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普通心理学03(ye).
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中南大学叶湘虹E-mail:yexianghong@vip.sina.com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感觉•第四章知觉•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六章记忆•第七章思维•第八章语言第三章感觉sensation•你知道“感觉”是什么吗?–“跟着感觉走”–“我对你没感觉”–“感觉真没意思”感觉到底是什么?•一、感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的种类•(三)感觉的作用•←(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要点:–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物基础。–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彩。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6•(二)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感觉(二)感觉的种类(三)感觉的作用意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9•感觉剥夺实验装置•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中,被试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感觉剥夺实验•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如何测量感觉?•二、感觉的测量•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韦伯定律•2、心理物理定律•psychopyhsics(心理物理学)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敏度•感觉阈限:衡量感受性水平高低的客观标尺•关系:反比•种类:•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感觉性的变化•感觉的适应同一感受器----同一刺激•感觉的对比同一感受器----不同刺激•感觉的相关不同感觉之间•感觉的补偿某种感觉缺失•实践的影响职业活动或特殊训练•感觉适应•感觉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视觉的对此20•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几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继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感觉对比分类: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的融合•联觉•冷色与暖色23•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24•“暖色”的东西看上去显得大,有使视觉膨胀的作用;•“冷色”使视觉收缩;•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等宽,但因冷暖色的视觉效果,看上去并不等宽,其中白色最宽,蓝色最窄,后来调整宽度,使蓝色最宽,白色最窄,才使旗子看起来三色等宽。25补充:联觉的心理效应•淡蓝色可以引起凉爽的感觉,对高热患者有利;黄色可以刺激食欲;绿色对心理活动起缓和作用;玫瑰色能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补充资料:色彩功能•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但接触红色过多时,会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使易于疲劳者感到筋疲力尽。所以,在寝室或书房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红色。•橙色: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有助于钙的吸收,利于恢复和保持健康。此色适用于娱乐室、厨房等处,对寝室、书房则不宜。•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但金黄色的装饰却易造成不稳定和任意行为。所以在寝室与活动场所,最好避免使用金黄色的家具摆设。补充资料:色彩功能•绿色:有益消化,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自然的绿色对晕厥、疲劳与消极情绪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蓝色:能调节体内平衡,在寝室使用蓝色,可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蓝色的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静。•紫色: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有促进安静和爱情及关心他人的感觉。•靛蓝色:可调和肌肉,能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可减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该色不适于装饰,但若用于布料,可使人产生安全感。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absolutesensitivity):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sensorythresholds):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关系:反比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影响阈限大小的因素:•人的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受性都很高。30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成反比例。韦伯定律•代表人物: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时间:1834•公式:ΔI/I=K•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一个常数•对不同感觉来说,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韦伯定律•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适用范围:中等强度的刺激。•刺激过弱或过强,比值都会发生改变。•举例:对于100克重的物体,要增加3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改变。K=?34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视觉(亮度)1/60•动觉(重量)1/60•痛觉(皮肤灼痛)1/30•听觉(音调)1/10•触觉(皮肤压力)1/7•嗅觉(天然橡胶气味)1/4•味觉(盐咸味)1/32.心理物理定律:物理刺激的强度与感觉量之间的关系•对数定律(费希纳):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上升。P=KlgI•P:心理量;I:物理量;K:常数•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刺激。如某光线物理强度I=10,常数K=1,由此引起的感觉强度P为1;当刺激强度加倍,I=20,常数K=1,由此引起的感觉强度P为1.3。2.心理物理定律:物理刺激的强度与感觉量之间的关系•乘方定律(史蒂文斯):•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或者说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P=KInP是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几种主要的感觉•1、视觉•2、听觉•3、肤觉•4、味觉与嗅觉•5、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第二节视觉•视觉刺激•视觉的感受器•视觉信息的传导•视觉的中枢机制•视觉的感受野•特征觉察器•视觉的基本现象•视觉理论视觉•适宜刺激-------可见光(波长380-780nm)•生理机制-------盲点、中央窝、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视觉现象-------色调、明度与饱和度;浦肯野现象;明适应与暗适应;颜色视觉;色弱与色盲;视觉后象;闪光融合•光波:380--780nm•光波的三个物理特性:•振幅•波长•纯度•一.视觉刺激二.视觉生理机制•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一)眼球43视觉器官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棒体细胞(暗视觉)两种。二.视觉生理机制•网膜中央窝:锥体细胞——昼视器官•网膜边缘:棒体细胞——夜视器官•中央窝附近:盲点45眼睛的盲点为什么不觉有盲点?视网膜中央凹接近视神经处,是对光线最不敏感的视盘,视盘既无杆细胞,又无锥细胞,光线投射其上不能产生视觉。46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锥体细胞——明视觉(昼视)器官短粗,呈锥形,主要分布在网膜中央窝及附近,中央窝是对光最敏感的区域。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棒体细胞——夜视觉器官细长,呈棒状,主要分布在视网膜边缘及附近。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和轮廓。三.视觉的基本现象•(一)颜色的基本特性•(二)颜色混合•(三)色觉缺陷•(四)色觉理论•(五)视觉中的空间因素•(一)颜色的基本特性•A.明度(brightness)•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颜色的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B.色调(hue)•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物体表面来说,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选择性反射。•C.饱和度(saturation)•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三.视觉的基本现象•(二)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各种波长的光相加;颜料混合——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50(三)色觉缺陷•色弱和色盲(全色盲和局部色盲)•色盲由视网膜上缺少对颜色进行感应的锥体细胞而导致。•男性:6%色弱,2%色盲•女性:0.4%色弱,0.03%色盲•色盲不自知:经验补偿(三)色觉缺陷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局部色盲:有某些颜色经验,但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但能看黄蓝。•黄蓝色盲看不见黄和蓝,却能看红和绿色觉异常大多来源于遗传。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正常人眼中的色觉和色盲患者眼中的色觉•色盲检查图•1.视觉对比•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颜色对比: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2.边界突触与马赫带•3.视敏度•(四)视觉中的空间因素552.马赫带现象•明暗交界处使人感到明处更明,暗处更暗。•侧抑制作用较好地解释了马赫带:•所谓侧抑制是指某个神经兴奋后,会抑制其邻近神经活动。•可见,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即侧抑制的结果。•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大小来表示。•视角: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视角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及物体离眼睛的距离。•3.视敏度•(五)视觉的时间因素•适应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可分为•1.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2.后像•3.闪光融合•4.视觉掩蔽1.视觉适应•暗适应(darkadaptation)•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brightadaptation)•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暗适应时间较长,而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2.视觉后像•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仍暂留一段时间,叫感觉后象。•正后象:性质与原感觉的性质相同。•负后象:性质与原感觉的性质相反。•例:注视电灯一段时间后,关上灯,或者闭上眼睛,感觉如何?如果目不转睛盯着一盏白色荧光灯,然后把视线转向一堵白墙,如何?60•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
本文标题:普通心理学03(ye).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