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浅谈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专业班级国际贸易姓名盛丹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唐军荣所属助学单位年月日3摘要国际保理业务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国际贸易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各国出口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晚,发展较缓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和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本文在阐述完国际保理发展状况后,提出了我国发展此业务主要问题和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国际保理,现状,发展,对策1目录前言-----------------------------------------------------------------------------------------------------------------------------21国际保理业务概况-----------------------------------------------------------31.1国际保理的定义----------------------------------------------------------31.2国际保理的业务流程------------------------------------------------------41.3国际保理与传统相比较的优势----------------------------------------------42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42.1全球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52.2我国国际保理的现状------------------------------------------------------53我国发展国际保理所遇到的问题-----------------------------------------------53.1信用交易在我国尚未普遍建立,出口企业忽视对保理业务的应用----------------53.2我国目前还缺乏实力雄厚、富有国际经验的保理机构--------------------------53.3我国保理业务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其业务规模的扩展----------53.4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64我国发展国际保理的对策和建议-----------------------------------------------64.1加大对国际保理业务的推广力度--------------------------------------------64.2发展专业保理公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64.3升级保利业务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64.4建立完善的企业征信系统与法律体系----------------------------------------7致谢------------------------------------------------------------------------8参考文献--------------------------------------------------------------------92前言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以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在全球迅猛发展并获得了广泛应用。国际保理业务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国际贸易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各国出口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在我国,国际担保业务是一项在最近几年才为人所知的新业务,不仅起步晚,发展较缓慢,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是贸易大国,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活动将继续增长,我国应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拓宽我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竞争。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保理这一结算方式以来,业务规模虽有所增长,但其发展比较缓慢,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与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行虽然只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与我国第三大贸易大国的地位仍有明显差距,因此我国保理业务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为拓展海内外市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将逐渐减少信用证结算,而大量使用费信用证结算,保理业务在我国加速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本文对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发展我国国际保理有利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发展此业务有所帮助。31国际保理业务概况1.1国际保理的定义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托收和信用证之间的、兼具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双重功能的货款收付方式。迄今为止,国际商业界和金融界对国际保理的定义尚未统一。根据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保理公约》对保理的定义,保理是指卖方、供应商、出口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给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以下全部或部分服务: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调查进出口商的资信状况、回收应收账款、为卖方提供信用担保。