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日本交通为什么能制造出安全神话
日本交通为什么能制造出安全神话张石5月6日10:18可以说,日本是世界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交通方面,日本创造了许多奇迹:日本在2010年的铁路运量达226.7亿人次,为全球第一;尽管国土狭小,国家高速公路长达14000公里;日本的航空运输业相当发达,在世界名列前茅,东京羽田国际机场和成田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羽田国际机场2012年的旅客吞吐量为亚洲第二,达到6782.5万人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日本的交通质量也非常高,铁路以准时和安全闻名,日本新干线从1964年开通以来50多年乘车者无人身事故,而在2013年机场服务质量排名中,羽田机场位列世界第二,航班晚点率全球最低,是全球卫生情况最佳的机场。一个国家的交通,就像一个人的循环系统,它提供事关国家存活与发展一切人员、能源与物资的供应与运送,一个国家交通的流畅与安全,也是一个国家的整体运作的丝丝入扣,准时顺畅、合拍中节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的交通,就是这个国家的性格的体现。【尽精刻微的细节的“无缝联接”】交通是本质上一种流动的联接与传递,而联接与传递的顺畅、安全与迅速,体现于尽精刻微的细节的无缝而圆滑的联接,而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正是日本人的特征与性格之一。以日本新干线为例,日本新干线创造了许多世界奇迹。日本国土交通省铁道局策划调整官大野正人曾在总结日本新干线的特点时说,日本新干线“一、运量大,一编组坐席定员最多为1634人,全国每天运送77万人次;二、密度高,每小时单向发车10多列,最密时发车间隔为4分钟;三、安全性好,40年间乘客死亡事故为零;四、正点率高,年平均晚点时间为18秒,其中包括地震、台风和降雪等自然灾害;五、能耗低,法国的TGV-D系列人均能耗为16.1KW;德国ICE1系列人均能耗为12.6KW;日本的E4系列人均能耗为8.3KW”。(见于青“重走邓小平访日之路:交朋友播种子”,2003年12月14日人民网)(资料图:日本的火车)而这些奇迹,来源于日本几十年来精益求精的细节吟味。首先在硬件上,设计者在世界上首次研发了列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ATC),这个系统是由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TP)、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和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三个子系统组成。在1964年开发东海道新干线之际,开发人员发现列车在超过200公里以上的车速时,靠司机肉眼识别信号颜色是不可能,因此开发人员研究了高速行驶的列车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故及其细节,以全封闭式轨道线路为依托,完成了这个精致入微的系统。ATC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列车速度遥控监督系统,它提供驾驶员一个连续的允行速度曲线,当列车行驶速度超过允许速度,刹车设备会自动强制其减度,以确保行车安全,避免超速、冒进、追撞等事故发生,这个系统还通过精细入微的全自动的车速计算与控制,使车站间之轨道电路区间长度易于决定、隔站停靠班距缩短、并可以让列车号志信号包含轨道电路资讯一起提供给司机。新干线不仅在硬件上细节过硬,在日常点检上也力争做到万无一失,除了对车辆进行月检、解体检查等外,每晚12点到凌晨6点的新干线停运期间,都要对车辆和铁道进行彻底点检,确认安全。如东海道新干线全长515公里,每天要出动1000名作业员,在夜间点检铁轨和架线。他们的作业结束之后,手拿照明工具,被新干线从业人员称为“七个武士”的7人一组的作业员就会出现在铁道上。他们在线路上排成一排,检查铁路上是否有障碍物,以防前面的作业人员将工具等遗忘在铁路上。不仅较大的工具,就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每天在新干线发车前,还要有一种叫做“新干线电气轨道综合实验车”的车辆在新干线将要行驶的所有轨道上试行,确认线路与轨道的安全。这种试验车都涂上醒目的黄色或红白两色的,以防止旅客误乘。