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人口老龄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冲击及相应对策
1浅谈人口老龄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冲击及相应对策摘要: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于2011年4月28日由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10年增加7390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龄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必将日益严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社会生产水平较低、经济尚不发达的背景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其必将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在总结分析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对策Abstract:ThesixthcensusofChinainApril28,2011bythe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announcedthatChina'stotalpopulationof1,339,700,000people,anincreaseof73.9million10.Inwhichthepopulationaged60andover177,648,705,accountingfor13.26%,thepopulationaged65andover118,831,709,accountingfor8.87%.Withtheagingofourpopulationdeepeningdegreeofagingontheimpactofsocialdevelopmentwillbecomeincreasinglyserious.Astheworld'slargestdevelopingcountry,isalsothecountrywiththelargestagingpopulationinthelowerlevelofsocialproduction,underdevelopedeconomyusheredinthecontextofanagingpopulation,itsboundtobring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Chinaprofoundchanges.Thisarticleattemptstosummarizeandanalyzetheresultshavebeenbasedonstudiesofpopulationagingonthenegativeimpact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responsetoChina'sagingpopulationonthenegativeimpact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put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Keywords:Agingofthepopulation;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2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此前媒体报道,人口学家担心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首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的年龄构成数据也成了是本次人口数据发布的看点之一,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和老龄化人口的比例。据公布,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①杜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N].中国新闻网,2011.4.28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按照国际的相关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这种人口老龄化将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制约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一)导致劳动力不足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新生儿比重不断减少,这将导致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国劳动力面临不足。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它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出现了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在一些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发生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期,现阶段我国并没有感受到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用工荒”,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因为市场缺乏技术人才以及劳动力要求自身待遇的提高。不过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缓解的话,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社会必然会面对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局面。(二)减缓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速度总的作用趋势是:老龄化程度越高,上升的速度越快,制约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大,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慢;反之,老龄化程度越低,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速度较慢,制约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小,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要快一些。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结构的变化必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通常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用工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会导致劳动力短缺,而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劳动力数量的多少及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外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早已发生劳动力短缺问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大量依赖外籍工人的移入来补齐,从而影响到经济健康发展。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基数大,生育年龄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仍十分丰富,4一段时期内,当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但国家应及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用工不足的挑战,这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我国产品的出口优势很大程度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如果我国失去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国外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劳动产品的需求会转移到其它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从而必然会减少中国的出口需求和引进外资。而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三)加剧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主要包括物质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三方面的内容。从物质供养方面来看,城市老年人大多有医疗保障金、退休养老金,所以以自我养老为主;农村老人由于社会保障不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从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主要由子女、老伴承担,老人和子女共同生活,便于家庭照顾、关心老人,也是老年人喜欢的日常生活方式,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养老保障冲击是巨大的。1.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养老保障需求养老保障需求的加大将使我国总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比例扩大,投资率、积累率下降,减慢经济发展速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老保障金增长速度较快,1979年全国共有离退休职工596万,1989年增加到2205万,十年增加了2.7倍,各种费用相应由32.5亿元增加到382.6亿元,增长10.8倍。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预计:2050年,我国退休职工将超过1亿,每年支付退休费用将高达18万亿人民币,是1993年的二十多倍。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医疗设施将增加,医疗费用也在增长。各国调查表明,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一般为成年人口的3-5倍。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均消费基金也随之提高。从1986年至1997年我国离退休人员年平均增长5.79%,而其保险福利费用年平均增长23.96%。2.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几十年过去了,第一、二代独生子女正进入婚育年龄,他们组成的家庭将接管社会,构成新的家庭生活模式,即“四二一”家庭模式,家庭成员为4个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也就5是说,1对夫妻要同时赡养4位老人,抚养1个孩子。然而,由于现代化生活、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子女精力十分有限,越来越感到照顾老人的负担沉重,加之工作压力大,如果老人生病或体弱需要照顾,再孝顺的儿女都难以尽孝,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受到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多元化养老①。三、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影响的对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既有机遇又挑战,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迎接挑战。应加快发展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的机制,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一)保持适当快速的经济增长适当快速的经济增长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前提。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由于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带来重大的影响,如产出、投资、储蓄、消费及税收等。这就要求我们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分配的平等、交换的供需平衡和消费结构、社会保障的模式等一系列环节和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调整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代价的大小则取决于调整时机的选择是否正确或者及时,正处在这种调整的有利时机②。保持适当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够给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无疑会将这种调整带来的阵痛降到最低。(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期间,由于非公有经济的成长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全要素生产率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的先例表明,单纯依赖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扩张,通过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尽管在一定时期由于这样或那样特有的原因表现出高速增长的绩效,但是,最终都被证明是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矿产等供给对于目前的高速经济增长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乏力。因此,通过正确的①祁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A].生产力研究,2010.7②范志超.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的思考[N]
本文标题:浅谈人口老龄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冲击及相应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