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李刚门”事件为例摘要: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舆论监督的新的途径,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可忽视。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以“李刚门”事件为例,探讨网络的便捷性以及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以期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舆论监督,使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最大的效果。关键词:网络便捷性“李刚门”事件网络舆论监督Abstract:21stcentury,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ternet,networkmedia,arousedextensiveattention.Asanewwayofpublicopinion,thenetworkcannotbeignored.However,duetothelatestartofChina'sInternet,therehavebeenmanyproblem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Inthispaper,take“Gang”incidentforexample,weexploretheconvenienceofthenetworkanditsmeritsanddemeritsofpublicopinionforareasonableandlegitimateuse,sothattheroleofthenetworktomaximizetheeffectofpublicopinion.Keywords:theconvenienceofthenetworkLiGangScandalnetworksupervision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前言从2010年10月6日晚,“李刚门”事件发生后,“李刚门”事件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关于该事件的帖子数量,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公众利用网络平台,发表个人的观点、意见和看法,想要通过利用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来维护弱者的权益,使事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的功效。就此而言,网络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部分。其主体应该是网络公众,即网民。网络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平台。网民大多通过新闻跟帖、BBS论坛发贴或跟帖、个人博客或网上签名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去,迅速形成舆论合力,从而实现监督的目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主要媒体。据统计2000年7月,中国网民只有1690万;而截至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跃居世界首位①。网络已在城镇及近城乡村地区大为普及,受众广泛,正成为仅次于电视的新式大型传媒工具。而且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网上言论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而且互动的方式也比较方便。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它克服了传统媒体管制多的缺点。网民可以通过播客、贴吧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且方便快捷。只要不触犯法律,网民可以畅所欲言。在此条件下,网民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无后顾之忧!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3一、“李刚门”事件及其体现出的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2010年10月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网络用语。李刚门事件也体现出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⑴跨地域性“李刚门”事件只是一个酒后撞人事件,如果没有网络媒体,“李刚门”事件很可能只是成为一个地方性的焦点,而不会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事件。网络的介入使地方保护主义庇护的一切无所遁形,从而大大拓展了舆论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舆论监督显现出监控有效,揭发有力,贴近百姓的新特点。⑵理性与非理性混杂“李刚门”事件中,民众声言发出的主要途径是各大BBS和贴吧,在关于此事件的讨论专题中普遍存在着网络“暴力场”。在“李刚门”事件中由于肇事者是“官二代”的背景,造成对事件的处理有偏颇的现象,网民无法接受,产生了逆反心理。虽然讨论中,网民提出了很多明智的观点和建议,但是也不乏漫骂、诅咒等暴力信息,并且呈现出情绪化、激进化和暴力化的特点。因此,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普通大众也参与,但是主要的参与人员还是学生和城政工作者,严格来说它还是少数人的监督。当然,随着网络越来越规范化和制度化,随着网友的素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监督也将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⑶网络监督方式的灵活多样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技术为网络舆论监督构造了更加灵活的形式。有在博客上公开举报、在社区论坛上发帖、展开激辩等等。而且,网络具有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优势,因此丰富了网络舆论监督的表达形式,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恶搞的视频贴近民众,具有更好的传播便利性。“李刚门”事件中,许多网友制作了一些恶搞视频抨击讽刺了李刚父子的行为②。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更好的概括性,对网络舆论的扩大起到了助推作用。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网络舆论监督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是网络的普及以及舆论环境更为宽容的结果。网络媒体的自由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普通人在传统媒体上无法发表的言论在网络媒体上可以表达。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想要发表一篇文章,必须通过报社的认可才可以得到发表,但幸运者是屈指可数的!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只要具有上网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网络是无国界的,可以说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地球村里。各种事件或者说是问题,都可能形成网上舆论,甚至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公众人物都无法忽视的地步。“李刚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理想与现实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李刚门”事件中,很多事件的目击者由于来自各方面得压力和威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4胁,虽然怀着一颗正直的心但也不敢发表言论。