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生物教育专业学号:103940009815姓名:张先东指导教师:耿宝荣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带来了大批农民离开农村和土地,成为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也随着农民工流动的日趋频繁而凸显,并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只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策问题。现行教育体制和政策上的缺陷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教育政策。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关概念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民工教育问题应该采取的基本策略。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基本策略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适应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9个发达城市,12000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的一次大规模调查中发现3—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孩子还只是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10%。另外,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另据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子女有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歧视感[1]。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处于社会边缘群体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各级政府必须群策群力,深化各方面的改革,从制度上整体把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2一、相关概念1、农民工子女对于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及其子女,人们给予了不同的称谓。目前,关于进城农民的称谓多达十余种: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流入人口、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外来务工经商人口、盲流、自发迁移人口、流迁人口、暂时迁移人口、农民工、民工等等。对于流动农民的子女,有的称之为“民工子女”,有的称之为“打工子弟”,还有的称之为“流动儿童”或“流动儿童少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将进城务工就业的子女称为“农民工子女”。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则统一称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本文所说的“农民工子女”特指那些在城市工作和居住但未取得城市户口的农民的子女。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全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律,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在2006年6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表决而通过,并于同年9月1日开始实施[2]。二、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农民工子女教育基本情况含山县县城现有中小学14所,幼儿园45所,民办非学历短期培训学校20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中小学6所,普通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教职工800多人,在校学生约23245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以上。据资料所示,本县农民工子女情况见表1所示。1、农民工子女在校条件从总体情况看,除县城区学校部分班级班额稍大外,其它学校都维持在安徽省规定的标准以内,目前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按照《安徽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定》规定的“严格控制班额,小学每个班级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的上限标准,全区小学现有169个班,计划可招收7605人,实际招收7486人,尚有119人的余额;初中有130个班,计划可招收6500人,实际招收6140人,还可招收360人。如果再加上即将开班的凤林学校初三、初四、新都中学小学部四、五年级,全区接纳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内的学生。数量还可进一步扩大。这主要得益于经技区管委领导对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连续几年对教育进行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使进城农民工子女能够就近入学,享受减免费各项政策。来自内蒙的刘小平说“原来村里的小学是平房,教室里是土地,一扫地满屋子都是灰尘,呛得人直咳嗽。特别是冬天教室里没炉子,冻得手都写不出字来,现在的教室明亮,冬天有暖气,就连操场也是软软3的,没有泥巴……”。从河北来的小朋友的家长在和笔者交谈时说:“我在县里经营饭店3年多,孩子能就近上学,还免收借读费,这让我们家长很满意。”表1含山县县城农民工子女基本情况统计表【5】家庭状况每个家庭的孩子数1个孩子2个孩子2个以上随父母进城的54%43%3%92%来到居住地时间5年以下5-10年11-20年20%59%21%居住本街道时间5年以下5-10年11-20年33%63%4%从事现在工作时间5年以下5-10年11-20年56%28%16%家庭今后去向回老家不回去到时再说11%43%46%孩子今后去向回老家不回去到时再说8%41%51%经济状况月收入情况1000元以下1000-20002000-30003000-500014%36%33%17%孩子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占1/20占1/10占1/5占1/4以下5%20%50%25%2、农民工子女学习状况目前县城各学校通行的做法是,农民工子女进入学校,除小学1-2年级外,对3年级以上的农民工子女一般都要组织进行入学前的摸底测试。大多数学校主要抽测数学、英语2门学科,以便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分配到相应的年级和班级。从调查的情况看,由于各地教法、教材、学制不一致,并且随家长四处流动,农民工子女学习基础大都较差,有51%的学生需要降低1-3个年级安排,超学龄现象比较普遍。同年级学生年龄的最大差距甚至达到了3岁。