1.2国际保理业务的具体运作步骤出口商进口商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具体运作步骤:1591011862347111241、出口商寻找有合作前途的进口商2、出口商向出口保理商提出叙做保理的需求并要求为进口商核准信用额度3、出口保理商要求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进行信用评估4、如进口商信用良好,进口保理商将为其核准信用额度5、如果进口商同意购买出口商的商品或服务,出口商开始供货,并将附有转让条款的发票寄送进口商6、出口商将发票副本交出口保理商7、出口保理商通知进口保理商有关发票详情8、如出口商有融资需求,出口保理商付给出口商不超过发票金额的80%的融资款9、进口保理商于发票到期日前若干天开始向进口商催收10、进口商于发票到期日向进口保理商付款11、进口保理商将款项付出口保理商12、如果进口商在发票到期日90天后仍未付款,进口保理商做担保付款13、出口保理商扣除融资本息(如有)及费用,将余额付出口商1.3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保理业务的核心优势在于它对贸易双方具有保证作用与融资作用。即对出口商可以保证进口方最终付款并且在付款前给予贴现融资;对进口商可以保证货物质量并给予延期付款的贸易融资。与传统结算方式相比,它主要有如下特点与优势:1.3.1对出口商而言。第一、有贸易融资作用。在保理业务中,出口方装运货物后就可以获得80%的预付款融资和100%贴现融资,从而迅速收回货款,始终保持充实的流动资本以供不断订货。第二、坏账担保与信用风险控制。出口商叙做保理后可以将自己的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地一次性卖给出口保理商,这样可将大部分出口相关的风险如信用、货币、利率等都转移给保理商。第三、改善付款条件,提高出口竞争力。保理业务对进口商是一种赊销贸易,可以向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O/A(OpenAccount,赊销)、D/A(DocumentsagainstAcceptance,承兑交单)付款条件,以拓展海外市场。第四、实现高效应收账款管理。出口商可以借助保理商了解客户的资信及销售状况,并将应收账款跨国管理、催收等复杂职能外包给保理商,大大节省自身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成本。1.3.2.对进口商而言。首先,可以获得融资便利。由于赊销方式下出口方为进口方提供了1—3个月的融资,因此进口商可以于转售货物后再付款,扩大了其现有支付能力下的购买力。其次,可得到对进口商品的质量担保。相对D/A方式的远期承兑,进口商无须在尚未取得货权的前提下即作出商业承兑,相反在卖方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不符合合同条款时,进口商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议并要求索偿。第三、可以节省费用和简化手续。叙做保理是基于信用销售,因此可以避免信用证项下较高的开证费用和百分之百的保证金,减少资金积压,降低进口成本。2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2.1全球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520世纪60年代以来,保理业务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根据由FCI公司统计,保理总收入已达到10165.00亿欧元美元(等于13011.0亿美元)。在保理类型长期来看,国内保理收入已达到9300.0亿美元,欧盟,国际保理为86.5亿美元。保理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在过去数年,全球收入增长了83%,高于1999年。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保理市场,欧盟市场是最成熟的一个,是在2005年共同市场总额的71%。美国和日本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的市场,美国占据9%的市场份额,日本占据7%。如果我们从货保范围看,保理服务的对象已扩大到普通消费品的资本货物,包括厂房,设备和机械。在服务方式方面,在服务方法方面,保理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广泛进入修改IT技术和应用资讯科技。目前,FCI和IFG是有巨大影响的主要全球性组织,有290名成员分布在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些成员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跨国公司和金融部门的保理公司。2.2我国保理业务的现状我国国际保理的时间较迟,发展较慢。从一开始,出口企业由L/C方式解决汇款。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出口企业日益认识到保理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1988年,中国银行首先开发国际保理。截至目前,已有12家银行成为FCI公司的成员,其中包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一家外国银行。此外,专业的国际保理公司在天津建立了属于IFG的成员,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尽管国际保理业务大幅增长,而与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额与整个世界的保额相比,国际保理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潜力很大。FCI公司计算,2005年,我们的保理业务量为58.30亿欧元,但到国内保理是41.5亿,国际保理仅有16.8亿。3我国发展保理业务的主要问题3.1信用交易在我国尚未普遍建立,出口企业忽视对保理业务的应用。长期以来,由于受汇款、信用证等传统结算模式的限制,我国出口企业还不能适应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保理业务,这首先从交易观念上阻碍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出口贸易中仍有大量的纺织品、服装、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商品主观检测性强,容易引发合同纠纷。而在保理业务中当买卖双方对产品有争议或者买方挑剔产品质量时,保理商通常不承担付款责任,这使得部分企业认为保理业务对卖方利益保护不够,进而影响了我国保理业务的交易量。3.2我国目前还缺乏实力雄厚、富有国际经验的保理机构。由于业务规模小,人员素质低,国内银行大多仍满足于以往的传统服务方式,造成对新业务的了解与接受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大多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其在国外代理行较少,且分布不均,叙做保理时难以很好地对国外客户进行资信调查与信誉评估,在买断出口商账款的情况下面临很大的风险。3.3我国保理业务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其业务规模的扩展。6与国外相比,首先是在保理模式上,我国主要采用单保理形式,不同于国际上通行的双保理做法。这就不能充分发挥国际保理业务中的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等综合服务的优势;其次,在保理业务内容上,我国多为到期保理,当进口商到期未能付款时,保理商在到期后第90天才无条件支付给出口商,这就有悖于国际上通行的融资保理做法;最后,在保理业务范围上,我国基本限于出口保理业务,保理空间狭窄,不如欧美保理商视进口保理与出口保理互为统一体来共同发展。3.4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我国早在1992年就开展了国际保理业务,也已经加入了FCI并接受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
本文标题:浅谈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5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