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保险市场VS保险教育DOC8(1)
保险市场VS保险教育11月27—28日,“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两岸保险教育与保险市场发展”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台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本报协办。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于2003年由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其宗旨是加强保险学术交流,提高保险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时在保险市场和保险教育之间架起桥梁,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此次研讨会围绕保险市场、保险教育展开主题,来自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泰康、新华和台湾人寿等公司的业界人士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4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商讨新形势下保险市场变化、保险教育创新等话题。本版摘要选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我国保险公司的战略调整□万峰一、我国保险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背景1.保险业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使得一些公司业务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状,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超过了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增长速度,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2.保险监管环境的变化:保险监管由注重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监管转向偿付能力监管,主要保险公司海外上市,又面临遵守资本市场运行规则,接受证券市场监管的挑战。3.混业经营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保险企业调整了单一的保险业的发展战略,而转向金融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4.国外保险经营管理思想的全方位引进。5.中国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者逐渐成熟。二、我国保险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内容1.组织形式的调整:即国有独资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制公司进行股权结构的调整;单一的专业公司向金融控股集团发展。2.经营策略的调整:主要保险公司由注重经营规模转向注重经营效益;由注重保单管理转向注重客户关系管理;由注重推销转向注重服务。3.销售渠道的调整:银行保险成为新的竞争领域;个人代理人制度开始受到挑战;对各种销售渠道开始进行整合。4.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调整、保费结构的调整。5.业务管理体系的调整:从2001年开始,各个公司开始策划调整业务管理体系,提出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发展的思路,集中是资源整合的基础,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和服务客户。三、战略调整面临的挑战1.总分公司之间追求目标的不同导致战略调整在执行上出现偏差。总公司追求的是利润,分公司注重的是可用费用,二者目标的差异导致分公司在战略调整的执行上往往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利益。2.短期的业务需要与长期的战略调整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短期的业务需要———总体上保持一定的业务增长;长期的战略调整目标———良好的业务结构和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非常难解决的一对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实现结构调整和业务增长的协调发展。3.战略调整的长期性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产生拉锯。中国的保险企业必须有耐心用5年以上的时间逐步接近调整的目标,而管理者任期内的急功近利心态往往会人为地压缩战略调整的时间表而造成调整方向的偏失,增加调整的成本,甚至导致调整的失败。4.竞争加速白热化,战略调整需要耐心,更需要决断力把握住稍纵即逝的调整时机。中国的保险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是在市场全面开放、外来竞争异常激烈而竞争基础又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不仅考验企业承受调整成本的耐力,更要求管理者有较强的决策能力。谁抓住了战略调整的时机就获得了竞争的先机。5.战略调整同时肩负着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任。战略调整的目标是要让企业获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对于保险企业来讲,优秀人才、专业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锻炼优秀的团队、建立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展专业的技术力量,才能保证战略调整的目标真正达成。四、战略调整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1.战略调整在短期内将使保险业的增长趋缓,但长期来讲建立了持续发展的基础。2004年,我国保险业发展放缓,寿险业更出现了负增长,这和各家公司的战略调整不无关系。但从市场需求方来看,我国的保险需求正处在飞速增长的阶段。短暂的调整不会改变保险业的朝阳行业特征,而从战略调整获得可持续发展力的保险企业将更好地为中国民众服务。2.战略调整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竞争领域,扩大保险的社会影响力。混业经营将使保险公司的竞争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领域,保险业将更深入地融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它独特的保障功能和衍生的融资、投资功能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作用,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必需。3.战略调整将使市场由目前的销售渠道竞争逐渐转向客户服务的竞争。目前的保险竞争多在保险价值链的前端———销售环节,销售渠道、销售队伍的扩充是竞争的关键。随着保险企业的战略调整,竞争的焦点将转移到客户服务的专业性、个性化上,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是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4.战略调整短期内不会改变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仍然是少数公司占有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大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作者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业界和学界的融合□王和目前中国保险教育,存在双难现象,一方面,学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难觅;另一方面,保险企业人才难求,原因之一是学界和业界的相互脱节,保险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表面看来,已有超过40多所大学开设了保险专业,在校学生超过万人。与这种现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尤其是优秀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尤其对于精算教育,企业需要更多的精算人才,而不是精算工具。