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三稿)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作者荣宝然系(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8级学号080101121指导教师连亚飞日期2012年5月12日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签名:导师签名:日期:第1页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荣宝然(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2)摘要: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做起,继而通过教师感染、鼓励和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都是极其有益的。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个性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前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在北京大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可见,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还不算成功,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创新人才,需要的是新颖有价值的思维,这种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区别在于它提供了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2】。在学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育中,并且最终通过学科教育加以实现。而语文学科,由于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及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传统教育的弊端中国的传统教育教化民众的同时也在愚化着民众。传统教育自身的片面性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个性,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教育可以传播文化也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而文化本身就有一种塑造人格、教化人格的作用。在我国,儒家文化可以说贯穿着我国古代教育的始终,这种传统的力量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的最高理想,它造成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迷失和独立人格的模第2页糊。“最高、最广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入客体,或者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3】因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真正“个人”、“自我”的概念。“‘我是谁’的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是不证自明的。我是老人或儿子,我是天子或臣子,只要看到别人,立刻就知道自己是谁。”【4】所以说,中国人的自我是缺乏独立性的自我。就现实意义来说,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的教育中的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独立人格消失在了大一统的教育要求和整体划一的教学过程之中。没了自我,没了个性,没了独立的人格,创造和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以礼教一统天下的。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延续中,很多学科知识被烙上了伦理的印记,人的认识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教育传播伦理政治文化时,它主要体现守成的功能,维护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当它传播科技艺术文化时,它主要显示创新的功能,激发人们享受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热情。”【5】所以,传统文化教育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教育者创新功能的丧失,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的缺失。(二)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的本质是建立测量标准,减少或控制误差。但是随着人们对它的依赖愈来愈大,标准化考试在教育中被滥用甚至是误用,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指责的对象。标准化的考试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缺失在了思维活动中。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6】在中国的教育中,考试时唯一的标准答案才是权威,学生为了拿到高分形成了对标准答案的服从和信服心理。他们宁愿在考试中依靠低级记忆力也不愿发挥有真正价值的思维能力。标准化的考试遵循和使用的是统一的模式,与之相应的必然是统一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模式用同一标准把学生束缚在同一个框框内,把学生的个性差异排除在外,学生提不出问题,不敢想象,不敢创新,形成的统一的思维模式只能是压制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标准化的考试作为衡量学习的模式和手段,一切教育都为了达到那个标准,创造也只能被扼杀在了摇篮里。(三)不会思维的受教育者传统文化和标准化的考试模式酿造了不会思维的受教育者。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固定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与之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长远来说造成了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师中心的权威定势、书本中心的惟书本定势和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从众定势,羁绊了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3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对语文教育的戕害尤为明显,一路学习下来,我们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下课记记,拿高分问题就不会太大。可是我们的语文学科拥有着丰富的语言和无限遐想的空间,学生甚至有的老师都完全忽视了它的优势和教人育人的功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它教它,哪里还谈得上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现在,我们的语文教育虽然也一直在提倡着发挥学生的个性,但事实在心理上对于真正的个性,对于与群体格格不入的学生还缺乏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接受。然而,时代和社会都在发展,我们应该顺应其发展,吸取传统教育的精华也要踢除它的糟粕,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深刻内涵,使她除了彰显教人读书识字的优势外还要不断地有所突破,不断地有所创造。二、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优势与语文学科直接相关的就是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优美而又有哲理的语言,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以及激励性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留有了极大的空隙。语文学科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在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时思维也在跟着跳跃,不同的主体就会有不同的思维出现。思维在呈现时自然会随着各个主体表现出高低层次的差异。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随其发展。(一)语文教材内容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契机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中外文学史上的名品佳作,它们反应的是作者敏锐的观察、精辟的分析、周密的推理、新奇的想象、丰富的联想、巧妙的表达等等。这样就给教师提供模板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课本中的篇目描述和摹写的是作者自己的心灵世界,体现的也是作者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整合作者的思路和要表达的情感之余,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观念、修养和心境,这样就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鉴赏出现。存在的这种差异,恰恰也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大量的契机。(二)创造性思维可以蕴育出丰富多彩的语言著名教育理论家乌申斯基说过:“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发展起来。所以,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7】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如果离开了思维,那么语言文字也就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而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所以说语文教学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语文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第4页种表情达意、交流沟通、协调活动的实用工具,而且能通过语言与思维的特殊关系,有力地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三)听说读写的过程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并行不悖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一个由认知、理解到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直觉思维、创造表达等能力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还激发着思维的深刻性、流畅性、灵活性等创造因素。听说训练要求学生能迅速准确地获取所听内容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回应,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情节的理解、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审美等活动都离不开思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思维中形成的构造都是不同的:有的美轮美奂,有的光怪陆离。这也恰恰说明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艺术鉴赏在其心灵成长,人格构造和人格完善中,在保证学生思维完整性和丰富性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作训练总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要求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在思维中进行创造和更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和训练的过程。(四)创造性思维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变身为创造性技能语文综合实践中训练创造技能的方式很多,例如,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模拟环境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训练,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得以展现。创造性思维只有通过创造性技能才能得以实现,教师要通过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多多的参加实践活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变身为创造性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因此,语文教育者要全方位的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创造教育内容,开发不同层次的创造能力,实施真正的创新教育。三、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迫切性社会不断地发展,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别于他人的发展潜能。所以,教育应该遵循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设立培养目标。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干扰,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太多的学生在保守僵化的教育模式中变得缺乏个性和活力,成了只会读书识字的工具。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教育出于对自身的审视也好,出于对他国差距的考虑也好,都应该重视第5页在教育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语文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建国以来,我国196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1990年修订的大纲保持了原来的描述,2000年颁布的语文新大纲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同时,更强调了思维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在,家庭和学校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着学生的思维,但是受传统的影响,高分的诱惑,升学的钳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是不容乐观。在中国的语文教育中,不可否认地,我们注重知识的学习,扎实基本功的锻炼,并提倡学生学习知识的精而深,但却不自觉地忽视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我们不应在打开了学生的学习之路的同时又将学生的拓展之路圈禁起来。我们应该将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反思、质疑能力,充分发掘他们的个性,鼓励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批判和探索精神,从而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既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目标,继而培养出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四、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朱绍禹教授关于语文学科的思维本质曾有明确的说明:“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学科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学科的一种本质观。”【8】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的语文素养之一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运用思维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
本文标题: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三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7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