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论述类文本阅读
《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勤劳是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劳动精神一代代传承,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是当下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历史基点。②人类劳动发展分为奴役劳动、谋生劳动、体面劳动、自由劳动四个阶段。对人类社会劳动的认知和热爱,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多有论及。《大戴礼·武王践祚·履屡铭》中写道:“慎之劳,则富。”强调的是财富和劳动的关系。自古以来,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今药石·续自警篇》中写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意思是人们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乏衣食,避免饥饿与寒冷。先秦儒家关注“礼制”,为中国古人构建了一种脱离田间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后世儒家分离了“劳”和“思”两个概念,正如孟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表明劳心和劳力都属于“劳”的范畴。墨家本就是劳动者的学派,它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建立以劳动为本位的积极性劳动伦理的范式,这体现了劳动和知识的有机结合。《墨子》中的“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还蕴含着中国社会福利、劳动保障思想的萌芽。佛、道两家对于劳动和农业所持的消极态度,常常遭到治国者的批评。法儒两家主张繁衍人口,认为劳动力是发展生产的根本保证,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经过长期的文化大融合,儒、释、道、墨、法等多家思想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使“勤于劳动”被看作是“修齐治平”的根本性的道德品质,深深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心田。③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生活本身和精神意境。诗文妙作可窥一斑。诗人李绅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融洽地将珍惜食物与辛勤劳动结合起来,一直影响塑造着中国人的勤俭节约的美德。诗人王维写道:“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这首《春中田园作》的前四句展现出了古代人们愉快劳动的情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可见,不仅劳动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劳动的协作性还可以培养人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是古代劳动人民战胜困难的智慧之源。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应在各个领域:巍峨长城、巧夺天工的都江堰、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等等,尽责、乐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这些遗宝成为历史的烙印和华夏子孙精神的内核。④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人们的辛勤劳动,国家、社会、企业各界要提供更有利的劳动保障,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体面劳动,使劳动尊严得到维护、劳动价值得以实现,更好地营造平等劳动,勤劳致富的正能量的社会氛围。只要我们守护中华劳动伦理的深厚底蕴,弘扬工匠精神和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劳动美德,一代代的劳动者就必定能创造伟大的历史,不断开创未来美好生活。(摘自2019年06月03日光明日报夏明月《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念是在一代代不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传承的。B.儒家特别是先秦之后的儒家继续发展了劳动观念,表现出对劳力者的鄙视。C.劳动可以塑造勤俭节约的美德,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团结精神。D.守护好中华劳动伦理,弘扬劳动精神和美德,劳动者就定能创造美好未来。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重点论述了各学派的劳动观对中国传统劳动观念形成的影响和意义。B.第二段提出孟子有重民思想是为了证明法儒两家对人口和劳动力非常重视。C.第三段多处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来论证劳动创造了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意境。D.本文在内容上层层深入,由勤劳的历史意义论及其对当下民族复兴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中国人就能建立起文化自信。B.人类劳动有多个阶段,而强调财富和劳动的关系属于谋生劳动的发展阶段。C.佛、道两家对劳动和农业态度消极,这使他们很难受到历代治国者的肯定。D.民族复兴需要辛勤的劳动者,所以国家和社会各界应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答案解析】1.B(“表现出对劳力者的鄙视”错,应该是把“劳心”也归为“劳动”的范畴)2.C(不是引用论证,是举例论证。)3.D(A.表述绝对B.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财富和劳动建立关系,属于人类社会的哪个发展阶段。C.强加因果。治国者所批评是佛道两家思想中对劳动和农业的消极态度,但这并不代表佛、道两家不能受到治国者的肯定。)
本文标题:《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论述类文本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8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