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4、2(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教学反思
《24、2(2)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教学反思《24、2(2)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小节。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定理解决问题;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得出。难点是灵活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并寻找结题规律。对于重点知识: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推导。从切线的判定方法入手,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教师又利用PPT的动态演示,加深对“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半径”两个条件的理解。而对于难点的突破,我深入研究教材的例题,通过把条件和结论交换,把切线判定的运用,变成切线性质的运用;又通过图形的平移引出切线判定的另一种思路。这样利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使学生能够充分思考题目中的每个条件,理解每个条件的作用意义,从而一题变多题,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本节课难点的突破起到积极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对教材例题的挖掘,把一题转变多题,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一大亮点,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教学中有生成,学生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我在教学中最想要看到的东西。另外,本节课的教学中能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对切线满足的两个条件“经过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半径”当满足一个条件时的反例的演示。第三、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归纳整理,如:证明切线的方法总结。注意方法的总结,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一天直线是切线的两个思路:当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连半径,证垂直”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做垂直,证半径”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虽然是初三,但对一些学生书写的格式还应该多强调;当学生对两个条件理解有偏差时,教师还是急于讲解,引导的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更加深入的专研教材,坚持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的练习,同时,充分的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靖宇县赤松学校:曲文静2016-10-28
本文标题:24、2(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8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