日本《每日新闻》曾报道,JR的列车司机只要有一次越线停车就算违章作业,得停职反省接受“日勤教育”,如果越线情况发生2次,即使不被剥夺司机资格,也还要接受时间更长的反省教育,如果在速度上控制得不好造成列车晚点哪怕一分钟,处罚将更严厉。过硬的细节和细节与细节之间的无缝联接,使新干线创造了安全、正点的世界奇迹。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大雪、地震、海啸等经常发生,但是东海道新干线在1987年民营化以来一直到2013年,虽然有遭遇自然灾害延迟的现象,但是每辆列车平均延迟时间最多也仅有84秒。2004年10月23日,新潟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使从东京开往新潟的上越新干线列车脱轨。在地震发生时,由于新干线早期地震感知系统“UrEDAS”启动,使列车在脱轨地点1.6公里外停车。虽然这是新干线开通以来的第一次事故,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人伤亡,法国国营媒体认为,这次在强烈地震中发生事故,竟然没有人员伤亡,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干线安全的神话”,但是日本方面却仍然将此作为一个重大事故,在国土交通省内设置了“新干线脱轨事故协议会”。针对“地震脱轨”这个新课题的种种细节,细致研究对策,然后在新干线车辆上装配了车轮脱轨后防止车辆大幅度脱逸的车辆保护设施及破损后仍然能引导车轮复位的新的铁轨固定装置,而事故列车被送入东日本旅客铁道的“事故历史展示馆”,以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同时,日本又投巨资开发了全球最先进的新干线地震预警系统,当2011年3月11日,发生东日本9级大地震时,仅在东北新干线上就有18列新干线行驶,但所有新干线都在地震来临的第一时间减速并停止运行,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延续并更新了日本新干线的“安全神话”。日本人对交通安全的细节吟味,不仅体现在新干线上,在其他的交通运输中也都体现了“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过硬。美国人购物时的头号参考资料,杂志《消费者报告》(ConsumerReport)在最近5年对各车种的最佳推荐车型评选中,日本车占有较大优势,而在《福布斯》公布的2009年度最强汽车制造商排行榜中,丰田、本田夺走了冠亚军。在运输工具以外的各种与交通安全有关的事物中,也可以体现日本人细节上的过硬。如小学生用的书包,都配有透明反射罩,且多为防冲击性硬质材料做成,这样,儿童在黑暗处走路时容易被开来的汽车发现,一旦发生事故时,也可以依靠书包的防冲击性能减轻儿童的受伤程度。在行人的交通规则中,也规定晚上出来做跑步等体育锻炼的人们,需穿具有荧光性的运动服,以防交通事故。2011年,中国甬台温铁路列车发生了追尾事故,据说主要原因就是组织和管理不善,但是是不是也可以说,那时中国的高速铁路虽然在外形和速度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细节上仍不过关呢?一个国家真正的现代化,其实质上应该是细节的现代化,再巍峨的高楼,没有细节的精致,也会崩溃于蚁穴;速度再快的列车,没有细节的吟味,也将难保安全;再强大的军队,没有细节的严密而圆滑的联接,也会首尾脱节。细节,是分工细腻化的工业与后工业社会的灵魂,是精密化和系统化的现代产业结构的精髓。【彻底的“弱势优先”的交通规则】我在大陆、台湾和马拉西亚出差时,发现这些地方都是“强者优先”的交通规则,汽车不给行人让路,但是在交通的通畅与安全方面,都远远不如日本。日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习惯,是彻底的“弱势优先”的原则。首先,对于驾车者来说,日本的交通规则规定:“在道路上,步行者的安全最为优先”,一般在交叉路口,都是车辆让行人现行,绿灯时,行人可以大摇大摆地过斑马线,不会有司机会顶过来。如果过斑马线时,行人停下来让汽车先过,有时驾车者也会礼貌地在伸出手来,示意请行人先过。自行车也是如此。日本有许多人行道上可以骑自行车,但是原则是步行者优先,自行车不能妨碍步行者通行,不可在人行道上骑得太快或打铃让步行者让路。此外,如有步行困难的人通行,必须暂时下车。在过斑马线时,如有妨碍通行者之虞,需下车推车步行。自行车在转弯时不能妨碍步行者穿马路,在看到高龄者、残疾人与孩子在前面行走时,需要徐行。残疾人更是优先,在十字路口,一般都有残疾人等专用的信号灯按钮,如果残疾人等弱势者按亮红灯要过马路,所有的车辆都需要在这个时刻给他(或她)让路。“森林法则”是强者先行,但是在森林里只有霸道没有交通,而在现代社会的交通中,只有“弱势优先”才能保证安全与通畅,因为在交通中,行走的弱势不可能伤害驾车的强势,而强势越是逞强,就越容易伤害弱势,也就是说越容易造成事故,而事故是安全、流畅和准时的大敌。