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浅析《半生缘》中的爱情悲剧最终定稿.
新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半生缘》中的爱情悲剧指导老师:邹淑琴学生姓名:王娟所属院系: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准考证号:010209251148完成日期:2013年7月3日摘要才女张爱玲的《半生缘》以柔美温婉的笔触描写了离乱年代里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本文从曼桢和世钧、曼璐和豫瑾、叔惠和翠芝这三对人的爱情悲剧入手,探讨了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最后通过剖析整个作品,指出作品中体现的家长制父权制的压榨、传统思想的禁锢、女性在社会中的依附地位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依然存在。关键词:半生缘;爱情;悲剧目录绪论.......................................................................1一、《半生缘》中的爱情悲剧....................................................1(一)沈世均与顾曼桢的爱情及其悲剧........................................1(二)叔惠与翠芝的爱情及其悲剧...........................................2(三)豫瑾与曼璐的爱情悲剧...............................................3二、《半生缘》中爱情悲剧的成因................................................4(一)人物性格因素造成的悲剧.............................................4(二)社会因素...........................................................51、父权制、家长制及传统守旧思想的残存................................52、女性没有被解放,还处在一个依附地位................................6结语.......................................................................7参考文献.....................................................................8致谢.......................................................................91绪论小说《半生缘》是张爱玲根据《十八春》改写的,但这部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许多苍凉的人生韵味,作者仍然以一种怜悯的情怀来看待芸芸众生,并直击他们孤独无望的人生境地和爱情挣扎,并又一次让我们清醒地看透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游离以及生存的悲剧性。小说以世钧和曼桢感情的悲欢离合为发展线索,并把叔惠、翠芝等人的纠葛作为主要内容,刻画了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经历的痛苦煎熬。一、《半生缘》中的爱情悲剧(一)沈世均与顾曼桢的爱情及其悲剧在弥漫着昏黄幽深气息的记忆中,主人公曼桢与世钧在幽暗的小酒馆中第一次相逢,没有任何浪漫的气氛、鲜艳的颜色,有的只是破旧昏暗的小店、带着油污的茶杯与筷子,但我们足以确信他们彼此一见钟情。就这样毫无戏剧性的认识之后,两个人都对彼此充满了好奇与关心。曼桢从来不像外人说起家中的情形,却在一次偶然和世钧吃饭时告诉了世钧,还说不要告诉叔惠,“他本来就没打算跟叔惠说。倒不是为别的,只是因为他无法解释怎么曼桢会把这些事情统统告诉他了,她认识叔惠在认识他之前,她倒不告诉叔惠。曼桢这时候却也想到了这一层,觉得自己刚才那句话很不妥当,因此倒又红了脸”①,这时两人都已互生爱慕。他们相恋了,他们的爱情没有浮华的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在世钧第一次回南京时,曼桢到叔惠家给他们送点心,曼桢帮世钧定闹钟,整理箱子,因而在他们之间,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彼此关心、彼此照应的点滴,在平平淡淡中相恋,他们无忧无虑的享受着他们的二人世界。