一个优秀的精算师是能够充分运用精算技术去分析和解释保险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深层的问题,涉及教育管理体制、教材力量和师资力量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国保险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和沟通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导致保险教育缺乏“学以致用”的关键基础和保障。比较合理的状态,学界和业界应该保持离合一致,学界应相对独立、保持教学的冷静和理性、要有基础教育和长远教育结合的计划,同时,要和业界形成一种真正的融合,而非貌合神离的合,合是双方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解决深层问题,则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从教育管理体制上,需要对我国现阶段保险教学需求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和再认识,明确保险教育的目的、方向、思路,探索适合现阶段国情的保险教学管理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为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加大对外交流,鼓励和培养“两栖型”和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兼职教师队伍。在教材上,各大高校要克服门户观念,建立相对统一的主干教材体系,并提高主干教材的质量。各院校在主干教材的基础上,再结合各自院校特点,确定专业方向,编写特色教材,尽量实现国外和国内、基础与实务的两个兼顾。在明确了业界和学界融合的保险教育方向之后,业界要首先培养这一观念。从国外的经验看,应当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业界将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界输送,学界的成果,尤其是主要产品(学生)的质量提高,回馈业界,整个行业因此受益。其次,在业界和学界之间构建有效的交流渠道和交流平台,如新华人寿、太平洋集团和高校联合办学,人保、平安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人保还建立了金融实践基地,和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此外,业界和学界还应该联手,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实习管理和质量,高校应重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管理,寻找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展开研究。学界和业界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热点问题圆桌会议、网络互动等方式加强沟通。社会的进步、产业水平的提升,对从业人员提出了继续教育的需要,特别是从业3—5年的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院校在高度重视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专业资格、技能培训,比如LOMA、CPCU、精算师等资格考试,针对不同对象,与企业管理需求紧密结合,准确把握需求,高标准设置课程、配备师资,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做好保险继续教育的品牌建设。(作者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的角色功能□周国端一个保险公司首席财务官(CFO)的专业养成最好是受过精算基础训练,对于公司的负债结构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深入会计、经济及财务等学科领域,在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过程当中应扮演好角色,管控风险,尤其对于寿险商品,要具备通过商品组合的经营方式以降低商品领域风险。由于投资工具的限制,资产的存续期间往往要比负债期间来得短,也就是说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要比资产来得高。当利率上升时,对保险公司而言问题不大,但当利率呈现下跌时,由于资产价值增加的速度赶不上负债,因此才造成许多寿险公司面临“利差损”,亦即资产价值小于负债价值的困境。首席财务官的两难:规避利率风险或预测走势?此时保险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角色,即在随时监控不同资产与商品对利率的敏感性,并据此调整商品组合与投资组合的适当比例,以维持资产与负债存续期间的一致性。针对这个基本问题,有一个例子:现存的问题是负债属长期,资产却相对短期;而利率敏感性年金商品却刚好具备相反的特性。首席财务官的角色到底是预测利率趋势以避免利差损问题为前提?还是考虑降低商品组合风险而发行利率敏感型年金商品?其扮演角色的不同将可能导致相反的决策。然而,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身为一位首席财务官,若认为目前的利率已接近谷底,“预期”在未来一到二年内利率反弹的几率极高,是否还应该继续销售利变型年金呢?因为若完全避险的状况成立,即使利率上扬,对保险公司的获利也无抑制。反之,若目前仅销售传统寿险,利率上扬将可为保险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但是,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保证现在是利率最低点。既然“预期”没有绝对,那身为保险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其主要职责究竟为何?是该对未来的利率走势进行预测,以赚取更高报酬?或是不预测利率走势,专心致力于降低利率风险?但从理论角度看,对保险业而言,资产负债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做好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换言之,保险公司最稳健的做法应该是以“降低因资产负债不匹配所承担的利率风险”为最高指导原则,在此前提下致力让“保险公司的投资报酬率能恒常地大于承诺保户的保证利率”,这样保险公司才能持续享有最安全稳定的利差收益。过去的利差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例如,现在许多保险公司仍存在大量利差损,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大量销售利变型产品到底有没有好处?因为一旦利率真如预期开始上扬,完全避险的结果反而会造成过去大量利差损沉疴无法消弭。身为保险公司专业的首席财务官,既想解决过去的利差损,但同时又面对市场上对利变型年金的强烈需求,在卖与不卖之间,当有更深一层的思考。(作者系台湾保险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金融市场一元化发展与监管□凌宝金融市场一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金融商品加速创新,产品界线日趋模糊,结合储蓄、投资及保险概念的金融产品越来越普及,新金融产品涉及存贷款、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2.金融业跨业经营;3.金融集团逐渐形成并快速成长。2001年11月1日,台湾开始施行“金融控股公司法”,截至2004年8月31日,已核准14家金融控股公司设立,且已整合85家银行、证券、保险业及相关金融机构为其子公司。金融市场一元化,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分业监管难以对横跨银行、证券、期货及保险业之金融集团进行有效监管,金融检查权与行政管理权分离,亦影响金融监管之效能。2004年7月1日,台湾设立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改制前的金融监管是独立监管,在行政管理权方面,银行、证券、期货及保险业主管机关分别由财政部所属金融局、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保险司负责。实务运作上,有相关协调机制,但并未采取合并监管方式。金融检查权方面,银行业由财政部金融局、中央银行及中央存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工办理检查,证券业由财政部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负责办理检查,而保险业由财政部保险司负责检查。改制后的台湾金融监管具有五大特色:1.组织功能独立,金管会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行委员会制及任期制,透过合议制及任期保障,使政策具备延续性;2.制度运作透明化;3.组织机构及人员实行弹性调整机制,金管会所属机构,可以在两年内根据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组织增设、裁并及重组;4.赋予准调查权职能,为保障存款人、投资人、被保险人的权益,赋予委员会及所属机构办理金融检查;5.委员会采取公务预算并成
本文标题:保险市场VS保险教育DOC8(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