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1.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1)备教材备教材有宏观备课和微观备课,宏观备课要能够从高中思想政治课4个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的结构中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能够缕清本模块整体的结构以及教学内容组成的逻辑线索;理清本框题在全书中、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构成它的逻辑线索,才能在总体上对教材有个准确的认识,也才能真正做到驾驭教材。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师用书的基本要求。例如《政治生活》,从总的结构上看,涉及的是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范畴,与《经济生活》中的物质文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主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选修模块《国家与国际组织》共同组成了“政治学”的主要内容学习。微观备课要明确本框题的基本理论观点,所谓明确既要清楚本框题教学内容由哪些观点支撑,同时要能够深入了解这些理论观点的理论价值和生活意义,要善于抓住知识的本质,只有教师备课中的“深入”才可能会有课堂教学中的“浅出”,也才能讲出理论本身的有用性。为此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还要参考相关的理论书籍,从而保证能够对教学内容有个高屋建瓴的把握。例如《政治生活》施教中要厘清许多理论问题,比如关于民主的领域、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关于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关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建设性作用等,教师自己首先要清楚、明确,才能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另外要深入挖掘教材设置这些内容的理论价值和生活意义,例如为什么要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什么要讲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遵循的原则,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再比如讲政府职能,是不是要求学生会背那几个条条就可以了?其背后还是通过对政府职能的学习,引领学生体会政府的性质以及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学会和谐处理好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备教材根据新教材呈现方式的改革,还需要对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预先的设计。为了体现教学活动化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次教材编写都设置了“蓝色虚线框”,预设中要对蓝色虚线框进行选择,搞几个?搞哪个?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开展?只有事先精心的预设,才可能提高活动本身的实效性,避免走过场。(2)备学生备学生是找准教学的起点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衔接点。因此要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学习程度、学习特点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尽可能明确课堂上学生究竟需要些什么?学生一看就会的,就不需要再去教,更不需要在此处设计探究活动;学生稍加思考就能悟透的,要明白如何恰当引导,适时点拨;学生感觉陌生和有难度的,教师要讲清、讲透。预设的内容可包括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措手不及,顺利应对课堂生成。为此,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理念,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体验,自主探究,从而将知识真正内化吸收,进而转化成一种能力。例如《政治生活》中讲到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时,用到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如果对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从教师不备学生,从自己想当然出发,可能认为这是生活常识,算不上什么问题。其实现在大部分学生社会生活的相对封闭以及经验的缺乏,根本不知道“一府两院”为何物,因此就需要增加对这部分内容的介绍和讲解。适度的教学起点和衔接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的起点过低,那将是一种无效的课堂,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起点过高,教学目标则很难实现。(3)备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种教学方式,例如探究式、合作式、体验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式、启发式讲授等等,但由于每个学校软硬件的差异、所在学校学生特点的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教材不同内容等等因素,便要求教师在预设中对主体的教学方式进行选择和优化,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网络教学、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适合演讲式……例如《经济生活》讲消费及其类型,有的教师就选择开展“小鬼当家”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设计家庭的消费水平、结构和消费方式,采用活动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的学习融入学生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挖掘了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培养了学生当家理财的技能。如何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还需要围绕总的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步骤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坚持弹性原则。因为课的生成谁也无法预料,没有完美的预设,只有真实的课堂。(4)备课程资源现在信息充分涌流的社会,对我们的教学来说不是缺少课程资源,而是需要对繁多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为此需要教师首先对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看哪些需要更新、哪些需要进一步挖掘;其次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将最新、最典型、最贴切的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例如我国发生的四川汶州大地震,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我国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服务型政府;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政治优势,瞬间动员举国之力抢救灾害;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日益觉醒,捐款、捐物、献血,倾尽全力援助灾民……所有这一切彰显着我们国家与公民的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亲和力。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决不能撼动我们的中国心。在灾害面前,涌现了可歌可泣、可亲可敬、令人感动、震撼、鼓舞的动人事迹,突现了人性的光芒。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恰是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民主政治理念的生动教育资源。如果将其适时、恰当地引入,将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2.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例如《经济生活》中讲到消费及其类型,教师在预设的时候采用了由学生来设计家庭消费的水平和结构的方式,教师预先给学生规定了家庭支出的项目仅限于吃、穿、住、行等传统消费的几个方面,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学生提出能否增加支出的项目,例如保姆费、娱乐费、请家教的费用、旅游费……等等,如果囿于原先的预设,很显然,既打击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也使教学内容本身显得陈旧和脱离时代,教师适时地采纳了学生的建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特点,修改原来的家庭消费支出项目,结果在各个小组展示设计结果时,异彩纷呈、多种多样,反映出很强的时代性和中学生眼中的家庭消费特点。因此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而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学生出现理解或误解的“错误”时;当师生互动中学生“随机”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利用的大好时机。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本文标题: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7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