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浅谈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渗透丰台区苏家坡小学高文健教学永远具有强烈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要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在英语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努力做到:按照小学的特点,深入浅出地正确讲解知识;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知识讲授,有机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自身的修养,言传身教,以自身的高尚道德修养影响教育学生。具体做法如下:一.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英语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语言。我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学生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当前改革开放对新一代的要求,学好英语将来能与国外人士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具体教学时,处处都有德育的内容。例如:在教问候语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Myfamily”时进行尊敬父母的教育,教“Ourschool”时进行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的教育。在对话的教学中有许多助人为乐,交还拾物等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内容,都是教学生做人的良机。我在课前认真备课,通过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并以次为切入点,实施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人。二.抓住课内的有利时机进行德育教育抓住课内有利时机指如果教材中有的章节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素,我们必须能抓住,不能错过,而且要在备课时,把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步骤落实到教案里,同时也要善于利用课堂上随时出现的,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偶发事件,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当我们学习功能句“Whatisitlike?”(它是什么样子的?)时,我考虑到学生中借读生较多,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人卫生问题时,我有意找了几个不同颜色的但非常干净的书包进行功能练习。“Whatisitlike?Itisredandclean.…(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红的并且干净。)“Doyoulikeit?Ilikeitverymuch.Becauseitisveryclean.Everybodypleaselookatyourschoolbag.Isitclean,too?Ifnot,pleasecleanitafterschool.Pleasetellme.Wouldyouliketodoit?”(你们喜欢它吗?我非常喜欢它,因为它非常干净。请大家都看一看自己的书包,你的书包干净吗?如果不干净,请你放学后把它洗干净。你们愿意这样做吗?)学生都异口同声说:“Ofcourse.I’dliketo.”(当然愿意。)尤其是书包脏的同学声音更洪量。我趁势说,下节课我们将用每位同学的书包和衣服鞋帽等,用此功能句继续做练习,我相信大家都会穿戴得更干净更整洁。这样,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了讲卫生爱干净的教育。这比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教育效果会更好。还有一次,当我们正在上课时,外面刮起了大风,我就对窗边的同学说“Cloudyoupleaseclosethewindow?Or,theywillbebroken.”(请你们关上窗户好吗?否则,窗户会被刮坏的。)这样,在教学生们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了热爱学校财产的教育。在开灯上课的过程中遇到外面阳光充足时,我及时对同学说:“Pleaseturnoffthelights.Weshouldsaveelectricity.”(请把灯关掉,我们应该节约用电。)并趁势问学生:“Whatshouldyoudowhenyouareathome?”(你们在家应该怎样做呢?)引导学生说出“Turnoffthelightswhenweleavetherooms”(人走关灯。)这样,学生们既练习了语言又受到了一次节约能源的教育。在学生学了祈使句时,我问学生看到不文明的行为时,你是怎样做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看到有人随地吐痰说:“Don’tspitonthefloor,please.Keepitclean.”(请别随地吐痰,保持地面干净。)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时委婉地说出:“Pleasedon’tlitterthefloor.Putitinthedustbin.”(请不要乱扔垃圾,请把它放在垃圾箱内。)有人践踏草坪时及时说出:“Pleasedon’twalkonthegrass.Keepitoff,please.”(请别践踏草坪,请绕行。)学生在制止别人不文明行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三.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亲其师,信其道,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更是情感交流,社会性交际能力培养,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起共同发展。总之,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抓住课堂有利时机来进行。今后,我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发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三月份,抚顺小学继续开展“抚顺杯”每人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张秋瑞在讲授语文《日月潭》一课时,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三字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台湾是中国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教师曹金红在讲授数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学生动手剪出对称图形一颗颗红心,曹教师马上说到:“同学们从小就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去关心、帮助他人,同时也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社会教师杨娜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当学生用动作、用语言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时,教师及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对学生进行和谐教育。美术老师石颖教学《设计生活中的标志》一课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为学校设计标志,学生自己设计出“禁止跑跳、节约用水、保护花草”等不同的标志,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教育对学生进行了公德教育。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能自然而然,不同程度地渗透德育教育,以奇特的构思,大胆的创新、有效的渗透和轻松的氛围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贯彻教研室“德育渗透学科教学”要求,同时结合县生态德育的课题实施,俞汇小学在全校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育。针对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认识,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都写了体会文章。11月26日下午,俞汇小学在多媒体教室内举行了“德育渗透学科教育”研讨活动。活动中,9位教师结合学科作了经验交流。然后全体教师又按学科进行分组研讨。大家对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把存在的问题也一起提出来供大家探讨。最后张德浩校长作了总结,并向大家提出了四点要求: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领会学科中的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加强落实,把工作落到实处;3、加强协调,把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步调一致地推进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4、要在实践中探索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与新课标结合的新路子。此次活动,不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更为今后在学科中更好地渗透德育体育五、处理方式在日常教学时,一些犯错误的同学通常被教师一顿训斥,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心理有背面效应而且学生的接受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应该耐心对待,帮助学生找到原因,并要良好地处理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心理上接受,并能够解决,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处理。要注意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能进行个别教育的一定要进行个别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给学生一定空间,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教育效果。在丰富多采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把握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时机运用恰当,运用灵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德育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我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一、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好习惯终身收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建构其道德品质的主体,德育所要做的就是要创造具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环境,引导并促成教育对象道德的发展。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套鞋套进机房;刚上完课的机房(或专用室)桌椅乱摆,桌面上或隐蔽处常见有杂物、书本和笔;正在运行的电脑有的显示器已关闭了。这样的状态对下一节来上课的学生将造成不良的影响。机房上课的管理一直是令计算机教师头疼的问题,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营造这个场所。造成上述局面原因有:在专用室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由于贪玩而匆匆离去。我们能否使学生不匆匆离室?比如准时下课并督促学生做好整理工作;我们能否让学生感受到在专用室上课更需有约束力?能否使学生树立起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答案是无疑的:完全可以。如要求学生进入微机室时用鞋套套在脚上;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簿,进入微机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机器是否正常;上课过程中责任到人,如因人为因素引起机器故障的则全校通报并照价赔偿;上课时对吃零食或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全校通报;上完课后正常关机并把板凳安放整齐,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例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屏幕上出现如下信息“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或者只关闭显示器而不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还必须认识到,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为文件取个好名字(便于识别)的好习惯。如果老师随便给文件取个名字之后,又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我都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四件事情:填好上机记录、关机并且摆好键盘、鼠标和桌椅,以准备给下一节课的同学上课。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行为习惯。语文UID2350精华0积分0帖子939阅读权限1注册9
本文标题:浅谈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7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