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普通物探期末复习总结----名字解释
重力部分名词解释1重力勘探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之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物探方法。2.大地水准面以平静海平面的趋势延伸到各大陆之下所构成的封闭曲面3.重力物体所受重力应为地球的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矢量和4.剩余密度异常体相对于围岩的密度差称为剩余密度5.剩余质量异常体与相同体积围岩之间的质量差称为剩余质量6.重力异常是地质体的剩余质量在测点所产生的附加引力的铅直分量7.岩(矿)石的密度是指在自然蕴藏条件下,单位体积岩(矿)石的质量8.正问题也称正演,是指给定地质异常体的形状、产状和剩余密度分布,通过计算得出重力异常的大小、特征和变化规律等9.反问题也称反演,是指根据重力异常的数值大小、变化规律等场的特征,结合已知的地质资料和地质体的物性参数,求解地质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等10.绝对重力测量对于一个数学摆,根据摆动周期T与摆长l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11.相对重力测量现代重力仪大多采用重力平衡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平衡位置因重力变化而产生的位移,进而测量重力变化,这种方法称为静力法,可以测量任意两点间的重力差值,即相对重力值,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相对重力测量。12.重力基点:为了检查重力仪的零点位移、确定合适的零点改正系数、减少误差的积累和提高重力测量精度,在测量之前,要在工区内确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称重力基点。13.重力基点网指工区内一系列基点所构成的控制网14.重力测网又称重力普通网,是重力勘探野外观测中一系列测点所构成的普通网15.零点漂移在相对重力测量中,由于重力仪灵敏系统的弹性疲劳、温度补偿不完全等因素,仪器读数的零点值随时间而不断变化,该现象称为零点漂移,如果叠加上重力日变的影响,则称为混合零点漂移16.外部校正在得到测点准确的重力值之后,为提取地下地质异常体在测点上引起的重力异常,还应该消除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校正,这部分校正称为重力观测数据的外部校正17.地形校正:消除测点附近地形起伏对重力观测结果数据的影响;18.正常场(纬度)校正:消除测点与基点间纬度差异而造成的重力变化19.中间层校正:消除测点基准面与基点基准面之间水平中间层的重力影响20.高度校正:消除测点相对于基点的高程差而造成的重力数值变化21.布格校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都与测点的高程大小有关系,通常把这两项合并起来称为布格校正22.布格重力异常观测重力差值经过正常场校正、地形校正和布格校正之后得到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23.均衡重力异常是指根据地壳均衡理论,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均衡校正后得到的重力异常24.均衡校正就是消除地形起伏及由此而在大地水准面与均衡补偿面之间引起的密度变化对测点重力值的影响。25.自由空间(气)异常对实测重力值只做正常场和高度校正而不做其他校正,所得的重力异常称为自由空间(气)异常26.目标异常在重力勘探中,由目标构造、矿体等因素引起的重力效应是目标异常27.区域异常在叠加异常中,由深部或区域性地质因素引起的成分往往具有范围大、幅度大、变化平稳的特征,这样的异常称为区域异常28.局部异常研究对象引起的异常一般具有范围小、幅度小、变化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样的异常称为局部异常29.解析延拓由观测平面上的重力异常,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另外一个高度平面上的异常值,这种变换方法称为解析延拓。30.向上向下延拓换算平面在观测平面以上称为向上延拓,反之,换算平面在观测平面以下则称为向下延拓31.重力资料的地质解释就是根据异常的分布特征,结合工区的地质条件和岩(矿)石的物性参数,说明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做出地质结论磁法勘探部分1.磁法勘探是以不同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磁场及人工磁场的变化规律,用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物探方法。2.磁场强度单位磁荷在场中某一点所受的力就是该点的磁场强度.3.磁偶极子或磁偶由于正负磁极总是成对出现,不可分割,因而将其视为整体,称为磁偶极子或磁偶.4.极化和磁化现象放置于磁场空间的介质的分子电流将受到磁场的作用,导致介质分子电流的定向排列,呈现极化和磁化现象。5.磁极化强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内的磁偶极矩6.磁化强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内的磁矩7.磁化率描述介质被磁化难易程度的物理量8.地磁场存在于地球周围的具有磁力作用的空间9.地磁要素地磁场是矢量场,研究中令x轴指向地理北,y轴指向地理东,z轴铅直向下,地磁场T分解为:北向分量为X,东向分量为Y,垂直分量为Z。T在xoy面内的投影为水平分量H,H的方向即磁北方向,H与x的夹角(即磁北与地理北的夹角)为磁偏角D(东偏为正),T与H的夹角为磁倾角I(下倾为正)。X、Y、Z,H、D、IT统称为地磁要素。10.