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重庆调查“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2016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1卷首语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很有必要且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可以进一步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而文化继承与发扬作为一项永恒的话题,一直都是社会实践的热门项目。同时,作为来自生长于巴渝文化地区的学生,深入地了解和感知巴渝文化原本就应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越文化的精髓,还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地了解越地今天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将来进一步深造或工作都将起到前瞻性的作用。另外,我们作为越文化的传承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年龄和文化优势,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为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2目录卷首语..............................................................................1目录...................................................................................2一、背景介绍.................................................................3二、团队介绍...................................................................4三、活动内容及主要形式............................................5四、调查目的及实践意义............................................6五、可行性分析及团队特色.......................................7六、活动安排...................................................................9七、经费预算.................................................................11八、注意事项.................................................................12九、附录..........................................................................14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3一、背景介绍(一)选题背景巴渝之地,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巴渝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越地人民勤劳致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更加意识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为巴渝文化注入一股又一股新生力量。作为长的越华夏儿女,我们当然更加应该好好了解和学习巴渝文化,为发扬巴渝文化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二)活动背景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口号,广泛组织动员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追寻中国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校团委决定,今年继续开展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以“社会使命,实践成长”的指导思想为依托,为体现当代大学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响应党的号召,同时充分展现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底蕴,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越文化,围绕“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调查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4二、团队介绍赴重庆调查“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由来自机械学院的6名测控专业学生组成指导老师:胡涛(机械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队长:黄琰琰(华科机械14级)队员:蒋恒凯(华科机械14级)李睿(华科机械14级)熊嘉伟(华科机械14级)詹斌鹏(华科机械14级)孙振文(华科机械14级)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5三、活动内容及主要形式(一)调查内容巴渝文化的研究,以巴渝之俗、巴渝之艺、巴渝之学这三项为重点。三方面颇能显示巴渝文化的特质,其内涵丰富,如加以系统的整理与总结,有助于全面了解巴渝文化的整体风貌,并把握其内在精神。因此调查的内容将主要分为巴渝民俗、巴渝艺术、巴渝学术三大块。主要形式是通过游览名胜古迹、名人故里、纪念馆、博物馆等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开展对巴渝百姓的走访,以倾听者者的身份来客观真切地感受巴渝文化的魅力。另外,将通过游览风景名胜来领略巴渝风情,感受生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巴渝儿女的山水灵气。(二)调查方式(1)走访重庆渝北区的居民,通过他们的直观认知与感受,了解巴渝文化对于生活在巴渝地区的人民的深远影响,并分发调查问卷;(2)参观名胜古迹、名人古迹、纪念馆、博物馆,获取第一手资料,提供分析数据;(3)游览风景名胜,直观感受巴渝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于越地人民思想状态、精神风貌养成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其对巴渝文化产生与发展的潜在影响。(三)调查方法1、口头交流:我们将针对某些需要细致了解的内容,比方说越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与当地的老人进行交流;在对一些展览性单位进行参观时,与解说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全面深入了解巴渝文化的目的。2、问卷调查:根据前期准备和了解的有关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情况,我们设计了针对居住在重庆渝北区一带的居民的问卷,对其进行口头或书面的问卷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符合我们对后期分析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以方便后期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3、资料搜集方法:(1)通过各地图书馆和博物馆参观,搜集相关的文献档案;(2)通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座谈,记录谈话内容,后期整理;(3)通过对相关古迹和名人故居、文化景点的拍摄,收集影像图片资料;(4)通过对问卷调查最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搜集过程中应注意主次分明的原则。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6四、调查目的及实践意义(一)通过对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调查与了解,加深我们对华夏文化的认知程度,做更好的巴渝文化传承者和宣传者;(二)通过对从古至今巴渝文化的不同特点的比较和巴渝地区人民精神气质、思想性格的变化的调查与了解,从纵向和横向不同角度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巴渝文化的发展;(三)通过对巴渝地区经济文化等现状的了解,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提前打好预防针,为我们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四)通过整个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社会实践这样一个活动中,每个人都是为团队服务的。接触真实的社会,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这些对我们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7五、可行性分析及团队特色(一)可行性分析1、关于主题本次实践的主题是“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而这正是我们这些不了解巴渝文化但有求知欲的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将以巴渝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者的角色,凭借我们最大的能力深入了解巴渝文化,把握巴渝文化的精髓,感知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巴渝文化。2、关于地点:本次社会实践将以直辖市重庆为中心,辐向一些重庆周边地区。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距今两万年至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重庆铜梁区)。夏商时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区催生了早期的巴国文明。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枳(今重庆涪陵区)、江州(今重庆渝中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鸟瞰重庆鸟瞰重庆(16张)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由江州入蜀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由江州入蜀平定益州。三国时期,蜀汉李严在江州筑大城。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蜀。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隋炀帝大业初年,州废,复为巴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唐玄宗天宝初改南平郡,唐肃宗乾元初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剑南道辖地。宋代时,属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合川钓鱼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8合川钓鱼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张)宋朝末期,蒙古军队大举南侵,先后攻陷阆中、德阳、资中、遂宁等多个四川重镇。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夏,四川成都已危在旦夕,10月,蒙军为堵截从重庆救援四川成都的援军,在重庆合川打响钓鱼城之战(或称钓鱼城保卫战)。在战斗中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蒙哥(元宪宗)被流弹击中身亡,此后欧亚各战场蒙古众王回师争夺汗位,使得宋王朝延续20年,甚至改变了欧亚战场的格局。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蒙军攻破四川,宋军退守重庆,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为防御之需,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庆被蒙古军队攻破,入城时蒙军遭到激烈抵抗,后蒙军在重庆大肆屠杀。而合川钓鱼城直到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才被占领。[3]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四川南道宣慰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顺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平夏,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
本文标题:暑期社会实践策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6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