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也无能为力。但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下,李刚父子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公开道歉。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可以说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保护工具。中国是一个一党专政的国家,在言论方面的控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力度是比较大的。中国的报纸、电视都是受政府严格控制的,如热播剧《蜗居》的停播等。在种种的管制之下,网络对于我们来说有安全感,我们可以抛开外界的种种顾忌,我们可以用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来真正保护自己。(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⑴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网民,想要发挥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必须有数量庞大的网名。俗语说,人多力量大。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现在我国网民近有5亿多人,而且这一规模还在日益扩张。“李刚门”事件发生后,这件酒驾撞人案不再是简单的肇事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事情。一个网民或者多个网民将此事件上传于网络上,成百上千或者更多的人通过发帖、转帖等方式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和过去参与报纸、杂志、电视等活动对个人的背景、文化、行业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作为一名普通的网民对于个人的背景、文化、行业是没有任何要求的,一名博士生和一名农民工在网络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你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学历地位而感到骄傲或者自卑,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李刚门”事件才得以在网络上爆红,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得网络舆论监督无所不在。正如一张“天网”,疏而不漏。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崛起,主体地位日渐形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广泛性,使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不管其手段如何高明微妙,都难以在网民的众目睽睽之下藏身。⑵网络舆论监督的时效性。网络的传播速度具有迅捷性。网络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发生新的事件,不必等待印刷,不必等待发行,也不必等待录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直接发表,世界上每一个网民都可以获得这一信息。在“李刚门”事件中,网民在第一时间内获得该信息,直接参与该事件的讨论,并及时发表自己的言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期间网友的发帖、看帖、转帖几乎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反馈十分及时,与其他网友产生互动,这为舆论监督奠定了基础。网络传播信息不需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这与传统的媒介具有很大的差别,也因此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短时间内“李刚门”事件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介相比在时效性上占有很大的优势。⑶网络环境的匿名性。“李刚门”事件中,肇事者李启铭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李刚在政治权利方面具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中国历来是一个关系型国家,很多人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表对该事件的看法。网络上的用户名大多数都不是真名,而是通过虚拟的名字在网络上发布评论、表达观点。在这种环境中,网民不用担心暴露自己的身份,不用考虑外界的关系网,不必担心有心人士的打击报复,可以自由发表言论,无所顾忌,积极检举不公违法事件,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进一步发挥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⑷利益相关性弱。近年许多围绕公共事件形成的网络舆论焦点表明,一个舆论的突然兴起,与参与其中的网民的切身利益往往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河北大学李启铭开车撞人后仍态度嚣张不思悔改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后,无数的网名发帖表达义愤,在中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最后李刚父子接受中央台的采访并公开道歉。同时就中国的“官二代”现像给予深刻讨论。驱使网民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网民拥有一颗正直的心。⑸参与方式的交互性。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传统媒体基本上是单向的传播,人们只能被动的接受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5信息,这就导致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反馈、辩解及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网络媒体的传播是多向性的、互动性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论坛、贴吧、网站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言论进行及时的交流,促成舆论的形成。⑹网络监督的平民性(自下而上)。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为了保证权利的合理使用,必须对权利进行监督。一般的监督方式,公民只被赋予极少的权利,而网络它把监督权真正的放回到公民的手中,避免了中间环节,由公众直接行使。没有等级限制真正实现了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愿望,利用自己的权利真正为公众谋福利。“李刚门”事件中,正是最普通的网民利用自身的权利,为弱者谋利益。(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⑴受地方官僚影响,监督权利容易丧失。网络言论的自由,对地方官僚造成很大的威胁,好像在头上悬挂着一把利刀。地方官僚为了维护自身的对当地的管理,对地方的网络媒体进行较多的干预。一方面,利用行政权利打压控制地方网络媒体,封锁各种负面的消息。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歌功颂德,提高自身的政治形象,为升官奠定基础。从而导致地方网络环境差,几乎丧失了网络监督的职能。⑵网民的辨别能力存在差异,易形成跟风现象,会导致舆论监督一边倒。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各种类型的言论都有。其中情绪性的语言较为突出,因为这类的语言容易引发情感,拉近距离。在没弄明真相的情况下,容易被发帖者牵着走,甚至被有心人利用和操控,同时片面的信息常常会形成错误的认知。
本文标题: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7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