地心偶极子现代地磁场可用一个磁心位于地心,磁轴与地理轴夹角为11.5º,磁矩约等于7.9×1022A.M2的磁偶极子的场拟合,称该磁偶极子为地心偶极子。11.非偶极子场世界地磁图上的等值线不是均匀分布的,甚至在某些地区形成闭合圈。从世界地磁图中减去偶极子的场T0所得的差值即为非偶极子场12.磁暴(GeomagneticStorm)是一类无明显周期的强烈地磁扰动,变化幅度可达数百至上千纳特,形态不规则,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至数天13.地磁脉动是一类具有似周期结构特点的微弱地磁扰动14.反/抗磁质磁化率小于零的物质称为反/抗磁质15.顺磁质磁化率大于零的物质称为顺磁质16.铁磁质磁化率远大于零且不为常量的物质称为铁磁质17.饱和磁化强度随着外磁场H的增大,磁化强度J开始增加很快,然后逐渐减慢。当T增加到某一数值Hs时,J不再增加,磁化达到饱和,这时的Hs称为饱和磁场,Js称为饱和磁化强度18.剩余磁化强度减小外磁场,J并不沿原来的曲线下降,且减小的速度较慢,当H减小到零时,J并不等于零,而是保留了一部分数值Jr,称为(等温)剩余磁化强度。19.磁滞现象铁磁介质这种磁化强度的变化始终滞后于磁化磁场的现象称为磁滞现象20.碎屑剩余磁性或沉积剩余磁性沉积过程中,磁性碎屑颗粒受当时的地磁场作用而定向排列,固结成岩后呈现出磁性,这种磁性称为碎屑剩余磁性或沉积剩余磁性21.化学剩磁成岩作用中,相变(重结晶)或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产生某些磁性物质使岩石具有磁性,这种磁性称为化学剩磁22.磁异常的地质解释就是根据异常的分布特征,结合工区的地质条件和岩(矿)石的磁性参数,说明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做出地质结论.电法勘探部分1电法勘探:以不同岩(矿)石之间的电磁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质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电磁场和/或人工电磁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地质勘查和实现找矿目的的物探方法。2电阻率法:是以不同岩(矿)石之间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电场的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实现解决各类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方法。3视电阻率:地下介质的电阻率是复杂多变的,实际的野外电阻率测量不可能单独获得某一部分均匀介质的电阻率,所以实测结果都是各种介质的综合反映,具有与电阻率相同的量纲4电阻率剖面法:一种是保持测量装置不变,相当于测量深度范围近似相等,装置整体沿测线移动,逐点测量,得到一定深度范围内电阻率沿测线的横向变化情况5电阻率测深法:另一种保持测点位置不变,供电极距逐渐变大,逐次测量,得到视电阻率随供电极距的变化曲线,反映的是测点局部位置介质电阻率的垂向分布情况,这种方式称为电阻率测深法6地电模型:电阻率法的正演需要给出介质的几何参数和电性参数7量板:在简单模型条件下,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视电阻率的理论曲线8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理论曲线和实测曲线都是在有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得到的,在误差范围内,不同的地电断面可以对应相同的电测深曲线9S等值:在H型曲线中,等值现象的规律是相同的曲线参数可以不同,但参数的比值v2/u2保持恒定,实际上是第二层介质的电导s2=h2*b2恒定。10T等值:在K型曲线中,等值现象的规律是不同曲线保持v2*u2不变,即中间层的横向电阻T2=h2*p2不变。11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为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的一种电阻率法勘查技术。其理论基础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不同的测量技术。12电磁感应测深法: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导电性和导磁性差异为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观测和研究电磁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从而解决地质研究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组电法勘探方法。13各种电磁感应测深法利用不同频率(10-3~108hz)的谐变电磁场或不同形式的周期性脉冲电磁场作为场源信号,前者称为频率域电磁法,后者称为时间域电磁法。14电磁系数:在电磁场理论中,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密度的比值15等相位面为平面的电磁波被称为平面电磁波。等相位面上场的振幅为常数对应于均匀平面电磁波,否则为非均匀平面电磁波。15频率电磁测深法:是在频率为几十-几万赫兹的范围内,通过改变电磁场的频率,探测岩层电阻率随深度的变化,以了解地质构造和实现找矿目的的一种人工场源电磁法。19大地电磁测深法:是在地面上同时观测天然变化的、互相垂直的电磁场分量,用以探测地球内部电性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也称磁大地电流法
本文标题:普通物探期末复习总结----名字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7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