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印制规定为了规范硕士学位论文印制,使之符合国家标准局编写格式,及时向社会提供查阅,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我校对硕士学位论文印制格式作出如下规定:一、论文装订的排列顺序(一)封面(专业硕士格式见附件一)(二)论文英文题目(专用—页纸,上方为题目用宋体2号字,下方为研究生姓名宋体4号字、外文专业应有中文题目)(三)论文原创性声明(格式和要求见附件二)(四)中文摘要(五)英文摘要(六)目录(七)引言(绪论)(八)正文(九)中外文参考文献(格式和要求见附件三)(十)附录(十一)致谢或后记二、论文印制规格及要求(一)论文封面统一用120克铜版纸,封面底色为白色(二)论文用A4纸(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必须双面印制,前置部分例外。(三)论文在印制时,纸张四周留足空白边缘,即:每页上方(天头)、下方(地脚)、左侧(订口)、右侧(切口)应分别留出25mm以上的空白边缘。三、论文封面格式1、论文封面(封一)的内容包括:(一)分类号。必须在封面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二)密级。如涉密论文,密级及保密年限由学校相关保密部门审核认定后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型论文则可不注明密级)。(三)编号。武汉大学编号为10486,标注在封面右上角。(四)论文题目。题目必须用楷体标准一号字标注于明显的位置,应是集中概括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题目不能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外语专业的论文题目一般采用英文,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个实词。(五)论文作者姓名。(六)论文作者学号。(七)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姓名必须是填写被我校批准招收博士生、硕士生的教师。(八)专业名称。学术型硕士专业名称必须是我校已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并按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印制。专业学位硕士填写专业学位类别,下设领域的具体到具体领域。(九)论文完成时间。用汉字书写,只写年月,如“二〇一六年四月”。2、论文封面的格式,请严格按“标准样本”(学术型硕士详见附件一,专业型硕士详见附件二)制作。四、论文英文题目论文英文题目专用一页纸,“英文题目”用TimesnewRoman字体二号字,其下“研究生姓名”用TimesnewRoman字体四号字;外语专业应为中文题目。五、论文原创性声明(见附件二)论文原创性声明用黑体小二号字,内容用宋体四号字。六、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用黑体小二号字,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并标注在每页页脚中部。七、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用加粗TimesNewRoman小二号字,内容用TimesNewRoman小四号字,页码续接中文摘要的页码。八、论文关键词每篇论文必须选取3-5个中、英文关键词,排在其论文摘要的左下方,用黑体小四号字。九、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排列顺序是: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引言(绪论);4.正文章节;5.参考文献;6.致谢或后记。十、引言(绪论)论文的页码由引言(绪论)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必须统一标注在每页页脚中部。十一、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必须由另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内容一律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最小值20磅,各章、节应有序号。十二、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见附件三)参考文献用黑体四号字,内容用宋体五号字。十三、附录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部分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十四、论文制作时须加页眉页眉从中文摘要开始至论文末,偶数页码内容为: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奇数页码内容为学位论文题目。附件一:分类号密级UDC编号10486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研究生姓名:张三三学号:2012212140001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李某某副教授专业类别(领域):测绘工程二〇一六年五月附件二: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附件三:参考文献排列格式参考文献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推荐使用著者-出版年制,即在正文引用文献处标注著者姓名与出版年份,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标注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1.著者-出版年制在正文中的标注方式正文中的标注方式分两种:其一,正文里已出现著作者姓名的,在其后用圆括号附上出版年份即可;其二,正文里仅提及有关的资料内容而未提到著作者,则在相应文句处用圆括号标注著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两者之间加逗号。例如:Parketal.(1995)根据Laurentia西缘放射状基性岩墙的研究以及与地幔柱有关的澳大利亚Gairdner岩墙群的研究,首次提出约780Ma地幔柱导致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其中关于成冰系顶底界时限和冰川活动年龄、超大陆裂解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是当前中国地球科学界十分活跃并得到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王平,2003)。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在出版年份之后用英文小写字母a、b、c……区别。如:(王平,2005a);(王平,2005b)引用多位著者的文献时,对欧美著者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etal.”或“等”,仅两位作者的也可全部注出,中间用“and”或“和”;对中国著者应该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其后附“等”字,例如:……(王平等,2005)……。