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晕动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晕动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晕动病(motionsickness,MS)即指当机体受到不正常的运动刺激时所产生的晕眩,恶心,呕吐,乏力,冷汗,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的急性症候群,其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晕车、晕船、晕机等[1]。1881年由Irwin提出,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得到广泛认可。临床上根据晕动病的症状轻重分为轻、中、重3型,轻型仅有咽部不适、唾液增多、疲乏、头晕、头痛、嗜睡、面色稍苍白等;中型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加重、面色苍白、出冷汗;重型表现为上述症状加剧,呕吐不止、心慌、胸闷、四肢冰冷、表情淡漠、唇干舌燥,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2]。中医古籍中对晕动病没有明确的记载,可归于头眩、眩冒,即由于素体清窍失养,髓海空虚,清阳不升或痰浊内阻,气机逆乱而导致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呕恶不适,甚则冷汗出的一类病症。其病机可分为虚实2类,加之乘坐交通工具时出现旋转、摇摆、颠簸等诱因,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血气失养而发病[3]。晕动病病因学研究调查显示,晕动病的发生80.57%的人与高温、高湿、车厢内通风不良有关,居各相关因素之首位,72.22%人与本人乘车时身体过度疲劳和饮食不当相关,列相关因素第2位,48.15%人认为车厢的特殊气味的刺激以及紧张的气氛也可以导致晕动病发作,由此得到结论:晕动病发病大多数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患者过度疲劳、饮食不当、特殊刺激性气味刺激、车船颠簸有密切的关系[4]。其中,高温、高湿环境会大幅度提高晕动病患者的敏感性,并加重患者病情[5]。同时,对于绝大多数有过晕动病病史的患者来说,心理因素作为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尤为重要。乐燕等[6]通过对心理因素与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反应的关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诱发晕动病产生的晕动病状偏轻;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诱发晕动病产生的晕动病状偏重。李智等[7]对晕动病易感性及症状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相关性研究实验也显示,焦虑状态高的个体较状态焦虑低的个体晕动病症状更为严重。2晕动病病机学研究2.1西医病机学研究目前,晕动病的系统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现阶段有以下几种病机假说:2.1.1“神经不匹配”学说Reason[8]首次提出晕动病的感觉冲突理论,后来发展为“神经不匹配“理论。即当机体受到不正常的运动刺激时,人体大脑会对接受到的刺激和之前习惯接受的刺激进行匹配,如果出现“不匹配”状况,则很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自主神经紊乱反应,从而表现为晕动病的症状和体征。2.1.2“中枢乙酰胆碱递增”学说前庭系统是晕动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前庭系统的递质为乙酰胆碱,传送神经冲动到脑干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内胆碱能神经元能够兴奋呕吐中枢,并对前庭系统的活动有兴奋作用,乙酰胆碱参加了晕动病发生的过程[1]。2.1.3“组胺递增”学说组胺在晕动病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akeda[9]通过双向同步旋转试验诱发大鼠发生晕动病后发现,其下丘脑及桥延部的组胺含量明显升高,而未能有效致病的大鼠上述部位的组胺含量则无明显变化,给予大鼠组胺合成酶抑制剂后发现,其晕动病的发生明显受抑。2.1.4“内分泌激素释放”学说当机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作出一系列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即应激反应。当发生应激反应时,机体会引起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变动。研究显示,晕动病发病时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催乳素、精氨酸加压素和皮质醇均分泌增加[10]。由此可以得到,内分泌激素与晕动病的形成是相关的[11]。该类研究为应激假说提供了依据。此外,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晕动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学者通过对晕动病患者资料调查分析后发现:晕动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2]。另外,一项经典的双生子研究显示,晕动病的遗传因素在儿童期时影响最大,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下降[13]。2.2中医病机研究晕动病的中医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类:2.2.1气血两亏气在机体中有着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功能活动,以及温煦、固摄、防御等重要作用[14]。气为阳,气虚无以通达调配周身脏腑精气,引起脏腑功能衰退。血起到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为阴,血虚无以濡养脏腑经络。气血相互依存,互根互用。气血亏虚,则导致无法上养清窍,脑髓失养而发病。古人有“无虚不做眩”之说。在临床此类病机可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苔少,脉弱。2.2.2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肾之精气的盈亏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和机体盛衰。肾精不足在儿童则致发育不良或发育障碍,在成人可导致机体功能衰退。肾精亏虚则无以上濡脑窍,在颠簸、旋转等状态下脑髓失养而发病。在临床可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健忘,腰膝痠软,肢体痿软无力,舌黯苔薄,脉沉细弱。2.2.3痰浊内阻朱丹溪曾提出“无痰不做眩”之说。脾气失调,而致水液运化不利,聚湿生痰,痰阻中焦,中焦气机升降不利,遇到颠簸等外因引触,可使气机逆乱,痰浊上逆而发病。莫烽锋等[15]在中医体质类型与晕动病关系的现代临床试验也表明,痰湿体质较容易发生晕动病。此类病机临床可见眩晕,呕吐,胸闷,嗳气,苔白腻,脉弦滑。