笔者曾遇到过兄弟俩、姊妹三同在一个班级或年级读书。据部分班主任介绍,在所有学科中,进校的农民工子女的最大障碍是英语科目,特别是跨省落后地区过来的,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安徽省内过来的农民工子女所学内容由于与经技区相同,降级的人数比较少。并且随着入学年龄的增加,学习差距也相应拉大,特别是到了初二以后插班进来的,学起来相当吃力,无论如何努力也很难与当地一般学生赶平。由于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迫使教师必须放慢教学的节奏,既要给他们补习以前的的内容,还要顾及进度,其难度可想而知。与中心区好的学校比,同样的教学内容,各学科教学进度平均一学期下来要延后2个多周。尽管这样,教4师们仍然尽心尽力地指导他们,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学习热情高,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以农民工子女集中的西苑学校为例,含山县教研中心一位教研员在听了一堂教师的公开课后,感慨地评价说:“虽然稚嫩的脸上,还有些灰尘,但举手回答问题却很踊跃,非常自信。”2009年,该校共有104名学生参加中考,有26名考上重点高中,其中外来子女就有8名,占上线总数的31%。3、农民工子女家长基本情况由于来自农村,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被调查对象的9.1%,初中文化程度占72%,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2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8%。他们的劳动技能一般不高,71%的农民工没有技术等级证书,21.2%的只有初级技能等级证书,6.8%的人具有中级等级证书,无人获得过高级技能证书。因受本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子女的学习上几乎无能为力。一位家长曾对笔者说:“我和孩子他妈初中没毕业,学的那点东西这么多年早就还给老师了,在孩子的学习上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希望学校老师严格要求孩子。”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且基本是城市本地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重的工作(见表2)。一部分为个体商贩,如开饭店、卖水果、批发服装、理发、收废品、卖菜、摆摊、装修等各种生意;一部分在单位打工,如饭店服务员、外卖员、保洁员、保姆、建筑工、船员、快递员、驾驶员以及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上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固定职业或没有工作的。因忙于生计,加上职业性质和特点,他们往往没有双休日和上下班时间不固定,根本没有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从而把孩子完全推给了学校。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样告诉笔者:“爸爸妈妈经常回来很晚,我们第二天上学去的时候,他们还没有起床。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他们也很少问及我们姐弟俩的学习情况”。从事脏苦累的工作、社会地位低、易受歧视、劳动时间过长、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这样一些职业特点,极易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3]表2含山县农民工子女家长职业情况调查表【5】职业分类数量百分比备注个体经营20534.9%多为夫妻同行捡拾废品274.6%打零工16828.6%装修工7412.6%其他11419.4%4、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环境调查中发现,由于家中环境狭小,多数农民工没有为孩子准备专用书桌、台灯,书房更是一种奢侈。在狭小的房间里,孩子们只能趴在凳子上、饭桌上或炕上,听着大人的絮叨或看着电视做作业。访谈中得知,有部分住在学校附近的农民工子女,一般都喜欢呆在学校做完作业后再回家。家5庭学习条件差,使一些农民工子女很难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习惯,因而写作业马虎,有的甚至借口不做家庭作业,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图1)。据受访的部分校长介绍,因为家庭经济紧张,农民工子女双休日或节假日基本不参加课外兴趣特长班、外出参观等活动,家长也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城市孩子参加非常普遍的唱歌、绘画、舞蹈、演奏等课外辅导班这样一些活动,农民工子女力不从心。由于县内校外活动场馆和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少,档次低,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孩子周末和放假可去的地方很少。通过调查发现,星期天在家里除了帮忙做家务外,20%的学生表示主要以看课外书打发时间,还有60%的学生则选择看电视、听收音机来消磨时光,只有20%的学生能够上网,一般到附近的网吧上网,多以打游戏为主。三、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缺失的原因我国的教育体制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府在与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的户籍管理、财政制度、法律规章、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等政府行为与政策之间缺乏有效配合,甚至相互抵触。制度上的缺陷直接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4]。1、制度的缺陷(1)户籍制度的阻碍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缺位的最基本的一个原因。虽然户籍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的作用,但实际上也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随着统一、开放、竞争的全国市场的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义务教育资源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但使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制约了教育资源的流动。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只要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没有改变,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不足根据目前的((外来人口管理条例》,公安部门只要求对16一48周岁的外来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而没有
本文标题: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