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程名称《课题1、燃烧和灭火》授课人邢松青学校名称焦作示范区文昌街道第一初级中学教学对象九年级科目化学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通过前面六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化学知识,所以在本单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了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2)能利用灭火的原理,处理一些突发的失火状况。(3)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辨证地认识燃烧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3)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学重点】1、物质的燃烧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1、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学情分析本课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算大。而且,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关于燃烧的知识,对燃烧现象显示出极大的兴趣。本课比较适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恰当的预设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分析来获取本课主要知识点,充分发挥直接经验的作用。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引入新课燃烧的定义及特征【图片展示】熊熊的烈火。【教师】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火的发现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图片展示】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教师】精彩的点火仪式向我们展示了火的魅力,熊熊的火炬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神圣。【图片展示】2010年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现场。【学生】观看图片,从图片中感受火的“正”与“反”两面。【教师】这是最近发生在上海的特大火灾,火苗向人类张大了血喷大口,吞噬了无数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火,顿时从天使变成了恶魔!【学生】观看图片,从图片中感受火的“正”与“反”两面。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熟悉的对象,从最新的热点材料出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激起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复习回顾交流【过渡】火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功”也有“过”,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它,使它尽可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火会有新的认识。【学生】认真听讲。【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2~3个燃烧事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回忆燃烧现象。事例化学方程式现象镁带燃烧硫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提问】结合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思考燃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回忆燃烧现象。小组讨论,回答:①都发光②都放热③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教师】因此,我们把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提问】电灯通电发光、食物腐烂是不是燃烧?为什么?【板书】1、燃烧的定义【学生】P129划概念【过渡】燃烧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呢?【提问】根据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归纳出新知。利用直接经验对燃烧的定义进行概括。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燃烧的条件猜想一下燃烧与哪些条件有关?请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资料提供:书本P129表7-1是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物质不同,着火点不同;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酒精灯温度为500℃左右。【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交流:①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是否可燃)②与氧气有关③与物质的着火点有关【教师】口说无凭,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们的猜想。【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探究活动一】燃烧条件的探究有以下仪器及材料:酒精灯、火柴、小木条、玻璃棒、小煤块、蜡烛、烧杯、坩锅钳。从中选择你所需要的,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学生】学生利用讲台上所提供的仪器和材料,上讲台向其他同学汇报自己所在组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小结】同学们思维很活跃,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新的知识。我们发现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着火点:是使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着火点。着火点和熔点、沸点一样,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在一定条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增强学生将化学原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分组探究,既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仅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播放录像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件下,不能被人为地升高或降低。【板书】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学生】P129划知识点【过渡】燃烧现象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吗?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燃烧现象还能发生吗?【学生】认真思考。【探究活动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播放录像】【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回答:①铜片上白磷燃烧②红磷未燃烧③水中白磷未燃烧【教师】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沸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提问】1、实验现象①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实验现象①③对比,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1、如何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自然过渡到书本演示实验上。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中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灭火的原理与方法2、如何使薄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起来?【学生】学生认真比较实验现象,思考教师提出的疑问。多样化讨论使红磷及水中白磷燃烧起来分方法。【播放录像】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结论】由该实验我们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过渡】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会有什么现象呢?【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活动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根据燃烧条件推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都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学生】踊跃发言,并各自演示自己的方法,解说各自的灭火原理。【总结】1、吹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倒扣在烧杯中(隔绝空气)4、剪掉烛芯(清除可燃物)5、沙土覆盖(隔绝空气)6、利用CO2气体灭火(隔绝空气)【教师】综合同学们探究出来的灭火方法,我们发现,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燃烧就会被终止。【学生】认真听讲,联系实验探究内容进行理解。通过实验条件的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且从中得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积极探究,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分析小结练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板书】灭火原理有三个: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空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学生】P130划知识点❀需注意的是: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但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采用的防火、灭火方法有时不只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往往可能同时破坏几个条件。【练习】说出下列灭火原理:1、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2、烟头引起棉被着火,可以用水扑灭。3、身上着火,就地一滚。4、油井着火,我灭火队员采用在井口点燃炸药灭火。5、麦田起火时,在失火区附近割掉一片麦子。【学生】思考回答。【演示实验】将一个大烧杯罩在一高一低两只燃着的蜡烛上,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高的先灭!”“低的先灭!”带着疑问仔细观察实验。【教师】这是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上升(热气流上升),高的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因此先熄灭。【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火灾发生时,应当采取什么姿势逃离从实验中总结出灭火原理,便于学生理解。对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在条件达成上的区别。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先设问,再演示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回顾总结布置作业火场?【学生】弯低身体或匍匐逃离。【教师】火灾发生时,必须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1、切勿惊慌,要保持镇静,辨明方向,迅速逃生。2、不入险地,不贪财物。2、湿被裹身,匍匐撤离。4、善用通道,莫入电梯。5、火已及身,打滚灭火。【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了燃烧现象,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必要条件,了解了灭火原理及常用的灭火方法。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化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利用化学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回忆【作业】1、思考: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2、生煤炉时,为什么先用火柴点燃纸,再引燃木柴?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为什么火势会更大?4、下列情况发生时,你选用什么方法灭火?原理又是什么?①炒菜时油锅起火②电线老化造成短路而起火③烟头掉落导致森林起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巩固课堂重点内容。五、教学及学习建议(课后反思)总体上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构建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本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较为充足、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教学效率高。然而,对于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如下不足:1、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燃烧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其中关于着火点的描述应当事先铺垫好,这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的时候会更加顺利。2、每个小组同学提出假设问题而其他组提出反驳意见后,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辩论,互相反驳,最终得出正确结论。针对以上不足,我觉得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本文标题: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3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