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论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浅论以人为本的起源和基本内涵藏文系09级人文教育专业叶文江20093111144【内容摘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执政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所付出的代价和对人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这一矛盾而作出的一种理性反思和回应。以人为本的“人”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是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和目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有如下三个层次:从主客体关系上,把人当作主体,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依靠人;从目的和手段关系上,把人作为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从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上,把人看做是尺度,我们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更要既坚持物的尺度,也坚持人的尺度,把最广大人民群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尊重人。“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主体问题的深刻认识,也包含着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以及我们根本的伟大的理想的认识。它既不同于西方早期的人本主义,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以民为本”,更是与社会上出现的“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权为本”或者“以虚假的共同体为本”相对立。【关键词】以人为本;历史渊源;基本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倡导的一个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所遵循的执政理念,其中的“人”既不是人道主义所指的抽象意义的人,也不是人本主义所提出的生物意义的人,更不是民本主义所理解的仅仅作为手段的人,而是生活于现实、具有创造性、实现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人。“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原则,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包括一切为了人和为了一切人两个方面,舍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以人为本原则的违背。“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主体问题的深刻认识,也包含着我们党对于为什么人的深刻认识,同时还包含着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以及我们根本的伟大的理想的认识。它既不同于西方早期的人本主义,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以民为本”,更是与社会上出现的“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权为本”或者“以虚假的共同体为本”相对立。以人为本既与以神为本相对立,又与以物为本相区别,与以民为本也不尽相同。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如果从哲学上来解读以人为本,它应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价值论的命题。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所说的”天地之性,人为贵”相通,也与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出现的与“神性”、“神权”相对立的世俗人本主义有一致之处,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相对立,明确肯定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说,人是目的,而“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这是对中国传统的“人为贵”的思想和“人本主义”的超越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摆正“人”与“物”何者为目的的关系,这对于克服GDP崇拜和片面的政绩观,避免重蹈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化老路,切实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表达的以人为本作为万事万物的开端,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工程图纸,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展开对人性的研究。一,以人为本的起源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管仲是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恒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在他看来,一个君王如果想要成就一番霸业,那么就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开端,这个开端就是要把人民看作是成就霸业的根本。只有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如果这个“本”颠倒了,那么国家也就危险了。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比如,《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王制》记载:“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充分认识到劳动人民的重要性,在《民可畏论》中阐述“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当代国学者在总结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多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系国家教委推荐的公用教材),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四卷本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系山东省教委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教材),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我们既要继承,又要超越。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古代人本思想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于封建社会的人本思想,在看到这些思想主张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应对其历史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尽管历史上不断地有人提出“民贵君轻”、“民水君舟”的思想,但“历史的创造者”一直被认为是“圣贤”、“明君”,而不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这些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不过是前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精英对统治者的曲折劝诫,其目的归根到底仍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换言之,“民本”主张的背后是“君本”的理念。从哲学的角度看,封建社会的人本思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从手段上来讲,而不是从目的角度来的。西方人本思想始于古希腊,但真正比较理论化系统化的人本思想大致分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强调三大方面:人权高于神权,人道高于神道,人的价值高于上帝的价值。这一时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从文化的层面来谈人本思想的。第二个历史时期,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学派。他们强调六个字:自由、平等、博爱。这一时期的人本思想是从政治层面来理解的。第三个历史时期,是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从哲学层面来讲人本主义,并且以此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人本学”。在他的人本学中,有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自然,一个是人。而人又是一个最高的最核心的概念,在费尔巴哈那里,把人看做尺度来评价和衡量一切。不过在费尔巴哈这里的人主要是自然人、生物人。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他的人本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批判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高度评价资本主义社会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期间,资本主义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超过以往几千年的物质文明成果。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在资本主义繁荣的背后,工具理性的负面效应也渐渐显露出来,尤其凸显在人的发展上:一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被资本所占有,劳动者的劳动仅仅作为追求高额利润的手段,劳动不再是一种乐趣;二是在大机器工业条件下,个人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人被机器分割,人失去了全面发展自身的可能和条件,使得人的身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能力畸形且片面地发展;三是社会生产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忽视了人本身,因而造成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极端的不平等发展。马克思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主要可以概括为资本占有劳动、机器对劳动者的排斥、物对人的统治、分工限制人的发展。针对此情况,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应该克服工人发展的片面性、工具性和有限性状况,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未来社会形式将取代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的社会,它的本质特征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人本思想。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主要内容有如下几方面:第一,阐述了人的现实本质。指出人是历史的人现实的人,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宣言》当中。在《共产党宣言》当中马克思讲“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当中,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在未来的理想社会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人的最终解放即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其毕生追求的目标。第三,阐述了人的发展的历史性。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由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全面自由发展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他依据生产发展的状况把人的发展分为三种依次渐进的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①这个历史过程中,需要经过建立在只有自然分工基础上的原始全面的人、旧式分工支配下的片面发展的人,直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第四,阐述了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定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人和自然的关系最直接的表现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不断人化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得自然和人能和谐相处。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想的精华所在,并贯穿于其各个方面和始终,而这一思想本身也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马克思眼中的“人“是在与“神”相对立的意义上理解的。他多从人的解放入手来分析人的未来发展状况,如“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②,“任何一种解放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③,“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④。当时这些阐述中,其着眼点是“类”和“解放”,相对于原来关注所谓的“神”,人性的因素比较突出,抽象性的阐述和理解更多些。对人的理解具有终极意蕴,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在一定意义上缺少现实性和实践性。之后,马克思逐步地把
本文标题:浅论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2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