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杞县八大景古杞八大景之一:辰楼春霁(作者无从查知)天影垂春霁,楼高敞抚辰,一窗星斗灿,四境物华新,雨歇膏全润,烟开树渐匀,闲来此凭眺,乐意共吾民。辰楼春霁八大景之首就是辰楼春霁。辰楼,就是“抚辰楼”,就是现在的县政府大门。抚辰楼建于元朝时候,杞县的知县孙柟栋以五万缗楮币购买县民史某‘岑楼’一座,五万缗楮币在元朝时候,“缗”就是穿铜钱的绳,古代时候钱的单位有一串、一贯、一吊,五万缗也就是五万串。当时孙知县买回来“岑楼”,当时不叫抚辰楼。在楼上高悬两个字“齐政”,叫“齐政楼”,就是齐心协力的“奇”,政权的“政”。到了明朝杞县的知县朱尚文加以扩修,又将“钟”和“鼓”置在楼之上,又叫钟鼓楼。杞县的文人墨客在春天雨过天晴登上这座楼,吟诗作对,把酒当月,举目欣赏四周的景色。抚辰楼,“抚”是抚摸的意思,“辰”是星辰。就是登上这座楼用手就可以抚摸到天上的星辰,形容这座楼极高,在现在看来抚辰楼看上去并不算高,因为周围的楼房比它还高,但是在古代周围的参照物都是低矮破旧的茅草屋,所以抚辰楼显得高大雄伟了,抚辰楼楼顶是宫殿形式,砖瓦木质结构,飞檐枓栱,四角挂铃,歇山明柱,拱门座中,门楣上方刻着“杞县人民政府”六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杞县第二任县长曲书城亲笔书写,在在七十年代楼上高悬着四个字:“杞人胜天”。有一个寓言说是“杞人忧天”,好像是贬义词,但是有一个积极的因素,是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咱们杞县也出了很有名的知县,唐朝的张巡张县令,带着全县来百姓守城,曾经有“草船借箭”的故事,后来时候明清时候一个作家罗贯中,写的一本书《三国演义》,他把发生在杞县的“草人借箭”的故事改编了,改成“草船借箭”,写在诸葛亮身上了,于是“草船借箭”借鉴大家都知道熟悉,“草人借箭”知道的不多。这是“草人借箭”和“草船借箭”的产生。米芾米大人是咱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还有苏东坡在杞县曾经挥毫泼墨。现在开封铁塔公园造壁上刻着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塔”,这五个字就是米芾写的,曾经做过杞县的县令。再往前说,雍丘曹植,曹丕杀曹植,曹植七步走诗,有人说曹植是才高八斗,才高八斗就起源于杞县。东晋时候有一个才人叫谢灵运,太康人,说天下的才华有一石,这个“石”就是石头的石,还念dan,古代的重量单位,这一石等于十斗。谢灵运说,天下的才华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天下人共占一斗,我占一斗。就是曹植独占八斗。就是“才高八斗”的来历。所以知识渊博丰富为才高八斗,才华横溢。七步村在古时候属于杞县,现在属于通许县。所以我们杞县文化厚重,资源丰富。再说我们这个抚辰楼,是我们县城的标志,衙门标志性建筑,政权的象征,坐落在我们杞县城的中心。如果说,某地离杞县城有多远,就是从抚辰楼说起,从县衙门说起。就像开封的鼓楼一样,离开封有多远,就是从鼓楼说起。所以它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在明朝清朝的时候,杞县的文人叫侯子灿,他作了五言绝句称赞抚辰楼高大雄伟,诗中写道:“晴空望不极,楼阁近三辰。野水一湾碧,春风万象新”。这是咱杞县的诗人称赞抚辰楼的歌。另外还有一个七言律诗:春分三月埋春晖;百尺楼台近翠微,春风一动满春晖。赞美抚辰楼百尺楼台近三层,在楼上一伸手就能抚摸到天上的星辰,形容这个楼高大雄伟。抚辰楼我们杞县唯一雅室,名流经常登上赏景,吟诗作对,特别是春天雨雪过后天气转晴,万象更新。这一景被列为杞县八大景之首,起名:辰楼春霁。在十四景里头是杞县钟声。古杞八大景之二:西岗挺翠(作者无从查知)翠霭连天起,西岗列古松,霜皮溜雨黑,黛影人天浓,挺作高城荫,居然秀气钟,莫言塿培上,不似大夫封。西岗挺翠第二个景是西岗挺翠,在十四景里头叫富岗鹤唳。说的就是高高山,县城西边的高高山,现在已经成为平地了,成为工厂、居民住宅了。但是在明清时候,这个高高山,高数仞,方圆数百亩,在宋朝时候叫谷林山,在明朝时候叫新高山,后来还叫高高山,现在就叫高高山,这个高高山上树木葱郁,野花遍地,鸟兽栖息,小桥流水,“明月林间照,清泉石上流”,景色优美。