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翰林学士王景(2016-04-2218:16:13)标签:历史文化分类:老纪历史文化专题一公元1336年,元顺帝至元二年,蒙古族统治中国的第65个年头,大元帝国达到了鼎盛期,四海归一,天下太平。明代叶子奇曾对这一时期大加褒奖,《草木子·克谨篇》:“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世矣!”这一年,元王朝的掘墓人朱元璋刚满9岁,在安徽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乡下,拖着鼻涕饥肠辘辘地帮地主老财放牛;青田人刘伯温26岁,被铨选为江西省瑞州路高安县丞,仰天大笑出门去,意气风发走上仕途。25年后,他神机妙算为朱元璋运筹帷幄;金华人宋濂27岁,刚刚接过老师吴莱的衣钵,在浦江主教东明精舍,传道授业解惑。32年后,他为朱元璋撰写《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敲响了元王朝灭亡的丧钟;苏州人高启出生,33年后,腹有诗书的他参与编修《元史》,为灰飞烟灭的元王朝盖棺论定。这一年,在处州松阳县的一户王姓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49年后,他担任《太祖高皇帝实录》编撰总裁,为刚刚入土为安的朱元璋树碑立传。二王景,字景彰,号常斋。曾用名王奎、王景章、王景常。松阳人称王翰林或王学士。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四月十五日,王景出生于松阳二十四都靖居村。清顺治十一年(1654)版《松阳县志·山川》记载:“莲花峰,在县东四十里。高七千余丈,秀异雄伟,形若莲花。中有金门庵,下有资圣寺、天井岩、风门洞。一名蓉川。学士王常斋、长史包雨庵世居其下。”蓉川,即今松阳象溪镇靖居村。靖居,旧称净居,自古山水形胜,人文底蕴深厚。西北是层峦叠嶂的莲花峰,蓉川水流绕东南潺潺而过,汇入松阴溪。溪流南岸的平畴,坦荡如砥,阡陌纵横。元代,邑人王文焕隐居靖居村,后在村西山坳筑庐讲学,并著有《蓉川十景》诗,被府、县志书收入,流传至今。其中《西山爽气》最为里人推崇:“一山屹立齐昆仑,万山拱接推雄尊。伏龙未肯作霖雨,晴霏湿烟生昼寒。金天储精玉韫石,午夜龙光射奎璧。城市嚣尘几变迁,山中爽气今犹昔。”民国《松阳县志·理学》载:“王文焕,一名子敬,字叔恭。少负雅操,夙承家学。以元末之乱,不屑仕进,遂取孔、孟诸儒绪言,研极精微,著《道学发明》、《大学发明》、《中庸孟子解》及《心镜图治心铭》诸作,以心为明镜,毋自欺;为药物,畏敬恐惧,克复省察;为工夫,巍然负泰山、北斗之望。学者宗之,称为西山先生。”在西山开馆讲学前,王文焕在靖居比邻的板桥村施过教,与村里的隐逸诗人周权交往密切。周权有诗与王文焕酬和:《西山王君教授吾里,寓馆湫陋,形于咏歌,次韵勉之》(见汤光新《此山集全编》)。民国《松阳县志·隐逸》载:“周权,字衡之。通经史,工于诗,至京师,欧阳玄荐与馆职,以母老辞不受。有《此山集》。”王文焕西山开馆后,周权不时造访书院,并有诗留念:《西山书馆植菊为临豕所践,感而有赋,因再次韵》(见汤光新《此山集全编》)。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有王文焕、周权两位“大儒”在,郡邑学子纷至沓来,一时间,西山坳书声琅琅,靖居庄人文蔚起。明陈琏《翰林院学士王公景彰墓碑铭》(以下简称《墓碑铭》)记载:“公讳景,字景彰,自号常斋,姓王氏,世为括苍松阳人。唐观察使朗之后,代有闻人。宋南渡以从龙功得官者,十有三人,遂为大族。七世祖利政,髙州助教;六世祖祖光,大理评事;越二世,讳宗儒,仕至国子祭酒者,曽大父也;讳可仕,卓有学行,乡邑推尊者,大父也;父讳必庄,博极群书,通性理之学。”王利政和王宗儒的名字,收入民国《松阳县志·仕宦》里。“世”为括苍松阳人、“世”居其下,两个“世”字,皆为世代之意,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王景出身于官宦和书香世家,而王氏世家就居住在松阳二十四都莲花峰下的靖居村。这从靖居村的包氏宗谱上可以得到佐证。靖居是包氏聚居地,松阳人俗称靖居包。此地先有潘氏卜居。根据《丹阳包氏宗谱》记载:蓉川包氏始祖包友行,字景贤,宋元之交,自蟾湖客游本邑二十四都蓉川,入赘蓉川潘工部女儿潘氏。蓉川包氏宗谱始修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至民国17年(1928)共十二修。