部位分别由多个工序来完成,使各工序的加工面单一面相对简单、易于加工,因而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1、查表法2、经验法3、计算法【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方法按一定顺序逐步改变毛坯或原材料的形状、尺寸,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过程。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制订时应注意: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良好的劳动条件及避免环境污染。零件结构分析主要包括:1、零件表面的组成和基本类型2、主要加工面与次要加工面区分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毛坯的种类:1、铸件2、锻件3、型材工件的定位:在机加工之前,将工件放在机床或夹具上,使工件上的一个或几个特征点、线、面相对于机床(或夹具)、刀具占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基准:工件上用于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和尺寸所依据的特征点、线、面称为基准。工件的安装方式:1、划线安装2、夹具安装工件定位类型:1、完全定位2、不完全定位3、过定位与欠定位设计基准:即设计零件结构尺寸时,在零件图上使用的基准。工艺基准:在零件的加工、测量和机器的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选择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2)选择要求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作为粗基准3)选择光洁、平整、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4)粗基准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2)基准统一原则。多个表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3)互为基准原则。当两表面位置精度要求很高时,可能以两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4)尽可能选择精度较高、安装稳定可靠的表面作为精基准。拟定工艺路线主要包括: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和工序的集中分散这四个方面。划分工艺过程分阶段的作用:1)保证零件质量2)合理使用设备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4)粗、精加工分开后,避免对应报废零件继续精加工而浪费工时和其他制造费用。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1)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基准先行4)先面后孔热处理工序的安排:1)预备热处理2)时效热处理3)强化热处理一般情况下,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入体原则”标准,即被包容尺寸的最大加工尺寸就是基本尺寸,上偏差为零,而包容尺寸的最小加工尺寸就是基本尺寸,下偏差为零。毛坯的尺寸公差按双向对称偏差形式标注。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1)分析计算法2)经验估算法3)查表修正法【3】对于导柱加工,外圆柱面的车削和磨削以两端的中心孔定位,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导套加工时正确选择定位基准,以保证内外圆柱面的同轴度要求。【4】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优点:1)适合于任何难切削材料的加工2)可以加工特殊及复杂形状的表面和零件。局限性:1)主要用于加工金属等导电材料2)一般加工速度较慢3)存在电极消耗电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电参数主要是指脉冲宽度t(下标i)、脉冲间隔t(0)、峰值电流I(p)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放电间隙的大小及其一致性,工具电极的损耗及其稳定性。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电火花加工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变质层和表面力学性能三部分。根据电极丝的运行速度,电火花切割机床通常分为:高速走丝~、低速走丝~【5】冷挤压成形:在常温条件下,将淬硬的工艺凸模压入模坯,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工艺凸模工作表面形状相同的内成形表面。工艺凸模的结构组成部分:1)工作部分2)导向部分3)过渡部分锌合金模具制造工艺:1)砂型铸造法2)金属型铸造法3)石膏型铸造法爆炸成形:是利用爆炸物质在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的化学能对金属毛坯进行加工的高能高速成形方法。【6】影响研磨质量的因素:1)磨料粒度2)研磨运动轨迹3)研磨压力4)工件材质和硬度电动抛光机常用两种抛光方法:1)加工面为平面或曲率半径较大的规则面时,采用手持角式旋转研抛头或手持直身式旋转研抛头,配用铜环,抛光膏涂在工件上进行抛光加工。2)加工面为小曲面或复杂形状的型面时,采用手持往复式研抛头,配用铜环,抛光膏涂在工件上进行抛光加工。【7】模具零件主要有:标准、通用零件和成形件两大类。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1)被加工产品精度2)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3)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4)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提高模具加工精度的措施:1)减少或消除原始误差2)补偿抵消原始误差模具生产周期:是从接受模具订货任务开始到模具试模鉴定后交付合格模具所用的时间。模具使用寿命:是指模具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加工的制件是总数量,它包括工作面的多次修磨和易损件更换后的使用寿命。一般夹具的分类:1)通用夹具2)专用夹具3)组合夹具与积木式夹具【8】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螺纹副联接是模具装配常用或采用最多的方法。紧固件法:它是利用紧固零件将模具零件固定的方法,其特点是工艺简单、紧固方便。常用的方式为螺栓紧固式和斜压块紧固式。【9】高速切削加工综合技术中高速切削机床(包括高速主轴系统、快速进给系统、CNC控制系统等),刀具技术(包括高速切削刀具材料、刀具结构和刀柄系统等)以及高速切削加工安全防护与监控技术都是其最重要的关键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是由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分校***研制成功的一种快速成形方法。(材料的离散和堆积)
本文标题: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3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