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浅谈心率在学校游泳队日常训练中的运用
12浅谈心率在学校游泳队日常训练中的运用刘彦武韩山师范学院摘要: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和能量消耗、心血管系统负荷或应激的关系是已知的,具有可预测性。因此,心率可以被用在观察性研究中评价和比较不同身体活动的强度,衡量心血管系统最大负荷,以及达到不同训练效果的阈值。在干预性研究中,心率可以用来评价、监测和调整预定的训练强度,以确保训练的效果。目前,适用于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生理、生化指标涉及内分泌、免疫、氧转运及利用、骨骼肌及组织损伤、物质能量代谢及代谢调节能力、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评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越来越高。但这些评定方法的操作难度高,科学仪器投入大,对于广大的业余游泳队训练并不适合,相比之下心率对身体机能的监测要简单得多,心率在游泳训练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综合比较法等,对心率的监测和控制在游泳训练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指出游泳训练中运用心率这一简易监测指标进行负荷量度、负荷强度的安排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关键词:心率监控实验研究游泳训练运用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韩山师范学院游泳队成员12名,其中男女运动员各6名。1.2研究方法1.2.1文献研究法查阅近期有关心率及游泳训练方法的资料20篇1.2.2实验研究法对12名运动员分别进行前测,根据前测的成绩采用统计分类法将运动员分成两组进行训练,从而使两组成员的平均成绩呈最小差距,从分组情况看两组平均成绩相差小于0.1秒,实验组采用心率监控进行训练,对照组不采用心率监控进行训练,10周后进行后测,得出后测成绩并进行分析研究。2实验过程及结果2.1实验的具体过程3一般训练课上,课前对实验组进行安静心率测量并记录数值,完成第一环节(热身)后第二次测量,可以初步了解运动员的即时状态,进行有氧训练、耐乳酸训练和短程冲刺训练的每一组都相应地进行心率测验并记录,通过心率的高低,可以了解到运动员是否对运动强度适应情况,如果心率过高,应考虑是否运动强度太大使运动员产生不适应,因而可以相应的降低运动强度,使运动员强度和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相适应;如果心率太低,则可能运动员已适应此运动强度或此运动强度明显低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能使运动员产生良好的生物效应,所以可以相应的增加运动强度,通过上述两种不同心率的控制,从而使运动强度和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相适应,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每周对运动员进行2次基础心率测验并记录,用以了解运动员近几天对每节游泳训练课的总体反应,从而获得调整训练内容的现实依据。而对照组的训练课以课堂任务为主线,按照训练课的内容安排进行训练,根据教练员的经验进行运动强度调控。2.2在游泳训练中未采用心率监控对小组成员训练前后成绩的影响表1对照组成员接受训练前后成绩队员性别50米自由泳(s)200米混合泳(s)前测后测提高前测后测提高朱**男32.531.01.52:45.82:43.52.3李**男31.029.81.22:43.22:41.22.0刘**男29.528.70.82:41.02:39.51.5冯**女35.533.61.93:06.53:04.32.2王**女34.033.01.03:03.53:01.32.2詹**女33.532.21.33:01.12:59.31.8平均提高时间1.3s2.0s由表1可见,控制组成员经过10周的训练,50米自由泳和200米混合泳成绩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50米自由泳平均提高了1.3s,200米混合泳平均提高了2s。2.3在游泳训练中采用了心率监测对小组成员训练前后成绩的影响表2实验组成员接受训练前后成绩队员性别50米自由泳(s)200米混合泳(s)4前测后测提高前测后测提高张**男32.330.12.22:46.72:42.83.9谢**男31.229.22.02:43.52:40.53.0叶**男29.828.51.32:40.52:37.23.3陈**女35.333.51.83:06.43:03.23.2李**女33.832.01.83:04.43:01.43.0周**女33.531.71.83:00.62:57.82.8平均提高时间2.0s3.2s从表2可以看到,实验组成员在接收了10周的心率监控训练后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50米自由泳和200米混合泳分别平均提高了2s和3.2s。3结果与分析经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结果可知,50米自由泳P=0.0230.05,具有显著性差异;200混合泳米P=0.00010.05,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提高有较大差距,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具有显著性的效果。