蓉川包氏宗谱里,最早提到王景的,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时任吏部右侍郎的缙云人李鋕。李鋕与靖居贡生包洪伉为同学至交。包洪伉,字以谦,号益斋。包洪伉七十大寿,李鋕写了《恭贺益斋先生七帙序》:“且靖居乃古蓉川,距松郭四十里许,山水最佳;其若‘靖峰积翠’‘风门鸣籁’‘天井归云’……凡十景,而西山之爽气为首胜。王翰林、潘工部旧有题咏。”清咸丰六年(1856),靖居包氏修谱,处州府学廪生叶大楫作《蓉川包氏重修谱序》:“括郡之西,松邑之东,星分牛斗,里号芙蓉。廿四都地擅膏腴,一十景天开锦绣。万山耸笏,磅磗而气釀秀灵;二水拖纹,溁洄而脉涵清淑。王翰林之高咏犹新,潘工部之留题足慕。”清光绪十九年(1893),靖居包氏修谱,蓉川包氏后裔包汉辉作《蓉川包氏重修谱序》:“迄元时,景贤公又徙于靖居,联姻于潘工部之家,生四子,长文举、三文昌,受业与王翰林之门,宦绩功业,昭垂志乘,至今赫然。”三家学渊源的世代秉承,加上靖居村浓厚的人文底蕴,王景少小聪颖,“公自幼聪敏异常而有至性,十岁通尚书,十五举业成”(《墓碑铭》)。除了祖父、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王景还拜松阳另一位隐逸“大儒”练鲁为师。清顾嗣立《元诗选·癸集辛下》载:“练鲁,字希曾,少博学,凡经史子集,靡不精究,为诗文有逸思。至正间,以父进官京师,因省亲就试于京,中第而归,益肆力于学……号倥侗,有《倥侗子文集》行于世。一时邑之彦达若王景、项民彝、王继行、包公贵,皆出其门。”练鲁的父亲练进,元至正初诏入翰林。练鲁去北京看望父亲,恰逢至正五年(1345)三月会试,练鲁“以宦籍就试”,“廷试进士,七十八人及第”,练鲁为其中之一。不过,有元一朝,江南士子多隐而不发,留恋山林乡野,即使蟾宫折桂,也退居江河湖海,万山丛中的松阳也概莫能外。元朝共98年,根据《重修浙江通志稿·考选谱》记载,松阳只有元至正五年(1345)乙酉张士坚榜两位进士,练鲁和周梓,但两位同榜进士都倦于仕进。练鲁写有一首《北斗山》诗,其归隐的心境袒露无遗:“隐者巢居在翠微,松花服食茑萝衣。人间万事不着眼,坐看浮云天际飞。”“十五举业成”,王景15岁就读完了为应对科举考试而需准备的学业,但此时的元王朝在经历了短暂的祥和宁静后,似乎一夜之间陷入了天下大乱,刘福通在安徽、徐寿辉在湖北、方国珍在浙江先后起事。时局动荡,又受老师练鲁的影响,王景“乃辟‘常斋’以屏世纷,益求性命道徳仁义之说,期于实践,凡‘经史子集’,渉猎殆遍,发为文章,髙深雄健,得古作者意”(《墓碑铭》)。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王景在莲花峰下开辟了学舍,躲避世事纷扰,广泛涉猎,遍阅经史子集。经,指儒家“十五经”及相关著作;史,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等;子,指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指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时,王景也开始开门纳徒。同村的包文昌、包文举兄弟投到他门下。包文昌后由辟举仕县丞,包文举由辟举授国子助教,升长史,《栝苍汇纪·卷十二》载其所著有《两庵》、《和陶》、《璧水》、《海岱》等集。在高耸的莲花峰下,美丽的蓉川溪旁,王景读书授业两不误,根本感觉不到时光若流水。四山中无甲子,人间日月长。时间到了公元1370年,也就是明洪武三年,这一年,王景34岁。靖居村距离松阳县城四十里,远离连接府、县的通济古道和松阴溪水路,可谓天高皇帝远。但是改朝换代的震荡,还是波及了这个僻陬山村。最先感受到的,是名声在外的王景。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发布诏令:“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又昭告天下:“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明史》卷七十)“郡邑交荐,不就”。松阳县、处州府极力推荐王景出山,但王景不为所动。这时,王景的父亲王毕庄站了出来。老王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吾家世受宋爵,暨元不竞。汝生命在斗箕,此其兆也,当思先世以儒道显,希圣贤之迹,立身行道,非止于事亲,当移忠于君也,汝其勉之”(《墓碑铭》)。。父亲的这一番话,有如一块石头扔进池塘,激起层层涟漪,王景闻言,不禁遐思万千,心绪久久难以平静。