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制造企业应用案例研究精讲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应用的案例ABC法打破了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把制造费用统—分配给产品的局限性和任意性,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成本动因的选择,提供相对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在我国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改革中,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要结合国情,因地制宜.ABC法在HS公司的实施(—)HS公司简介HS公司是—家比较典型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其主要产品有两种,一种是初级产品X,它部分用于出售,部分用于继续深加工,形成另—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Y。两种产品的规格分别确a型和b型。(二)ABC法的实施根据对公司生产制造过程和成本核算方法现状的考察和分析,确定公司应用ABC法的方法和程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ABC法在HS公司的实施1.依据生产流程归集建立各个作业HS公司主要有X产品制造、切片加工和磨片清洗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在X产品制造车间,完成初级产品X的制造,经过切片加工车间利磨片清洗车间,完成深加工产品Y的制造。公司还有两个辅助生产部门:动力维修部和品质保证部。HS公司的主要作业可以划分为熔化、切断、滚圆、腐蚀、切片、磨片、质检、维修、供水、供电、供气、生产线管理等。ABC法在HS公司的实施2.把资源费用分配至各个作业在衡量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时,应遵循了以下原则:(1)把重点集中在昂贵的资源上,比如,石墨件、刀片等辅料耗用量较大,须着重管理。(2)注意随产品类型变化而变化的资源,找出差异。比如,熔化作业中的石墨件等辅料耗用量与主料投入量成正比。(3)注意与传统分配基准相关性差的资源需求,防止成本扭曲。比如,维修作业中资源的消耗与维修人员工时联系最密切,而产量关联不大。ABC法在HS公司的实施3.确定主要作业,构建同质成本库为了简化核算,必须对作业进一步合并,构成同质作业成本库。确定代表作业。4.根据选择的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X产品制造流经了X成形、X加厂、动力提供、质量检验、维护修理和生产管理等作业中心:Y产品制造则流经了切磨加工、动力提供、质量检验、维护修理和生产管理等作业中心。根据产品消耗每一作业中心的作业动因量,计算两大类产品的制造成本分配率。ABC法在HS公司的实施(续)5.分配费用至产品,计算产品成本用产品消耗的某作业中心的作业动因总量乘以分配率,便得到产品消耗该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将某产品消耗的所有作业成本相加,得到间接成本;将间接成本加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其他直接成本,就是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两种方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表1)表1作业成本库归集表作业成本库合并作业作业驱动因素X成形熔化主料耗用量X加工切断、滚圆、腐蚀X产品产量切磨加工切片、磨片Y产品产量动力提供供水、供电、供气、折旧机器工时质量检验质检批量次数维护修理维修人工工时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生产难度两种方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过去HS公司并不分别考虑各作业发生的成本动因,而是把制造费用全部归集,按照产量比率统一分配。把由ABC法与传统方法计算出的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成本对比(单位:元)a型X产品b型X产品a型Y产品b型Y产品ABC法724.37964.0910.6815.39传统计算方法772.07907.3211.0014.57差异数额47.70—56.770.32—0.82差异比率6.58%—5.89%3.00%—5.33%间接费用比率53.46%两种方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表2)53.46%24.38%24.38%两种方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可以发现: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由于仅依据产量因素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产品,具有较大片面性,导致产量较高、工艺较简单的产品的成本被高估:而产量较低、工艺较复杂的产品的成本被低估。ABC法采用了多元分配基准,并且集财务变量因素与非财务变量因素于一体,从而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资源的相关性,使成本信息更加合理。两种方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可以发现:HS公司的X产品间接费用比率较大,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也较大;Y产品的间接费用比率较小,其差异就相对较小。间接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率越高,即单件产品层次作业成本比重较低.传统方法的弊端就越明显,ABC法的优势也就更为显著.两种方法对产品定价决策的影响HS公司把成本加成方法与市场价格相结合,来确定产品的价格。一方面,计算出本公司的平均单位成本,再根据合理的投资回报率(30%)进行加成,即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x(1+30%);另一方面,把成本加成后形成的单价,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两种方法对产品定价决策的影响可见,在ABC法下,HS公司产品在成本加成后的单价与市场定价更为接近,从而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竞争。在传统方法下,造成了技术含量较低、产量较高的a型规格产品定价偏高;而技术含量高、产量小的b型规格产品定价偏低。根据ABC法的计算结果,工艺先进、复杂的高端产品定价较高:工艺相对简单的产品定价较低。这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两种方法对取舍订单决策的影响在有限的生产能力条件下,如何进行订单的取舍,这涉及到产品的售价是否能补偿产品的成本这一个问题。企业如果在不了解产品真实成本的情况下,接受或者拒绝了某批订货,可能丧失盈利的机会,或者造成潜亏。结论与启示ABC法在我国以下企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制造企业,至少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间接制造费用与直接人工费用比值较高的企业;品种繁多,产品的工艺、规格差异较大的企业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套用国外的现成理论和方法,而应与企业现状和传统方法融会贯通,寻找适合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的最佳方案。结论与启示建议:1.充分利用企业原有信息系统依据我国目前状况,变革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如何更好地利用原有企业信息系统,意义尤其大。2.注意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在采用新方法时要遵循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比如.虽然在ABC法中作业成本库的划分越精细,成本计算越准确。但进行必要的成本动因合并以减少信息收集量,降低实施成本也是必要的。结论与启示3.增加员工的参与度与响应度在推行过程中,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使他们理解变革的必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上下一致的信念与行动,有利于变革的实施。4.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配合应用孤立地应用某—个新方法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与其他新方法配合实施常常能事半功倍.比如,ABM与ABC在应用时往往相辅相成。
本文标题:作业成本法在中国制造企业应用案例研究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7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