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浅谈中学劳技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中学劳技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摘要】本文围绕着中学劳技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展开了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了“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多元评价”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词】劳动技术;创新教学;自主学习;多元评价;创新能力劳动技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通过劳动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此,笔者谈几点看法。1.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劳技创新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家长、老师、学生都普遍认为学科成绩才是升学考试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传统的劳技教学中,教学重在传授,以教代学,重知识、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使学生想学、会学、善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创设宽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否产生对劳技学习的兴趣,是能否主动参与劳技学习的关键。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教师组织好劳技教学的前提。劳技课既不能像文化课那样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也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而应该注重形式,激发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满足学生乐于参与、乐于研究、乐于探究的心理需求。例如,在《雕刻水仙球》的教学中,老师首先让学生观看雕刻水仙球的录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视觉,使学生知道水仙球经过雕刻,能塑造各种水仙盆景,然后根据录像,同学们自己设计雕刻方案,教师予以指导,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的雕刻作品令老师、家长赞叹不已,尤为可喜的是部分文化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劳技课的学习中显现出技高一筹,找回了自尊,尝试了成功。3.创设问题情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激发创新潜能。例如:在讲授《粉笔雕刻》这节课时,笔者花了好多时间,请教了美术老师,事先雕刻了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作品(如小动物、十二生肖等)。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粉笔雕刻,学生欣赏完毕后,他们会提出各种问题:“老师,小白兔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小猪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刻的?”等等。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笔者就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向学生交代清楚,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粉笔,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中小白兔造型。学生在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并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性,标新立异,追求成功。同样,在学生雕刻成小动物的上色问题上,也不能作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着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在讲评时,请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品尝到学习乐趣与成功喜悦,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多的成功,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4.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地广阔性,使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例如:笔者在七年级教材“风筝制作”一节课的教学中,从“提倡自主学习”出发,精心设计了“了解风筝”——“放飞风筝”——“制作风筝”——“设计新风筝”的四步的教学模式,收效良好。具体做法是:通过“了解风筝”,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借助“放飞风筝”,使学生回归自然,激发兴趣,同时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学会调节风筝重心及拉线角度等技术;动手“制作风筝”,使学生学会画线、折叠、定位,扎线、剪纸、粘贴等基本手工技能,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在“设计新风筝”的活动中,加强了科学、自然、美工等知识的整合运用,同学们的思维更加开放,设计出了各种更新颖、更先进、更科学的新型风筝。5.开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每一个同学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寻找课堂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空间。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小的思想火花,用意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等肢体语言,给予肯定。即使有些是错误的想法、回答,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创新的学习气氛充满整个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激励评价的方式有:口头表扬,作品展示,评选小能手等形式,激励学生活跃思维与创造欲望。例如:八年级(2)班的杨扬同学,平时上课表现一般,各种制作作品也不出众,但在学习“插花艺术”一课插花的构思创意中,他用一枝白色百合花和二枝红色的玫瑰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意境,老师就及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在以后几次插花竞赛中他都表现出了很新的创意,作品也很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注意学生评价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给以肯定和鼓励,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总之,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造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造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性学教活动,使课堂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出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促进者。
本文标题:浅谈中学劳技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2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