对于他们,这种平淡中也有一份难以言说的紧张、兴奋、欣喜,“世钧走过来听,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立在一个美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她的话早就说完了,他还没有走开。也许不过是顷刻间的事,但是他自己已经觉得他逗留的太久了,她一定也有同感,因为在灯光下可以看见①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15页2她脸上有点红晕”②,爱情的字里行间满满地刻着一个“痴”字。爱情,大概就是这样带着些许悸动的似水长流吧。真希望他们能永远的这样彼此相爱下去,但他们的星期日永远没有天明。他们的所有的美好都被扼杀在这一刻了,他们因为曼璐而争执,或许是两人所站的立场不同,让曼桢说出了这些决绝的话,“是你看不起人!我觉得我姐姐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谁更不道德”③,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悔恨和遗憾。他们的爱有错吗?没有!可人生就是如此的瞬息万变,命运总是在人们沉浸于幸福快乐的时候悄悄给人致命的一击!纵然是情深似海,又怎能敌得过宿命的安排!宿命给他们的生命带来了太多猝不及防的痛楚。曼桢的姐姐曼璐为了满足丈夫的欲望,为了留住自己的丈夫,不惜牺牲自己的妹妹,生生地拆散了曼桢跟世钧,毁掉了妹妹一生的幸福。曼桢被祝鸿才强奸并关在屋子里,歇斯底里的喊叫无效筋疲力尽之后,绝望地背对着玻璃窗,而此时此刻,世钧正迈着万分沉重无奈的脚步,怀着无比失落复杂的心情渐渐远去,他们就这样背对背地错过了。世钧寻曼桢而不得,最终娶了他不喜欢甚至有点讨厌的翠芝为妻。谁又知道,他们多年后还能重逢,只曼桢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说尽了多少沧桑变化。造化弄人,终究还是错过了。(二)叔惠与翠芝的爱情及其悲剧叔惠第一次听到翆芝是从世钧那里,世钧因为从小就不喜欢翆芝,所以说她泼辣、爱耍脾气,完全就是一副受不得苦难的小姐样。但叔惠并没有被这种偏见先入为主。相反,他却对翆芝颇有好感,翆芝对叔惠也是一见倾心。之后,他们一起游玩,一起登山。虽然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但彼此都很陶醉。翆芝有点小任性,有着泼辣的大小姐脾气,但在叔惠面前,她又完全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女人了。她为了他,变得开始叛逆。作为一个大家庭里的闺女,她勇于主动向一见钟情的男人写信;会为他解除自己的一纸婚约;她会尝试私自逃走,只给家里留下一封信;她会坚决地违抗媒妁之言,会穿着金贵的鞋子在大雨滂沱里跑。她期待着他们能走到一起。然而叔惠却怀着强烈的自尊,他做不到为了爱情不顾一起。在和翆芝泛舟湖上时,暗想:若是谈到婚姻的话,他这样一个穷小子,她家里固然是②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43页③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186页3绝对不会答应,他却也不想高攀,因为他也是一个骄傲的人。好一个骄傲的人!在自尊面前,爱情就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当后来,真的发现对翆芝有了感情之后,听闻翆芝与一鹏订婚的消息,除了顾虑翆芝会懊悔,他的“上路就弄上个绊脚石”④一说,倒有几分自我解嘲、自我安慰的意味。“(翆芝)要嫁给一鹏了,要是嫁给一个比较好的人也就罢了”⑤。至此,叔惠的自尊再次受到了打击。当翆芝和世钧结婚时,叔惠这个左右逢源,似乎是个乐天派的男人,却“举杯浇愁”,一杯杯的烈酒化不掉的是他的苦闷和凄凉。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了,翆芝还是嫁给了世钧。叔惠留学归来时,却娶了一位比翆芝还要阔,还要出风头的小姐。然而,他却得不到欢愉的生活,甚至“仿佛这辈子只好吃这碗饭,”⑥这多少是一种悲哀。于是他最终还是没能跟这个生平最有知己之感的女人走到一起。一段偶遇,一段邂逅,留给人们的只是无尽的悲怆。(三)豫瑾与曼璐的爱情悲剧曾在青春无瑕的年代曼璐也对爱情充满着期待和憧憬,她和豫瑾从相恋到最后不得已分开,恍如一场梦。待到再见时,曼璐穿着丝绒旗袍,倚在栏杆上微笑着望着豫瑾,豫瑾却吃了一惊,他简直说不出话来,望着她,一颗心直往下沉。“两人默默相对,只觉得那似水流年在那里滔滔地流着”⑦。豫瑾眼里的那个“紫衣姐姐”如今已被岁月和经历摧残的没有了往日的风采,眼前的这个瘦削的妇人已不是当初那个年轻漂亮的曼璐了。