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摘要: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唐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究其出现的原因,与唐太宗善于识人、用人密切相关。唐太宗用人之道的特点主要有: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二、知人善任,洞人不疑;三、科举取士,广揽人才;四、严以律己,虚心纳谏。关键词:唐太宗;用人之道;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年,武德九年继承皇位,卒于贞观二十三年。庙号“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唐王朝的实际奠基人。他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前无古人的盛世局面,其原因可能与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识人、用人之道密不可分。他的识人、用人思想丰富而系统,细腻而远见,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份光彩夺目的珍品。时至今日,对我们如何识人、用人仍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意义。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人才是事业之本,如何选拔和任用人才是关系到兴邦强国的大事,李世民深知此理。所以,唐太宗主张贤人政治,认为治国必先得人。他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①贞观年间涌现出大批治国贤才,如李勣、魏征,张亮、戴胄、侯君集、张行成、马周等。参与朝政的大臣来自社会各阶层,如关陇贵族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江东世族有萧瑀、虞世南、褚遂良;士族有高士廉、房玄龄、王珪;山东庶族有程知节、马周等。各地人才风云聚会,同心协力为唐太宗的统治献言献策,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唯才是举”是李世民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即只要有才能就加以任用。做官是凭本领的大小,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凭亲疏远近,不论门第的高低。他不仅从亲人、旧人中筛选贤能,加以任用,而且从疏人、新人甚至敌人中选出不少文武奇才,大胆提拔。他对古人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用人原则大为赞赏,主张任用官员只用贤能的人,不计资历,不看世族庶民,一概以贤才取用。(一)不计出身门第,士庶并用君主选用士族地主,魏晋以来殊为多见,甚至形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以致竟成为禁锢人才发展的一项弊政。唐太宗力整前朝用人之过失,把眼光转向广大的庶族地主,同时也不放过有才能的士族地主,采取了士庶并举的方针。如他早在藩府时,就注意物色有才能的庶族地主房玄龄、张亮、侯君集等人;同时也信用士族地主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继位后,选拔士庶地主的条件更为优越了,王珪、韦挺、魏征、马周均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例如:马周,出身贫寒,当时是中郎将常何家中的一名门客。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让朝臣上书议论朝政得失,中郎将常何不识字,但是所上二十多条竟条条辩理精辟。李世民惊奇地追问常何,常何说是家里门客马周所作。李世民觉得他是个人才,立即召他进宫,但马周却迟迟不来,李世民不厌其烦的四次派人去请。李世民召见后,当场拜为监察御史,再迁中书令。马周为官时处事公正,清正廉洁,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①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19.第1页唐太宗在提拔庶族贤能的同时,也并不排斥有才能的士族地主。如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是世家大族,又是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的好友,文武双全,累建功勋。当唐太宗准备要他担任司空要职时,朝廷许多人担心这样做会被人说成是以私人治天下,长孙无忌自己也辞不就职,而唐太宗坚持让长孙无忌担任了司空职务。再例如:李玄道原是后魏陇西李宝家族,后来世代居住在郑州,就成为山东士族地主。贞观年间提拔为常州刺史,对工作兢兢业业,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褒美。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唐太宗识人,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是对国家有用之才,无论是庶族地主,还是士族地主,甚至是平民百姓,均可以提拔使用。(二)不计旧怨,以诚相待贞观初,唐太宗对侍臣说:“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但公等至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①他依据这样的原则,大胆起用前朝遗臣和异党中的忠良之人。即如王珪、萧瑀、裴矩、房玄龄、魏征、薛万彻等等。唐太宗知人善任的事例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用和重用。魏征,原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官任太子洗马。在唐太宗与李建成争夺帝位继承人时,他劝李建成尽早杀掉唐太宗,以巩固太子地位。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被杀后,唐太宗斥责魏征离间他们兄弟间的关系,而魏征从容回答说,如果太子李建成要是听了他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下场,周围人都为魏征捏了把汗。唐太宗见他临危不惧,致死不悔,认为他是经国之才,遂封他为谏议大夫。再如:薛万彻最初也忠于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中血战宫门,失败后太宗多次派人传达旨意不治他的罪。他归顺后在平定突厥、吐谷浑的战争中,屡建奇勋,特别是在大破天柱王于赤水源一役中,独率轻骑深入敌军。更有萧瑀、裴矩、杜如晦等均属隋代遗臣,也都被委之以重任。(三)重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选拔任用唐太宗与以往的帝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重汉轻夷,他不歧视夷狄这可以堪称是帝王之典范。李世民很留意从少数民族中发现人才并大胆提拔,真诚任用。根据夷将的功勋与智勇,分任朝廷高级将领与地方的都督之职,以致委以重任带兵出征或宿卫。贞观年间,鲜卑族人尉迟敬德,南蛮酋长冯智戴,东突厥的李思摩,铁勒部落的契苾何力,西突厥的阿史那社尔等人都是朝庭中的命官。例如:阿史那社尔为突厥处罗可汗之子,年少时就以智勇称雄草原。贞观九年他率部归顺后,深受太宗器重。阿史那社尔治军严肃,在平高昌的战争中,麾下秋毫无犯,李世民夸赞他廉洁谨慎,封为毕国公。太宗死后,阿史那社尔想以身殉葬,高宗不许,迁升为右卫大将军。再如:契苾何力于贞观十六年回家探母期间,他的部族要叛归薛延陀部并威胁他,契苾何力向东大呼曰:“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②遂即就拔出佩刀割下左耳以表示不屈服。