特别是夏季,杞县的文人经常到这个高高山上赏景,吟诗作对。后来明朝有一个人叫张廷恩,是杞县葛岗张庄人,这个张廷恩在杞县大饥荒的时候,拿出家里的粮食十万石救济灾民,他是个大户家,所以明朝皇帝封了官职和奖赏,又遇到灾荒他又拿出二十万旦救济灾民,明皇帝又加封他,封他为河南宣慰兵马指挥使,在现在就是军区师令员,他在后花园里又修了一座孟姜女庙,现在葛岗张庄村还有孟姜女庙。这个人威信很高,情系桑梓,抚恤百姓。他有钱有势,看到县西的高高山风景优美,是一块风水宝地,就出钱买下了高高山,在高高山上建住宅造墓穴,美丽的景观遭到人为的破坏,在五十年代我们国家政府又在高高山上修粮油加工厂。据老年人传说,建粮油加工厂的时候还有一段传说,当时我们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当时叫省府主席,中共中委现在称为中央委员,吴芝圃是省府主席,现在是省委书记,省会在开封。省委打算在一个地方建一个粮油加工厂,省委里的同志就提出来工厂建在某市某县,看怎么样?吴芝圃也热爱家乡,情系桑梓。他没有点头,省委的同志很聪明看到领导的意图,说杞县的高高山地势好不怕水淹,吴芝圃就说可以。这个时候粮油加工厂就建在杞县高高山了为杞县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挖地基的时候无意中挖到了张廷恩的墓穴,听老年人说挖出来以后他的尸首还没有化,明朝时候埋的,等于说是风水宝地,后来把他尸首葬在葛岗镇东营所这个地,埋这里了。高高山在明清时代是我们杞县美好的去处,风景优美,但是现在已经变为平地了,这一景已经不存在了,地理的变化有的景现在还能看到,抚辰楼现在还能看到,有的景看不到了,像西岗挺翠高高山这一景就看不到了。古杞八大景之三:河桥官柳(作者无从查知)最是河桥柳,千株共一溪,东风吹不尽,一夜绿初齐,叶密藏鸟早,枝垂系马低,双柑携斗酒,正好听黄鹂。河桥官柳第四景叫河桥官柳。这一景是县城东关护城河上有一座桥蓝砖砌成了单孔大桥,南边是黑龙潭,北边是金水滩,一桥连着两潭。“官柳”就是管道上的柳树,管道就是杞县到裴村店乡的公路,在明清时候这是一个古驿道,从开封城到归德府,归德就是商丘,有打马扬鞭的差官传递公文,从管道上驰过,再一个管道上有升迁做官的,有做生意发财的,有哦春风得意的,但是也有失落的,也有离乡背井的,也有乞讨的乞丐,文人墨客也经常在桥边柳下进行赏景赋诗。这一条古驿道上演绎出了多少悲欢离合。这一景也被列为杞县八大景之一,起名叫“河桥官柳”。这是杞县城的四景,杞县城外还有四景。古杞八大景之四:南溪流云(作者无从查知)一碧连云起,云光接逝川。回波融积雪,留影极长天。飞跃当机领,烟霞此地偏。关心民乐处,傍水尽良田。南溪流云下一景就是南溪流云。南溪就是县城南关护城河以外护城堤以里,这一段河、溪水,就叫南溪。现在的位置就是桃庄和计划生育指导站就那一片,按地理位置来说。溪水清澈透底,天上的白云倒影在水中,天上的云在走,水中的云也在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分不出那是天上哪是人间,有时候还有木筏小舟在溪水上荡漾,“舟行溪水上,人在画中游”,还有野鸭、水鸟、鱼翔浅底,在一个杞县的文人墨客名流雅士都到那里赏景。这一景十四景里没有,在组织八大景的时候补充上的,起名叫“南溪流云”。古杞八大景之五:双塔秋风(作者无从查知)象教留城北,浮屠耀楚宫。七房摩斗极,双影入秋风。抚栏天光远,披襟爽气通。老僧能悟法,不厌座谈空。双塔秋风第八景叫双塔秋风,双塔秋风在咱十四景里叫上宋联芳,“上宋”指的是北宋,宋朝有北宋和南宋,北宋都城在开封汴梁,南宋都城在临安,“联芳”就是弟兄二人一起做状元,就是宋庠宋琦,一榜两状元我们杞县人,他们老家在湖北安禄,在宋朝时候迁到我们雍丘,雍丘现在叫杞县。在县城东北六十里,原来咱杞县的拔河乡双塔村,现在拔河乡1928年划归民权县了,这一景虽然没在咱县,但是双塔村还是双塔村,当时在宋朝时候,双塔村是我们杞县地。宋庠宋琦弟兄二人天资聪颖,在宋朝时候皇王开科选,他们上京赶考,路过杞县西关茶叶苗,茶叶苗前面有一个大坑塘,坑塘里有一团蚂蚁,这一团蚂蚁眼看就要一团水淹死,危在旦夕,生命垂危。