其中主要有着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使运用心率控制的实验组通过心率的控制训练,能较大程度的使运动强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从而提高了游泳训练的生物反应效果,其次是心率测验使得参加训练的学生的即时状态为教练员所了解,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的现时状态对训练内容及时作出调整,有效地预防了过度疲劳,也减少了运动员偷懒现象的出现。所以,在游泳训练中采用心率监控比普通的以课堂任务为主线的训练方式更能够取得训练成果。4造成心率指标监控不准确的因素4.1心率的日间变异心率的日间变异早在1949年就被人所关注,有不少人对此专门做了实验,采用不同的运动负荷进行多次测试,从他们的实验可以看出,尽管重测信度是高的,但日间变异是存在的。甚至在控制良好的条件下,当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测试时2次/分-4次/分心率差异是可能的。因此,为了最小化心率的日间变异,在制定训练方案时经常使用心率区间而不时单一的心率点。54.2心血管漂移由低到中等强度运动的最初的一段时间,搏出量逐渐减少而同时心率增加,这种现象称之为心血管漂移。由研究发现,当未补液时心率增加10%,而补液时心率只增加5%。在另外的一些研究中发现,心率会随着中枢体温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运动中心率出于特定的区间时,应考虑心血管漂移的存在。4.3脱水状态在脱水状态下运动,中枢体温不高的情况下,心率能够增加7.5%,心率的增加与脱水水平呈正相关。这意味着,机体脱水越严重,用心率监测运动强度越不可靠。4.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心率也有较大影响,从而干扰以心率推测摄氧量。较高或较低的环境温度均会对急性运动的强度评价产生影响。在热环境下运动,机体的散热并不能抵消大量的热量产生,使中枢温度升高,因此心率在相同运动强度下较在常温下高,其差值可达10次/分,从而过高评价运动强度。在低温环境下运动,其心率变化使在热平衡时相似的。然而,同时摄氧量相对的高的,这使得心率指标会低估运动强度。4.5高海拔运动的氧耗在高原与平原是相似的。然而,高原上的氧分压可降低至海平面的30%,为了弥补血液单位体积下的氧含量的下降,更多的血液流入运动肌。这就使得无论在高海拔地区做低中强度或高强度运动,心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所以高海拔也是影响心率的一个因素。5小结心率作为一个评定运动训练的重要指标,它在运动训练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竞技运动的医疗后勤保障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高科技的医学仪器来指导运动训练已成为现实,但对于广大的学校运动队来说,利用医学仪器来指导运动训练仍不太现实,医学仪器及实验室等的投入超过了一般学校的承受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去研究这个实用,操作简便的生理指标,让它为运动训练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上文的实验显示,游泳中采用心率监控运动强度对广大学校和业余运动队有着良好的效果,这也让我们更加相信心率这一简易的生理指标有着强大的生命力。6参考文献:[1]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39[2]王静妍.负荷强度对游泳专项技能和体能恢复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15[3]陆一帆.方子龙.张亚东.游泳运动训练生理生化及运动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9[4]程燕.许琦.游泳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及方法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0[5]黄光民.训练后的恢复手段[J].《游泳杂志》,2000,第二期[6]余军标.赵新.红光.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与主观疲劳感相结合在游泳训练中的监控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189[7]胡奇.浅谈运动性疲劳与恢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90[8]郑闽生.游泳训练与心率指标的局限性[J].《游泳》2000年第3期[9]金玲.班娜心率指标在业余游泳训练中的应用[J].《游泳季刊》,2009年,第1期
本文标题:浅谈心率在学校游泳队日常训练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5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