豫瑾淡然了,他把以前的一切都否定了。遭到豫瑾冷遇后,曼璐特意穿上的那件紫衣就成了一个个“芒刺”,“眼泪便像抛沙似的落下来”⑧。她把她的遗憾和恨都泄在她妹妹身上,她认为是曼桢凭借她青春年少、天真无邪故意在豫瑾面前卖弄风情,她认为曼桢把她仅有的一点回忆都糟蹋掉了,曼璐想到:“我没有待错她呀,她这样恩将仇报。不想想从前,我都是为了谁,出卖了我的青春。要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就和豫瑾结婚了。我真傻。真傻。”⑨因而就更加让曼璐确定要去实施她的阴谋。曼璐和豫瑾本来可以顺利地④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150页⑤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167页⑥引自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345页⑦引自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134页⑧引自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136页⑨引自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137页4从相识、相知、相恋,再到彼此相守一辈子,但她却身不由己。她为了弟弟妹妹能读书,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年纪轻轻的就去做了舞女。她把面子、自尊、爱情都放下了,由青春年华抛却矜持只是为了养家。曼璐何辜,只为她是长女,自此她就与豫瑾无缘地错过了。曼璐常常被看成曼桢悲剧的缔造者,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她自身的经历也是一个大悲剧,甚至不比曼桢的悲剧逊色多少。她为什么会从一个为了家庭、为了弟弟妹妹,敢于放弃自己的幸福进而出卖自己的青春和肉体的好姐姐,堕落成一个剥削妹子终身幸福的刽子手?这与她和豫瑾的爱情悲剧是分不开的。再次相见,一切都破碎了,就连她仅剩的回忆也被糟蹋了。对挚爱心灰意冷、抱憾终生之际,她只能抓住她和祝鸿才的婚姻,即使这婚姻里没有爱情。于是她不惜一切地利用妹妹来满足丈夫的欲望,以达到留住丈夫的目的。然而,结果并不像她想的那样,鸿才还是留恋于烟花巷里,整天花天酒地。说她残忍也好,可恨也罢,这个可怜的女人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抓住。豫瑾最后也有了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家庭。他们就这样错过了,只留给我们一段凄婉悲怆的故事。二、《半生缘》中爱情悲剧的成因(一)人物性格因素造成的悲剧在世钧与曼桢的爱情中,曼桢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自立,她不是个弱女子,她坚决,她能吃苦,她拒绝靠别人的资助生活,宁可自己不辞辛苦、身兼数职也要靠一己的力量撑起这个家。也是因为她的自立,她怕拖累世钧,影响他的前程,而一直没有答应他结婚的要求,当然即使她答应了,鉴于后来世钧父母对曼桢的态度,他们的爱情之路也未必一帆风顺。可是,至少曼桢姐姐、母亲觉得这桩婚事靠谱了之后,不合谋拉她下水也未可知。反观世钧,他却有点懦弱,骨子里有着一种不自信并且意志不坚定的因素。他身上有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迷茫和软弱,他有幸遇上了曼桢这样温婉善良的女子,但他却对爱情不够坚定,所以他才轻信了曼璐的欺骗。曼桢对他曾如此情深,又怎会连见他一面都不肯?其实,揭破这层谎言,发现真相只差一点点信念。由此可见,世钧还是对他们的爱情缺乏信心。指使他从大学毕业生到普通市民的转变,便是“就这么过吧”的想法,5于是人性深处的懦弱让他轻而易举地接受了曼桢失踪的现实,也让他坦然地和翆芝结了婚。新婚之夜,翆芝一句“现在来不及了吧”说出了世钧心底的伤痛,但已经无法挽回了。曼桢的体贴和替世钧考虑,我们不能说她不善良,但结果正是她一味地推迟结婚,再加上世钧的懦弱、意志不坚定,导致了他们的悲剧。曼璐是一个可悲可叹而又可怜的女子,她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从而也牺牲了她和豫瑾的爱情。做了舞女的她,在外人面前无论多强悍,爱咆哮,不可一世,但在豫瑾面前她仍是他那个“紫衣的姐姐。”惨痛的经
本文标题:浅析《半生缘》中的爱情悲剧最终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9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