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牡丹江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1-牡丹江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牵头领导:闫岩责任人:原敏撰稿人:闫岩原敏马世英调研基地:牡丹江市教育局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今年正式启动,省政府颁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等五部门颁布了《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的通知》。按照省政府、省教育厅和省政府督导室的要求,牡丹江市迅速开展了贯彻落实工作,市教育局成立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县(市)区教育局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市直中小学校长会议,对标准化学校建设做出具体安排并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还专门举办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工作培训班。2008年11月,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抽调有关人员,对市直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基本掌握了情况,摸清了底数,从而为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奠定了基础。—、学校现状牡丹江市于1996年在全省率先通过了“两基”验收,之后经过实施“兴乡奠基”工程和开展“双高普九”工作,“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学校办学规摸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2-牡丹江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学校现有23所,其中:小学5所。在校生7310人,教师539人,学校总占地面积904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35平方米。独立初级中学12所、完全中学6所在校生23079人,教师2123人,学校总占地面积226,7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348平方米。市直小学和初中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全市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二、问题与差距(一)办学条件方面1、办学规模。(1)小学:市直4所小学存在问题的主要有2所,立新小学和长安小学办学规模过大,校型和班额超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立新小学48个教学班,在校生2631人;长安小学45个教学班,在校生2318人。按省标准化合格小学标准,最大校型为36个班、最大班额为45名学生的要求,合计超出21个班1709名学生。(2)中学:市直初中18所,主要是处于市区中心地带的5所热点学校,大校型和大班额现象严重。第四中学50个教学班,在校生3593人,平均班额72人;第九中学32个教学班,在校生2433人,平均班额76人;第十一中学48个教学班,在校生3500人,平均班额73人;第十四中学36个教学班,在校生1981人,平均班额55人;第十六中学40个教学班,在校生2720人,平均班额68人。按省标准化合格中学标准,最大校型为32个班、最大班额为50名学生的要求,合计超出125个班,6227名学生,接近4所标准化中学。而地处偏远特别是城乡接合部位的第二十中学(12个教学班)、-3-第二十三中学(10个教学班)、第十二中学(17个教学班)等学校还未达到规模(18个教学班以上),还有第六中学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生1066人,平均班额41人。该校现有办学条件可容纳32个教学班,1600名学生。2、学校设置。(1)市区内有小学共计32所,其中市直小学5所,从总体布局来看,分布在牡丹江市区4个城区,位置、地点、交通、安全和距离都基本符合省标准化建设要求,仅有少部分学校布局过近,如:东华小学(市直)与恒丰小学(区属)、长安小学(市直)与照庆小学(区属)间隔不足百米,有必要调整。(2)市区共有中学22所,其中市直18所,从总体布局来看,一是分布不合理,在牡丹江市区的桥南、桥北两大区域,桥北4所中学数量少,其中3所集中在中华路、北安路之间,在桥北西南部缺少中学。二是布局过近,第十五中学与二十三中学都座落在裕民路上,相距不足200米。三是新开发区需要规划出学校建设用地。3、用地面积。(1)小学:人均占地12,3平方米,学校体育用地面积人均7,6平方米,达到省标准化合格小学标准(生均占地面积9--28平方米,生均体育用地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只有立新小学体育用地面积为3.36平方米。从近年生源情况看,呈逐年递减之势,到2010年可以实现达标。(2)市直初中用地面积普遍不足。据调查,市直初中目前人均占地面积9、8平方米,与省标准化初中学校标准(生均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要求距离较大,其中总占地面积缺少50186平方-4-米,人均占地面积缺少2、2平方米。学校用地不足导致一些初中体育用地多年难以达标,18所初中中有8所不达标(生均体育用地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其中第十一中学生均仅为0.9平方米,第十六中学生均为1.75平方米,第十四中学生均为1.77平方米,这些学校做间操操场容纳不下,只能采取二部制,开运动会也不得不出去租用场地。4、校舍面积。(1)小学总体上看,市直小学生均建筑面积5、47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2平方米)基本达标。其它教学辅助用房及生活用房也基本达标。问题较多的是长安小学教学楼分为三处,全部陈旧老化,其它教学辅助用房及生活用房基本没有。(2)中学人均建筑面积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缺少24579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缺少1、1平方米。在18所初中中有8所不达标(标准为生均建筑面积6、4平方米),其中第四中学生均为3.55平方米,第十中学生均为3.8平方米,第十一中学生均为3.3平方米,第十四中学生均为3.0平方米,第十六中学生均为3.2平方米。校舍面积不足则使11学校教学辅助用房及生活用房条件较差,初中应设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技术室、多功能电子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图书馆、仪器室和准备室、化学药品室、生物模型标本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体育器材室等专用教室,80%的学校都未达到标准,有的面积不够,采光不足,内部配置标准过低,像第八中学上述几室则十之八九干脆未有。有的初中学校教学楼年久失修,墙皮多处脱落,供电、供暖设施严重老化。有12-5-所学校仍在使用旱厕,个别学校如第十五中学、二十一中学等厕所已鉴定危房。5、设备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多数学校的实验室与教学楼同时兴建,年代久远,设备陈旧,消耗品补充不足,仅能维持日常教学使用,丞待更新。特别是原企业改制学校,长期投入少、管理差、修缮不及时,情况更严重。第二十四中学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学用电视机等硬件设备都没有,教师办公室至今尚未配备计算机。市直义务教育学校藏书量普遍较少,仅有朝中、朝小、立新等少数学校能够达到标准(小学生均15册以上,初中生均25册以上),多数学校学生人均图书仅2—3册,按标准要求相差甚远。(二)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通过开展建设发展型班子活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推动干部制度改革,公开选拔、聘任中小学校长,市直初中和小学领导班子面貌一新,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明显增强。