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模块一项目二采前采收采后.
•项目二果蔬采前、采收与采后一、采前对果蔬质量的影响•1、热带VS温带•2、高温时成熟VS低温时成熟•3、生长期长VS生长期短•4、梨果、浆果、核果•5、叶菜、花菜、果菜、地下根茎类、嫩果或种子类蔬菜•6、早中晚熟品种•7、组织疏松VS组织致密同一种果蔬品质还受其它因素影响•8、株龄和果实大小•9、砧木•10、结果部位和负载量•11、生长环境(温度、水分、光照、土壤)•12、农业措施(施肥、整形修剪、化学药剂)以苹果为例1、品种:晚熟较耐贮藏。2、田间状况:幼龄老龄树不如盛果期耐贮藏。中等稍大的果实耐贮藏。植株负载量适当的果品质量好。树冠外围果实比树膛内部果实品质好。3、生态因素:•温度:花期持续数日低温,果实不利贮藏;幼果期霜冻,导致畸形增加。夏季酷热,水心病严重。•光照:光照不足,糖酸少,口感差,着色差;强,日灼病和水心病。•降雨:过多过少质量均不好。•土壤:黏性土壤易晚熟,着色差,果实硬,耐贮;砂质土易早熟,不耐贮。酸性土果实易缺钙,不易贮。•4、农业技术•施肥、灌溉、喷药、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二、采收•采收过早:•采收过晚:•1、采收期的确定•商品成熟度(可采成熟度)、食用成熟度、生理成熟度•色泽、硬度、计算生长期、淀粉含量、果梗脱离难易、果实大小、呼吸强度、糖酸比等。•2、采收方法:•人工采收VS机械采收•适用范围?优缺点比较?•人工采收:鲜销和长期贮藏•机械采收:易形成离层的果实•看一组关于果蔬采收的新闻,讨论两种采收方法的优缺点。1采收机械化人工省一半•信息来源:11-11-07农民日报•作者:常玉兰王建刚摄•今年,新疆兵团农二师为了减轻采收季节职工负担,降低采收成本,购进10台自走式辣椒采收机投入运营。一台采收机8小时能采收辣椒50~60亩,等于300个劳动力的工作量,亩费用比人工节省一半。•图为10月28日,采收机在二十一团七连的耕地中采收辣椒。2和静县工业番茄首次实现机械采收•新疆兴农网2012-09-0508:16:32浏览次数:•9月3日,一台大型番茄采收机正在和静县乃门莫敦乡一块番茄地里进行采收作业,采收机把拢好的番茄茎叶和果实从地下吸进机器里,经电子选仪、色鼓风机作业,茎叶和未成熟果实被排出,余下红色果实倒入同行的拖拉机车厢里。据悉,为推动工业番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今年,和静县与中粮屯河公司合作,支持企业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统一选用屯河17、屯河46、亨氏3402等抗裂耐压耐贮运、成熟集中的品种,建立工业番茄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基地;集成高垄栽培、标准化育苗、机械化移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采收等全程机械种植技术,并首次实现机械采收工业番茄。据了解,工业番茄全程机械种植较人工种植亩节本340元,其中:机械栽苗较人工栽苗节本40元/亩(机械栽苗60元/亩,人工栽苗100元/亩);机械采收较人工采摘节本300元/亩(机械采收300元/亩,人工采摘600元/亩)。同时,一台这样的番茄采收机每天能采收150吨番茄,相当于200人的工作量。机械采收大大加快了采摘速度,避免番茄腐坏和霉菌滋生,提升了原料品质。工业番茄全程机械种植具有投入少、节约成本和劳动力的优势,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通讯员丁漓江李玉玲)3辣椒和番茄收获机械受到新疆和硕农民青睐•作者:兰生明•随着新疆和硕县清水河机械采收番茄的脚步,和硕县塔哈其乡、乌什塔拉乡等乡镇又迎来了四辆辣椒采收机,在试机的田间,许多农民群众专门来观看采收情况,表示如果还不错的话,可以考虑进行机械采收辣椒,机械化采收番茄在和硕县是首次,机采辣椒也是第一次,这表明了机械采收农产品的方式越来越被农民所接受,据了解,辣椒采收机每天能采收150亩至200亩的田地,采收完的辣椒经过设备翻置运输车内,省去了搬运装车的人力物力等费用;采收辣椒所含杂质含量和人工采收基本持平;机采辣椒亩费用为400元比人工稍微贵些,但是根据和农民群众的聊天,可以看出,农民群众越来越接受机械作业,尤其是在劳动力紧张时期,显得尤为方便。