王家先祖在宋朝出仕履宦,光耀门楣。到了元朝,韬光隐晦,蛰伏在莲花峰下。祖父、父亲非不能,而是不为。但出人头地、兼济天下的欲望一直在家族的血脉里奔涌。父亲说得对,大丈夫安身立命,事亲事小,忠君为大。老王的这几句话,言近旨远,与其说说服了王景,倒不如说给了王景走出大山的理由。王景听完父亲的谆谆教导,“拳拳服膺”。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深感人才匮乏、求贤若渴的朱元璋又发布诏令,令各行省连续三年举行乡试,所有举人都免予会试,赴京师听候选官。也就是说,只要通过乡试中举,就可以铨选当官了。明洪武四年(1371),王景参加浙江乡试,高中举人。此次乡试,浙江省儒士荟萃,王景脱颖而出,引得众人关注。宁波人郑真虽然夺得乡试第一名,但对王景褒奖有加,“景彰,世为括苍儒族,而清谨好修,力学不倦,为古文歌诗,皆典雅蔚赡可喜”(郑真《常斋记》)。洪武五年(1372)十二月,浙江各地举子们启程前往南京,参加洪武六年(1373)三月的吏部考选(见钱茂伟《王应麟学术评传》)。《濠梁录》载:“(洪武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吏部尚书詹公奉旨,注拟浙江进士八人为中立府所属教官。盖以诸进士辞以不能居州县之职,故优待之,且以濠梁为国家兴王之地,教育之职必慎选进士为之者,欲其养成人才也。于是中立府临淮县儒学教谕郑真首授是选,洪基定远县教谕,胡惟中五河教谕,王景彰怀远教谕,郭可学宿州灵璧县教谕,陈希贡徐州萧县教谕。既准所拟,四月初八日,于指挥司请文引。”(钱茂伟《王应麟学术评传》)王景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詹公即詹同,字同文,初名叫书,婺源人。元至正年间,举荐茂才,任命为郴州学正。朱元璋攻下武昌,召他为国子博士,赐名同。洪武四年晋升为吏部尚书。洪武六年,兼任学士承旨。王景曾作《吏部尚书詹公同传》(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二十四》),为詹同作传。五怀远是王景宦海生涯的第一站。怀远县地处安徽省北部,位于淮河中游,在淮北平原的南端。境内有荆、涂两山夹淮对峙,又是涡、淮两河汇流之处,形势险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每当改朝换代兵戎相见时,这里经常成为争夺角逐的战场。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花云等都出自怀远。王景到任后,住在县治里。安顿好一切,王景找人算了一卦。“得易之恒。筮者曰吉,恒者,常也,久也。常故能久,久则悠远矣,且恒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有恒久之义焉。于是,以常名斋”(明郑真《常斋记》)。王景的“常斋”名气很大,和他同时被詹同授任临淮县儒学教谕的郑真,后来专门写了一篇《常斋记》,记叙“常斋”的由来和王景在怀远任上的政绩。明诗人乌斯道有诗《赋王景章拙斋》:诸子便獧方得意,我心椎鲁动违时。能言鹦鹉休相笑,钝足驽骀不自支。山屐每因春兴著,酒船长信晚潮移。静看炉鞴长施巧,此日黄金合铸谁。战乱后的怀远,满目凋敝,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位于县治东南的儒学馆舍,元末时被战火焚毁。王景组织人手搭建临时用房,开展教学;一边会同知县唐蔚,在儒学原址上兴建馆舍。明郑真《常斋记》载:“兵燹以来,学校之事,有所未遑。景彰既至,而馆舍萧然,在学子弟皆复业之,家樵牧童竖迫于有司,勉强应命,从师授业之诚无有也。”学校蓬户瓮牖,差强人意。学生们原先在家砍柴或者放牛,这些被迫来上学的顽童,根本无心读书。王景循循善诱,毫无懈怠,“景彰曰:吾惟尽其职焉耳。昼夜程督,不见有不堪之色,人以是敬惮之”(明郑真《常斋记》)。“时方兵燹后,学校甫兴,日与诸生披荆棘、建学官,讲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亹亹无倦,士子多有成就。”(《墓碑铭》)王景在怀远任上,旰衣宵食,一干就是三年多。期间,因营建儒学馆舍、竭力督学兴教,颇获好评,加之文笔卓荦,名传朝野。《宋濂年表》记载:“(洪武八年)九月,明太祖命皇太子朱标及秦王等
本文标题:明翰林学士王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1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