目前,市直义务教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年龄、学历程度和专业技术职务,均基本符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建设化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群众满意率也都达到了80%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市直小学和初中校级领导配备的实际职数普遍高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定标准,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教师队伍数量上看,除个别学校由于两校合并造成暂时超编外,由于近几年退休减员和聘用人员较少,教师总体数量已明显不足,骨干教师和名师相对短缺,个别学科缺教师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教学。从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上教师接近60%年龄老化,老中青教师比例出现失衡,队伍梯队面临断档,后续日显乏力。从知识-6-结构上看,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6%和98%虽已超过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95%以上),但小学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小学教师总量的67%,初中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更低,仅占初中教师总量的45%,这与省定标准(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占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占70%以上)相比差距较大。从技术职务上看,目前,市直小学高级以上职务占教师比例47%;初中中级以上职务占教师比例57%,已经达到并超过省定标准(小学高级以上职务占教师比例40%以上;初中中级以上职务占教师比例45%以上);教师职务的学科分布也较为合理。从业务素质上看,多数教师思想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都有新提高,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但仍有部分教师观念落后,知识陈旧,创新能力不足,教育教学水平丞待提高。职称评定缺乏激励机制,培训经费不足且机会较少,教师待遇不高,尤其是班主任津贴较低(每人每月20元)等因素,也影响了部分教师的进修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从师德师风上看,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法律观念和教师职业规范意识淡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乱印资料,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师德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教育教学方面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思想及区域大教育观仍未完全树立起来,校与校之间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悬殊较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够,教改科研成果转化不够,特色办学研究不深-7-等,具体表现为:1、校长办学方向不明晰。有些学校的办学思想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支撑,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办学思想体系,过于思想化和概念化,缺乏实践;有的学校办学思想不能得到教职工的认同,缺乏群众基础,更难以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2、依法治教缺乏力度。一些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法律意思淡薄,对一些法律法规理解得不够深刻,不能用法律法规来武装头脑,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校长在管理学校过程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违法违规现象。同时,当一些事情发生时,不能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3、督导评估不力。有些学校缺乏系统的自我督导评估体系,不能做到全面监控,也有些学校工作制度和规程虽然比较完善,但尚未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4、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工作考评不严。一些学校把德育量化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但量化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操作性用、有待进一步完善。德育社会实践不足。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学校不得不违心地取消了一些德育实践活动。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德育工作网络不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存在死角死面,德育的合力还远不够强。5、课程改革推进不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6年了,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学校仍把升学率作为-8-学校工作好坏和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一些学校还没有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制度,部分学校因缺少师资、领导重视不够等原因,至今还没有开设地方课程,校外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部分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缺乏整体思考,校本教研内容和专题针对性不强,教研的方式方法也不够灵活和多样化,教师教研活动的时效性也需要进一步增强。6、体育工作落实的不好。少数学校弱化,音体美教学和学生体能锻炼,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部分学校体育课开课率始终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场地、器材得不到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难以落实。7、评价考核丞需改进和完善。评价改革时至今日,仍是制约课改制度实施的瓶颈,评价系统结构不够合理,评价系统的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学校仍按分数评价学生,墙上赫然张贴着各科成绩排名大榜。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仍未减轻,减负工作还需付出艰苦努力。8、控辍工作仍不能放松。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成绩值得肯定。但对于部分学校来说,由于流动人口多,家庭背景比较复杂,学生受社会影响放弃学业打工赚钱等原因,控辍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控辍率不很稳定,所以控辍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控辍措施要切实落实到位。(四)学校管理方面从目前情况看,在学校管理方面,市直初中和小学都具备法人条件,取得法人资格,能够依法承担
本文标题:牡丹江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5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