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欧洲中世纪•中世纪(Middle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分期:5~10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封建化时期);11~14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14~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欧洲中世纪建筑分类1.拜占庭式2.罗马式3.哥特式一、拜占庭建筑拜占廷教堂建筑是在巴西里卡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和巴西里卡式相比,更广阔更通透。其特点有: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3: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4: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拜占庭建筑特点圣索菲亚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主要代表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四个主要特点: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高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4.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1.创建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型制。2.为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3.对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穹顶:在独立支柱上发券,在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上砌鼓座,鼓座上砌穹顶。帆拱: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与多券之间的球面三角形部分。巴西利卡:古罗马时期创建的建筑型制,长方形带侧厅的会议大厅,中厅比侧厅高,高侧窗通风、采光。拉丁十字式教堂平面:东西方向平面及空间较南北方向长得多的教堂。(大厅比圣坛、祭坛长得多,象征耶稣受难)希腊十字式教堂平面:东西方向平面及空间基本等于南北方向的教堂。(中央穹顶和四面筒形拱组成的等臂十字平面)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成就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型制。这种形制主要在教堂建筑中发展成熟。1、教堂型制的演变2、穹顶与帆拱3、拜占庭建筑装饰艺术4、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教堂型制的演变【巴西利卡(basilica)式教堂】罗马帝国末期,东罗马和西罗马一样,流行巴西利卡式的基督教堂。君士坦丁堡斯蒂迪乌斯巴西利卡拜占庭建筑:教堂型制的演变•【集中式教堂】—另外,按照当地传统,为一些宗教圣徒建造集中式的纪念物,大多用拱顶,规模不大。拜占庭建筑:教堂型制的演变•教堂型制的演变5-6世纪,由于东正教不象天主教那样重视圣坛上的神秘仪式,而宣扬信徒之间的亲密一致,集中式型制的教堂增多。这时期,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古典因素还很强,很快发现了集中式建筑物的宏伟的纪念性。于是在流行正教的东欧,教堂的基本型制都是集中式的布斯拉,大教堂拜占庭建筑:教堂型制的演变希腊十字:拜占庭集中式教堂的一种成熟形制。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故称希腊十字。拜占庭建筑:穹顶与帆拱•穹顶与帆拱集中式教堂的决定因素是穹顶。在方形平面上盖穹顶,要解决两种几何形状之间的承接过渡问题。做法: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个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这个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之后所剩余的部分。拜占庭建筑:穹顶与帆拱•穹顶与帆拱——它的做法是,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这个穹顶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拜占庭建筑:穹顶与帆拱•穹顶与帆拱后来,为了进一步完善集中式型制的外部形象,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在这切口之上再砌半圆的穹顶。更晚一步,则先在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形的鼓座,穹顶砌在鼓座上端。这样,穹顶在构图上的统率作用大大突出,明确而肯定,主要的结构因素获得了相应的艺术表现。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拜占庭建筑:穹顶与帆拱•穹顶的平衡在阿尔美尼亚和叙利亚常用架在八棵或十六棵柱子上的穹顶,它的侧推力通过一圈筒形拱传到外面的承重墙上,于是形成了带环廊的集中式教堂。圣维达尔教堂拜占庭建筑:穹顶与帆拱•希腊十字式教堂拜占庭建筑:穹顶与帆拱•希腊十字式教堂•圣索菲亚教堂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教堂是一座宫廷教堂,建于公元532—537年,在构思和技术上受罗马万神庙的影响。•圣索菲亚大教堂:(532—537年)东正教中心教堂,用来举行重要议典的场所,拜占庭帝国极盛时期的纪念碑,世界第二大教堂。•内部空间:–集中式的复合延展空间、空间组合的重大进步–内殿东西长77米、南北宽71.7米、连廊总长100米–穹顶直径32.6米、高15米、40个肋窗、中心距地55米高•主要特色:–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集中统一–装饰效果—色彩绚丽、灿烂夺目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平面、剖面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结构体系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结构体系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结构体系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远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外部形态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空间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灿烂的色彩拜占庭建筑——圣马可大教堂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平面图、剖面图)•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公元829年建,拜占庭建筑风格。