番茄和辣椒机械化采收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农民多年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和硕县农业机械化程度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信息来源:巴州农机局)发布时间:2011-09-27提交人:新疆农机局王瑛责任编辑: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刘玉4青河县大果沙棘机械化采收初探——•顾勤王双进供稿单位:发布时间:2012-02-1717:01二、青河县大果沙棘采收现状分析•目前,青河人工沙棘林中共有12个品系的沙棘品种,自2004年开始挂果以来,当地一直依靠人工采收,2006年青河银河食品厂开始独立研发采收沙棘果的半机械化装置,至今为止,已更新了5代,机械采果面积逐年增大,截止2012年种植总面积已达11万亩,但由于涉及到专利技术问题,所以采沙棘果的机械尚未在该县大面积普及,80%的沙棘林依然依赖于人工采收。•(一)两种采摘方式的比较•1.从效率来看,人工采收,以一天工作10个小时记算,最大采果量为110公斤/人,最少采果量为40公斤/人,取平均数70公斤/人。机械采收时,每台机子配5人,总采果量为15000公斤,均到人头为3000公斤/人。•2.从劳动强度来看,人工采收,人在一棵沙棘树下就要站半天,而且要根据沙棘果的生长高度,不停地弯腰、直腰,一天十个小时的劳动,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而机械采收,采一棵树的沙棘果,只需要1-3分钟,而且在一棵树上,不用移动工位就可以采摘较高、较远的果实,不但工效高,而且采完即走,人随机走,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不会出现累腰的情况。•3.从创造价值来看,因为人工采收时间长,分布广,无法监工,有些被雇来采果的人在主人监工时采到的果实交给主人雇的车,而主人顾不上监工时,则采到的果实就被卖到另一家主人雇的车上,收入归采果人自己所有,果农收益损失很大。•大果沙棘人工采收与机械采收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表•(注:以上数据是从青河县4年树龄的沙棘地中实地调查得来,该地块的每亩地的沙棘果实挂果重量为832kg,当年沙棘果市价为3元/kg,人工费为100元/天,小四轮的租用价格为150元/天。)•上表显示,在树龄4年的沙棘地中,使用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收破果率降低16个百分点,收果率提高50%,由此为每亩地带来的增收价值为1174.8元。每亩地可节省65倍的采果时间,每亩地的采摘费用可降低166.4元,由此可节省的间接支出为2278.9元。(二)两种采收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人工采收包括折枝法与摘果法两种。折枝法是用铁质的剪刀或捞钩,将沙棘果连枝折下。这种方法常将强壮结果枝顶端的花芽折去,影响翌年产量,也常使2~3年生枝折断。但是,折枝后能刺激枝条基部鳞片下的副芽萌发,产生粗壮结果母枝,有利于第三年增产,也便于控制树冠,使结果部位不外移,实际上起到粗放修剪的作用。而摘果法是用用将沙棘果逐个摘下。这种方法虽能保留结果枝上的混合芽,但结果部位易外移,树势容易衰老,内膛易空虚。若不及时进行回缩修剪,产量便会显著下降,特别是成片栽植的沙棘林更为显著。此法适用于初果期沙棘及树冠较小的树体上的果实采收,这样既能使结果枝上的混合芽抽枝结果,又能继续扩大树冠。•机械化采收不伤及沙棘主干、主枝,易损伤树叶和小树枝,消耗功率大。小四轮喷出的未完全燃烧柴油会对沙棘果实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5机械采收蓝莓的优缺点•时间:2012年12月24日•由于劳动力资源缺乏,机械采收在蓝莓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机械采收的主要原理是振动落果。一台包括振动器、果实接收器及传送带装置的大型机械采收器1小时可采收0.5ha以上面积,相当于160个人工作量。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但机械采收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产量损失,据估计,机械采收大约比人工采收损失30%的产量,二是机械采收的果实必须经过分级包装程序,三是前期投资较大。在我国以农户小面积分散经营时则不宜采用,但大面积、集约式栽培时应考虑采用机械化采收。6核桃的采收•核桃的采收方法有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两种方法。•人工采收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果实成熟时用竹竿或带弹性的长木杆敲击核桃所在的枝条或直接击落果实。人工采收时应该从上至下从内向外顺枝击打以免损伤枝芽而影响来年产量。