在现代交通中,“强者的示弱”,是一种关怀,一种风度,更是安全的保障。这不禁使我再次想起日本的新干线。日本新干线的试验时速最高达到了420公里,但是几十年来实际运营速度未超过300公里。日本新干线的第一要素是安全,第二要素还是安全,只有在充分保证安全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适当提速---这看起来似乎是“强者的示弱”,但实质上是人命高于一切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是企业名誉与生命的保障。【流畅而安全的交通来源于全体国民的努力】在日本的车站等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其他国家很难看到的景象,那就是人们在乘电动滚梯时,自动靠左边排成一排,而将右边的部分空出,以便着急赶时间的人能快步从空出来的右侧顺利通过,如果左边全部站满,一般人们也不会去“占领”右侧空出来的部分,而是排电动滚梯的下面,等着在左边乘入。(资料图:东京商场的顾客在乘扶梯)这是极其遵守规则的日本人创造的动人的景观,它带来的结果就是通行的流畅--疲劳而不需要赶时间的人可以悠哉悠哉地等着乘滚梯,而要赶时间的人可以通行无阻,而这种流畅来源人们对约定俗成而不是强制的规则的遵守,而他们对于交通规则的自觉遵守就更可想而知了。这种守则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源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日本的儿童从小就必须接受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编入了语文、算术、图画等科目中。文部科学省制定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实施计划,开展“交通安全标语比赛”、“开设交通安全茶馆”、“作成交通安全地图”、“成立儿童交通安全义工队”等活动,同时开设专门的交通安全课,组织各种活泼、有趣的交通安全常识普及活动,还经常有警察去给孩子们讲交通安全常识。每个学童的帽子、书包甚至胸前姓名牌子上都有黄色的醒目交通安全标志。日本有一个组织叫“日本交通安全教育普及协会”,这个组织在全社会展开普及交通安全的活动。他们组织“交通安全教育指导者研修会”、“祖孙三代交通安全意识启发”、“高龄驾车者教育扩充事业”等,向全社会普及交通安全的技能与知识。在整个社会的努力下,日本的交通事故,整体上呈现连年减少的倾向,1994年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为10,653人,到2014年,下降到4,113人,20年下降了64%。来到日本后感到,国土狭小的日本,在交通上要比幅员辽阔的中国流畅得多,这除了道路和交通工具等“硬件”和先进的管理外,日本人远比中国人遵守规则也是重要的原因,这种规则包括必须遵守的有罚则的交通规则也包括上面所说的那种没有罚则的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中国人往往对有罚则的交通规则都不遵守,更不用说没有罚责的规则了,这一点看一看中国城市里的十字路口就会明白,那在红灯下横穿马路的行人,那和行人抢道的横冲直撞的汽车,往往使十字路像一团纠缠不清的乱麻,而这不遵守规则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阻塞,使所有路面上的交通工具的正点到达都成了一种梦想。这也会使我们得出一个和上面的结论相反的结论,那就是:阻塞来源于反规则。人们往往觉得“抢先一步”会更快些,殊不知不守规则的“抢先一步”的结果只能是整体的阻塞。一个社会越是现代化,就越凸显出规则的重要,因为一个现代化社会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细分化,而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人,只有做到“准时而精确地到位”,才能保证不被日益细分化的时空淘汰,而保证的“准时而精确地到位”的最重要条件就是规则的不断的建立和人们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带来的整个社会系统的流畅、安全、准时。日本流畅而安全的交通,来源全社会每个成员的精诚努力。(原标题:《中国人应通过日本交通学习“日本性格”》)
本文标题:日本交通为什么能制造出安全神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9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