•圣马可大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圣马可教堂是与圣索菲亚大教堂齐名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圣马可是威尼斯的守护神,标志是狮子。教堂內饰有许多以金黄色主调的镶嵌画,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称。•圣马可教堂內部大厅,公元1775~1777年画。•威尼斯的市中心广场——圣马可广场二、罗马式建筑(10-12世纪)1、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的狂热,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层出不穷。2、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3、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用雕塑装饰。封建割据时期,还在教堂的西面正门两侧筑造塔楼,如比萨大教堂,在比萨广场上有大教堂、洗礼室、比萨斜塔。罗马式建筑由来罗马式建筑的特点1、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2、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半圆形的拱券结构。3、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4、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5、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6、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7、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比萨教堂主要代表建筑比萨大教堂比萨大教堂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的屋顶。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铜门,上有描写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大门正面。教堂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明,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比萨大教堂广场全貌奇迹广场上的宗教建筑群,从左到右分别是洗礼堂、大教堂和比萨斜塔。整个建筑群坐落在一个由砖墙围成的大院子里,在院子的西南角有一个供游客进出的大门。到这里参观游览是免费的。全部建筑群完成耗时288年,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也是比萨城的标志性建筑。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1909年的奇迹广场地理位置洗礼堂洗礼堂是一座圆形的大理石建筑,始建于12世纪中期,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但后来的一些工程采用了哥特式风格。布道坛可追溯到1260年,它上面的雕刻非凡绝伦,描绘了耶酥基督的一生。洗礼堂内有雕刻家尼古拉·皮沙诺创作的雕塑《诞生》,其主题是耶稣降生时的情景。画面中圣母玛丽亚侧卧其间,下面的羊群隐喻耶稣救赎的民众。漂亮的哥特式的柱廊用湿壁画装饰。尽管画的主题是死亡的喜悦、地狱和最后判决,这个地方有一定宁静的吸引人的氛围。洗礼堂正面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铜门,上有描写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正面。比萨斜塔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位于比萨主教堂圣坛东南20余米处,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它于1174年开始建造,是作为主教堂钟楼而设计的。原设计为八层,塔高54.5米,全部采用大理石,重达1.42万吨。造型古拙而又秀巧,为罗马建筑的范本。但由于设计者忽略了地质情况,结果塔在砌到第三层时,开始出现倾斜现象,虽采取了补救措施,如加大基础、分散重力、增大张力,但仍无济于事。1350年塔建好时,塔顶已与地面垂线偏离2.1米,600多米的塔身继续缓慢地向外倾斜,故称“斜塔”。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墓园在大教堂旁边的长方形建筑,园内有大量的雕有浮雕的墓碑和石棺,是比萨城重要人物的陵园,外墙是白色的大理石墙面,中间为是美丽的庭院。柱头的雕刻大教堂内部。两侧的高柱及黑,白条纹装饰图案。中央是表现信仰、希望、慈爱的雕刻。最精彩的是其戏剧性的画面和人体的哥特式的表现手法。从天花板上吊下一盏青铜吊灯,就是伽利略发现“钟摆等时性”原理的那盏吊灯,著名的“伽利略”吊灯华丽,精美的布道坛精致的雕刻洗礼堂中央从上层看洗礼堂内部。中央是大洗礼盆洗礼堂上部圆形环廊室内的光线来自侧间上方的窗子,在涂有灰面的墙上镶嵌彩色大理石或金银珠玉等装饰图案,这些壁饰在烛光与窗口采光的反射下,显得神奇眩目。三、哥特式建筑(12-15世纪)哥特式由来1、哥特式这一术语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首先提出,他们用典型的“蛮族”--哥特人的名称来称呼中世纪的尖拱建筑,揶揄它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2、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2、以新的框架结构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3、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4、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5、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主要代表建筑飞扶壁外部造型立面造型:正立面高塔、深凹的尖拱门、尖塔、
本文标题: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6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