•机械采收的机具包括振动落果机、清扫集条机和捡拾清选机。其作业程序是先用振动落果机使核桃振落到地面,再由清扫集条机将地面的核桃清集中成条,最后由捡拾清选机捡拾并简单清选后装箱。由于同一株核桃树上的果实成熟期不完全一致因此采用机械采收时必须在采收前的10——20天对树体喷洒500——2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使其成熟一致。•用机械采收的核桃青皮容易剥离,果面污染少,但缺点是使大量的叶片较早脱落而削弱树势。7葡萄酒酿造---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2011-05-1618:21:20)•分类:红酒ABC•葡萄的采摘有两种方式: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机械采摘效率非常高,短期就可以把葡萄全部收获,而且成本很低。但是机械对地形是有要求的,如果地势太陡,采摘机根本上不去,一些坡地上的葡萄园就无法采用这种方式。另外机械作业往往力量过大,很容易损伤葡萄和葡萄藤,所以精品老藤葡萄是不会使用机械采摘的•如果庄园决定使用人工方式收获葡萄,那么就要在短期内雇佣很多人手(葡萄适宜收获的时机很短,没必要长期雇人),费用相当高(国外劳动力价格很昂贵),但是自古以来都是最好的采摘方式,因为它对葡萄伤害最小,而且可以根据葡萄成熟程度分批采摘,比如昂贵的贵腐葡萄,都是只采摘贵腐最严重的葡萄,不满足要求的则等待进一步的贵腐化以后再采摘,用机械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优质的葡萄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收割,最后得到的葡萄酒也会有较高的品质。•一般高档葡萄酒会采用人工方式收获葡萄,品质好,价格也高;中底档的酒一般使用机械收获,他们的葡萄园都很大,品质一般,为了节省成本,自然使用机械收割,酒的价格当然也平易近人。如果看到酒瓶或酒标上写着“Handpicked”,那就是人工采摘的,赶紧买了试试吧。8香蕉采收•在香蕉采收、搬运过程中,为减少香蕉的碰伤、擦伤和压伤,就必须运用适当的采收技术。•1、人工采收方法:由于我国香蕉生产长期以来以小面积分散种植为主,导致了香蕉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投资少、香蕉采收处理方式粗放等。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香蕉采收以人工为主,收、运、装都由人工操作,运输工具主要是箩筐、手推车、牛车等,果品碰撞严重,机械损伤多,致使香蕉保鲜和贮存期短,外观差,影响了经济收入和产品出口。•人工采收具体方法是:一人操作时,在假茎上砍一刀,让蕉树倒斜,一手伸入果穗中部抓紧果轴,另一手用刀将果穗砍下来,放在地上事先铺好的蕉叶上,然后用船、牛车、单车等运到收购点;两人操作时,一人先将假茎砍斜,再把果轴砍断,另一人及时将果穗置于有软垫的肩膀上托起。砍下的果穗用绳子绑好,两穗一担,挑到收购站或加工场。有时为了保证香蕉的高档次,需要3人以上组成一组,由1人负责割断果穗,l人负责缚果轴,其他人负责将每两果穗担至加工场。•在采收过程中,为了减少机械伤,果穗不能有碰撞、擦伤,也不能堆叠在一起压伤。在放置果穗时,还要先用海绵垫或蕉叶铺在地上。要求在整个采收、搬运过程中,果穗不着地,不碰撞,尽量避免机械伤。•这些方法既费时、费工、费力,又很难避免香蕉不受机械损伤,只能适应小批量和低档次香蕉的生产。•2、索道采收方法:国外早已应用索道采收法。我国海南、广西、福建等地组织相关人员赴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了考察学习,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索道采收香蕉系统。这是一种较先进的香蕉半机械化采收新技术,类似于林业生产中所采用的架空索道集运木材法,可实现砍蕉、运蕉、落梳等无着地采收,避免或减少了香蕉的碰伤、压伤和划伤等机械伤。•具体方法是按照蕉园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在蕉园内安装数条连续的空中索道通向加工点,可呈放射状,也可呈矩形网状,索道上装有滑车。采收香蕉时,由人工将砍下的香蕉果穗用肩扛或抬到附近的索道下,在果穗轴上绑上绳子后挂在滑车的吊钩上,滑车与滑车之间用撑杆连接,使果穗串与串之间既保持一定距离不发生碰撞,又可以多串一
本文标题:模块一项目二采前采收采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4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