宋庠宋琦弟兄二人就用小棍捞着水把蚂蚁捞到岸边,将这一团蚂蚁放生,这一群蚂蚁得救了,宋庠宋琦去汴京赶考,当时是科举制度,考场设在开封府,一进考场大门,对着正门地上雕刻着鳌鱼,鳌鱼谁考上头等状元就站在鳌头上,现在又这个“独占鳌头”的成语,没有考上的叫“名落孙山”,“孙山”是榜上最后一名,在孙山后边的那就是榜上无名,名落孙山,考上第一名叫独占鳌头,考场大门里有一个塑像魁星点文人。宋庠宋琦走进考场,宋庠是哥哥,宋琦是弟弟,宋庠的考场座位是十三号,宋琦的考场座位是299号,弟兄俩在考场里相距甚远,作文题目出来了,过去只考文章不考数理化,作文题目出来了叫宝塔,到交卷的时候,弟兄俩交的还早,做的还好,主考大人一看,这两张卷子卷面干净、字体工整、内容丰富、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这是一篇好文章,再看另外一篇一字不差,也是好文章,这两篇文章都够状元料。主考大人就纳闷了,为啥俩人的卷子一字不差,都这样,内容一样,字都写得好,这一定是这俩考生作弊了,可是一查考场号,宋庠是十三号,宋琦是299号,他们没法作弊,离得远,主考官说这不是作弊,为啥这俩人想法一致呢,状元只能有一个,独占鳌头就是单独的意思,不能俩状元啊,再一个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准备把新科状元招为驸马,皇帝就一个女儿,咋能招两个驸马呢?这不行,最后咋办?交给老国太,让老国太审审这两篇,看能找出啥毛病不能,哪怕差半分也分出一等二等来。老国太也很稀罕,开考这么多年也没有见这么稀罕的事,老国太感兴趣好奇,看得仔细,老太太看得仔细,用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看,看过宋庠的卷子,没找到病,又看宋琦的,看着看着忽然发现一个字,有个“玉”,叫“琼楼玉浆”,这个“玉”,玉米的“玉”差一点,老婆这回可找着毛病了,随当就像掂笔去点,还没点的时候有一个蚂蚁爬过来了,蚂蚁趴到蚂蚁右边,第二横下,成个玉字了。老太太也很纳闷,刚才掂笔还没有一点了,这咋又对了?用手一拨,是一个蚂蚁,就把它拨到一边去了,正想批,蚂蚁又爬到这个老地了,老太又把这个蚂蚁拨到一边,又掂笔,笔尖都挨着纸了,蚂蚁又爬到这个地了,又成玉字了,一连三次,老国太就把笔搁下了,这考生对蚂蚁一定有恩,要不蚂蚁咋能冒着生命危险区帮助他,老国太就难为了,点啥?也是状元,但不能和他哥哥平起平坐,就改到第十名,但还是状元,后来宋庠被封为掌中枢大政,郑国公;宋祁被封为翰林院学士承旨,就是接圣旨的人,没身份不能接圣旨。后来这二人也都先后做过郑州的州官,他们回到杞县的老家,想到蚂蚁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自己,不能忘了蚂蚁的相助之情,就修了一座“蚂蚁桥”,当时叫“渡蚁桥”,用大蓝砖盖的单孔桥,现在这座桥的位置就在烈士陵园和仓库那个地,上岁数的人都见过,现在称蚂蚁桥宋庠、宋祁寿终以后,就是去世以后,乡亲们念起他们是文才,是贤人,又入杞县的乡贤祠,又在村里修了两座塔,称双塔,并排挨着,起名双塔,村庄名也叫双塔村。后人在秋天,秋风习习、败叶飘零,村里人缅怀纪念宋庠、宋祁一榜两状元,这一景被列为八大景之一叫双塔秋风,这一景是属于寓意,以物寓意。古杞八大景之六:空桑烟雨(作者无从查知)尧舜君民志,苍茫烟雨中。千秋寻圣迹,此地有遗风。道自耕萃贵,踪应钧渭同。一犁春水外,怀古意何穷。空桑夜雨一个是空桑夜雨,还叫空桑烟雨。空桑夜雨在十四景里叫伊庙灵桑,就是杞县葛岗镇的空桑村,是伊尹的出生地,伊尹出生在一个大空桑树之中,灵气很大,在十四景里叫伊庙灵桑,“伊庙”就是空桑树,灵气很大。在组织八大景的时候叫空桑夜雨。天下第一名相伊尹出生在我们杞县空桑村,一颗大空桑树里,这个村名后来也叫空桑村,伊尹西边那个村叫做西空桑村,东边那个村叫东空桑村,“一里二空桑,伊尹保汤王”。葛岗镇还有这两个村,3600多年来从未修改。伊尹是上朝的开国丞相,是五代元老,忠君爱民,老百姓称他为“民俗清官”,每当天旱无雨的时候,空桑里的百姓都到庙里去扫庙求雨,烧香磕头,焚香礼拜。伊丞相,据当地老百姓传说,他很爱护老百姓,或者的时候就交给老百姓开垦良田、兴修水利、昌盛农业,但是他死了以
本文标题:浅谈杞县八大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6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