3晕动病干预方法研究3.1西医干预方法研究3.1.1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药可通过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降低蠕动的幅度和频率而缓解恶心、呕吐症状[17]。赵一等[18]通过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抗晕动病药效学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氢溴酸东莨菪碱可治疗晕动病,并且起效快速,药效持久。此外,其他抗胆碱药如阿托品、苯海索、山莨菪碱等均有一定的疗效[17]。3.1.3拟交感神经药物交感神经药有激动中枢系统的作用,从而抑制晕动病的发生,但由于其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较少使用,代表药有苯丙胺、麻黄碱、匹莫林等[19]。3.1.5促胃动力药物相关实验研究显示促胃动力药对于晕动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代表性药物是吗丁啉[22]。3.2中医干预方法3.2.1中药及方剂配伍应用根据晕动病的中医病机,可用与病症类型相对应的方剂口服治疗。气血两亏证,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归脾汤。肾精亏虚证,治宜补肾益精,方用大补元煎[25]。痰浊内阻证,治宜化痰清浊,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同时,现代研究显示,很多中药复方对晕动病有显著成效。宋宁等[26]在健脾安神法防治晕动病疗效观察中得出,健脾安神组方旅安汤可防治晕动病,证实了健脾安神,从心脾两方面入手防治晕动病疗效较好。方中党参、白术、山药、黄芪、茯苓补气健脾胃,使脾胃升降有常;浮小麦、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合欢皮、大枣养心安神而止晕吐;百合、女贞子滋养胃阴;生姜乃呕家圣药,是抗晕动病的有效药物,能温通胃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释放血管加压素,从而减轻晕动病胃电节律失常和恶心、呕吐等症状[27]。在晕动病发生时,生姜能使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据国内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生姜在晕动病防治中有效率>90%,药效维持>4h,是减轻晕动病的最为理想的天然药物之一[17]。王维皓等[29]通过人体实验证明姜通过P物质介导兴奋M、H1受体,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通过中枢及外周抗胆碱和抗组胺效应,从而实现抗晕动作用。此外,丹参具有较好的血管扩张作用,可以改善外周循环障碍,提高细胞耐低氧能力,缓解对交感神经的刺激,减轻头晕症状,也可以达到抗晕效果[17]。3.2.2按摩穴位疗法耳穴按压亦可防治晕动病。耳穴神门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作用,胃穴可镇吐止嗳气,枕穴可防治晕动病,三穴合用可加强防治作用[32]。穴位注射也可治疗晕动病。刘振辉[33]通过对20例晕动病患者穴位注射维生素B6注射液实验证明,双侧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6注射液可使晕动病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并无毒副作用。除了以上中西医治疗方法,还可以通过其他非药物治疗防治措施来避免晕动病的发生。有学者在对晕动病患者平衡功能关系探究实验中发现,晕动病患者前庭敏感性高且部分伴有前庭功能亢进,给予前庭刺激时较难维持平衡[34]。不仅如此,目前有研究调查显示,经过在3~4级海浪下连续20d的训练后晕船的发生率可下降40%~80%[35]。因此,加强机体的平衡训练,适应性训练都可以预防晕动病的发生。最后,注意心理状态的调整,规范饮食和作息习惯,对防治晕动病也可起到积极作用。[1]黄玲.晕动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J].新医学,1993,24(2):107.[2]王尔贵,薛龙增,张炳新,等.晕动病的病因及防治[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2,10(4):276-279.[3]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1-142.[4]梁桂香,李丽,杨春兰.晕动病108例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2003,17(1):95.[5]张雷,房晓,罗琳,等.湿热环境下晕动病发病率、预防训练及退化再适应的综合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12):26-31.[6]乐燕,潘竹林,包瀛春.心理因素与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反应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9):1042-1043.[7]李智,徐震雷.焦虑与晕动病的相关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3):165-168.[11]葛新宇,黄矛.晕动病发病时内分泌激素变化的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2):86-88.[12]徐桂仙.晕动病的遗传规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3,14(1):60.[14]刘燕池,雷顺群.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106.[15]莫烽锋,郑国银,吴良能,等.145名远洋航海人员中医体质类型与晕动病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4):390-394.[16]秦升.晕动病概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88-89.[17]钟桂香,严佳,贺全山.抗晕动病药物的研究进展[J].医学导报,2010,29(6):747-749.[18]赵一,胡晋红,朱全刚,等.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抗晕动病药效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3):299-301.[19]侯建萍,盖晓波.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05,26(4):371-373.[26]宋宁,梁薇,黄鑫,等.健脾安神法防治晕动病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2,35(1):18-19.[35]刘明航,郭俊生,蔡建明.某陆军部队海上抗晕船适应性锻炼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22(2):93-96.
本文标题:晕动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2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