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按出版年份由早期到近期依次标注,中间用分号分开。2.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表的编排参考文献表加居中标题——“参考文献”,并列入全书目录。凡正文里括注了著者姓名和年份的,其文献都必须列入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表中的条目(不排序号),先按语种分类排列,语种顺序是:中文、日文、英文、俄文、其他文种。然后,中文和日文按第一著者的姓氏笔画排序,中文也可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西文和俄文按第一著者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在参考文献中,当一个著者有多篇文献并为第一著作者时,他单独署名的文献排在前面(并按出版年份的先后排列),接着排他与其他人合写的文献。著录项目与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的顺序编码制基本相同,不同的仅为出版年份排于编著者之后。3.参考文献标注的注意事项编著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字在后。西文和俄文的姓全部著录,名字可用大写首字母(不加缩写点);如果姓和名的首字母相同,便要用全名。以机构和团体署名的文献,此机构或团体可作为编著者,但要用全称,而不用简称或缩写。编著者不明的文献,编著者一项应注明“佚名”,或用其他与之相应的词。编著者为3人以下时全部著录,用逗号分隔,3人以上可以全部著录,也可只著录前3人,后加“,等”,外文用“,etal.”,“etal.”不必用斜体。外文文献大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种本身的习惯用法。外文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惯用缩写刊名(缩写点可加,也可不加,但全文要统一)。只有一个词的刊名不能缩写。期刊名排正体。期刊只列出卷号,不必标“卷”或“Vol”等;如果是分卷图书,则应加“卷”或“册”或“Vol”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外文缩写词不加缩写点,首字母大小写应全文统一)。参考文献的版次、卷、期、页码等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版次中中文版次著录为“第2版”、“第3版”……(第1版不必列出),西文文献的版次著录为“2nded”、“3rded”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日文文献中的汉字要用日文汉字。参考文献中使用的标点符号:,用于多著者姓名之间,出版者和年或卷(期)之间,期刊名和年或卷之间,“等”或“译”字、专利号等之前。:用于副题名之前、出版地之后,或引文页码、析出文献页码、专利国别前。()用于期号、报纸的版次、电子文献更新或修改日期以及非公元纪年。[]用于序号、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以及自拟的的信息。∥用于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用于起讫序号和起讫页码间。.用于其余各项目之后。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1、专(译)著:作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2、连续出版物:作者.出版年.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出版年.文题[文献类型标志]//编者编.文集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授予年.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博士/硕士].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起-止页码.5、技术标准:发布单位.出版日期.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6、专利:申请者.公告或公开日期.专利名.国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7、电子文献:作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6若为电子文献仍按上述注录格式注录,除此之外的电子文献根据7的规则处理。具体示例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1993.广西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PeeblesPZ.2001.Probability,randomvariable,andrandomsignalprinciples[M].4thed.NewYork:McGrawHill.霍夫斯塔主编.1981.禽病学:下册[M].胡祥壁,译.第7版.北京:农业出版社,798-799.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1999.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1):101-106.Caplanp.1993.Cataloginginternetresources[J].ThePublicAccessComputerSystemsReview,4(2):61-66.程根伟.1999.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32-36.WeinsteinL,SWERTZMN.1974.Pathogenicpropertiesofinvadingmicroorganism[M]//SODEMANWA,Jr.,SODEMANWA.Pathologicphysiology:mechanismsofdisease.Philadelphia:Saunders,745-772.赵温波.2003.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研究[D]:[博士].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24.Granger,Serge.2003.QuebecandChinaduringthefirsthalfofthetwentiethcentury[D]:[Ph.D.].Canada:ConcordiaUniversity.45.姜锡洲.1989-07-26.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1986.GB/T5795-1986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PACS-L.1989.Thepublic-accesscomputersystemsforum[EB/OL].Houston,Tex:UniversityofHoustonLibraries,[1995-05-17].顺序编码制的著录规则参考文献如果按照顺序编码制著录,可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
本文标题:武汉大学印制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7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