李世民死后,契苾何力也想以身殉葬。在唐昭陵周围有功臣大将陪葬墓67座,其中少数民族将领即占15人,可见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将领的重视程度。(四)重视对地方官员的选拔任用地方官员是否贤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关系到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兴衰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对一个地方来说关系到当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唐太宗及其下属官员们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他们吸取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仅重视对中央朝廷官员的选拔,而且也十分重视对地方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唐太宗曾命令内外五品以上官员各向朝廷推举地方官员。侍御史马周曾经给唐太宗上过一个奏章,论述了选用好地方官员的重要性。他说:“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县令①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68.②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6210.第2页既众,不可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天下刺史悉称圣意,则陛下可端拱岩廊之上,百姓不虑不安。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有升擢为将相,必先试以临人,或从二千石人为丞相及司徒、太尉者。朝廷必不可独重内臣,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①唐太宗看了奏章后,非常赞赏马周的观点,决定亲自选拔各州刺史,并重申五品以上官员各向朝廷推举一人为县令的规定。二、知人善任,洞人不疑唐太宗鉴于隋文帝用人“多疑”的弊病,牢记隋亡的历史教训,及时了解政治之得失,倾听人们的呼声,唐太宗采取了信任群臣,“洞人不疑”的作法,对待臣属以诚信为本。太宗认为治国首先要取信于民,君臣之间应相互信任。为此,太宗对所用之人,都进行了深入了解;对每个人的长处短处都有较为公正的评价,即对所用之人作到胸中有数。贞观十八年,太宗与群臣的一段对话中,体现了他知人善任的能力。他认为“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洎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于朋友。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②对长孙无忌等8人进行逐一评价,这些评价也是公正客观的。(一)不信谗言贞观时期,唐太宗不轻信谗言,对一向亲近的人、有过仇嫌之士都不胡乱猜疑,坚持以诚相待,从而建立了君臣之间巩固的诚信关系,使身边的大臣能对他竭尽心智,忠贞不贰。唐太宗特别注意用信任群臣的手段去发挥群臣的作用。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君臣之间互相猜疑,别有用心之人进谗言,导致政务上下不能通达的缘故。所以,为了表示对群臣的信任,唐太宗明确地做了一些规定对那些进谗言的人要治其罪。如唐太宗亲征高丽时,命房玄龄留守京师,有人告密说房玄龄有阴谋反叛,唐太宗凭着对房玄龄的充分了解,腰斩告密者。由于唐太宗的信任,换取了房玄龄的一片耿耿忠心,使他在帮助唐太宗安邦治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曾有人向唐太宗告密魏征反叛,唐太宗也同样处斩了告密者。再如:监察御史陈师合上奏《拔士论》,诽谤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唐太宗明察秋毫,识破了陈师合诽谤、想离间君臣的阴谋,就流放陈师合于岭外。(二)唐太宗对任用的疏者、“昔仇”也“洞人不疑”对于降唐之士,太宗坚持以情留人,以诚待人,大胆使用,决不对他们有任何怀疑之嫌。尉迟敬德降唐初期,太宗爱其英勇无比,置之左右,予以重用。不久,与尉迟敬德同降者有人叛变,诸将怀疑敬德也要反叛,把他囚禁起来,想杀之,太宗力排众议,把他放了,太宗对他说,以前的过错不必放在心上,并且赐给他金银说如果想离去,这些就送与他。尉迟敬德深受感动,并表示誓死以身相许。后来,太宗狩猎时,被王世充军偷袭,危机之中,敬德冒死拼战,救太宗于敌军之中。由于唐太宗用人不疑,推诚以任,有不少突厥降将和前朝官员愿意肝脑涂地为其所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房玄龄、魏征、契苾何力等一大批人才。三、科举取士,广揽人才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到唐太宗时继承并健全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庶族①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0.②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6135.第3页地主参政做官的机会,这是贞观时期选人,用人的重要手段,也是科举制度得以发展和健全的鼎盛时期。(一)唐代科举制度的内容与形式贞观元年,为了限制士族门阀势力的发展,唐太宗大力发展和推举通过科举考试选取才士的方式。隋代的科举考试只有进士和明经两种,到了唐太宗时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大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都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常举的考试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法律、书法、算学的专门科目,取士有限,而且难以进入政界。所以真正谈得上常设科目与作为官员补充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特别是进士科,更是热门。当时明经考试的内容有贴经、经义和时务策,以贴经为主。进士考试内容为贴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明经考试只要死记硬背即可,而进士科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考中进士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所以,考进士人数多,录取也比明经严格。当明经的录取人数是十分之一二时,进士录取人数是百分之一二。显然,进士中举之难已在贞观年间冒头了,以致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者比比皆是,甚至有终生未中,老死科场的。俗语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①然而,士子考取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而已。进士成为朝廷命官,需经吏部复试,复试的内容是经史之类。贞观八年,曾颁布诏令,进士复试时要试读一部经史。说明进士考试试题范围,与明经没有截然的不同。如果进士不通经,但凭文笔取士,往往受到考官的非难。贞观二十二年,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主持复试,进士张昌龄、王公瑾等落第。唐太宗久闻两人非常有才华,但金榜
本文标题: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0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