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浅谈高一新生如何尽早适应物理学习
浅谈高一新生如何尽早适应物理学习齐贤中学寿立红抓好高一起始年级的教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物理这一学科,尽管学生进入高一后充满奋发进取、努力学习的热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物理难学,望而生畏。物理成绩在高一学年后出现大面积分化,致使进入高三后,成为许多学生的一门难治的跛腿学科。面对这种现状,许多教师无不叹息:“物理难教”!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尽早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我们每位高一物理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克服学生心理上的畏难因素高一学生正处在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心理特征是具有强烈的“闭锁性”;加之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比较陌生,学生不轻易把内心的感受表露出来,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缺乏交流讨论;由于羞涩,有了问题也不愿意请教老师。这样就造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化解,学习障碍就滚雪球似的增多。况且,青年期最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学生对教学不适应,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难以解决,就很容易出现“厌学”或“弃学”物理的现象,以至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首先,在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减小习题难度,使学生尝试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物理知识有科学的系统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程序的设计要符合知识发展进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例如:在力学中,关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结论。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任何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故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则它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而运动状态的改变,即速度发生了变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快慢,就是加速度。因此,就可以得到: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又如,在受力6分析的教学过程中,讲完力的概念后,要求学生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正确分析物体静止时的受力情况。如图1在悬线竖直时小球是否受到斜面的支持力?接触物体间的弹力,取决于是否存在弹性形变。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考虑:移开斜面,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故斜面对小球无支持力。或者,若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则在水平方向上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斜面对小球无支持力。在讲授了牛顿第二定律后,可根据“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来分析物体受到的弹力、摩擦力。又如,试分析图2中:①匀速直线运动小车上的木块是否受到摩擦力?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而不受摩擦力。②若小车加速运动时,小车上的木块是否受摩擦力?物体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水平方向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物体除了受到重力、支持力(竖直方向),一定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标高,逐步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并且在每次阶段测验、考试时,都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为原则,精心选编设计题目的难度,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获得发展。其次,平时要贴近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勤于提出问题。提倡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争辩,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高中生喜欢公正、理解自己、平易近人的老师,而这种教师一般属于“交流型”的老师。学校的师生交流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故有必要加强课堂民主,既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又要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为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摸清他们的喜怒哀乐,以求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其次要尊重学7生,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因为高一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应该平等对待他们,听其言,观其行,与他们共同研究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最后要启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知之者”变为“乐之者”和“好之者”,这样他们上课时便能如沐春风了。二、帮助学生适应教材内容初中物理教学目的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初步知识,了解知识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而对高中阶段的要求则是: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通过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广泛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推理能力。对比看出,无论是从掌握知识内容难易程度,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就决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都要经过一个适应阶段。教材内容的突然拔高,加之学生数学知识的欠缺,以及思维定势的“负向迁移”,更增加了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难度。故应引导学生:1、学会科学抽象能力物理上为了使所研究的问题简化,往往将研究对象理想化。如质点、点电荷等。或将研究过程理想化。如匀速运动,简谐振动等。还将研究条件理想化。如无摩擦,绝热容器等。然而,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等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同学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即然不存在,又何必研究呢?”其实这正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简化方法。它的实质是,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的一种科学抽象。如质点,就是具有一定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是理想化的模型,而许多物理规律正是利用物理模型得出的。例如:如图3,A、B两球在一大而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内,B球从靠近最低点M很近的一点N处由静止释放滑向M点,同时,A球自圆心O处向M点自由落下,已知MNR,则A、B两球谁先到达M点?8不少学生认为B球到M点较A球到M点近得多,当然是B球先到。这犯了“想当然”的错误。正确的解题应是先建立物理模型,然后解题。显然A、B两球均可视为质点,且易知:A的运动为自由落体的模型。故R=1/2gtA2,所以,tA=;而B球释放后,将以M点为中心,在一很小圆弧内作往复运动,与单摆的运动一样,只是这里由光滑弧面的支持力代替了绳子的拉力。因此B的运动为单摆的模型。不难求得:比较可知:tA<tB2、突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人的大脑思维活动起着两种作用。一是有利于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正向迁移,其作用无疑是积极的,但是,当思维定势对学习新知识起干扰作用,即产生负向迁移,其作用则是消极的。“已有知识负迁移”、“相异构想”(前科学概念中错的概念)以及,“生活中积累的错误观点”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妨碍再认识的思维定势,他们往往带着“框架模式”去套认新知识,缺乏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素质,因而常常会遇到许多出乎意料的结论,从而发生了“物理难学”的感叹。先入为主的标量概念的建立,就是一个干扰。如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由于一些同学把加速度理解为速度的量值变化的快慢,而不习惯考虑其方向的变化,所以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他们这样认为:“既然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即Vt=Vo,所以速度的变化量△V应为零,,所以加速度就为零。但是,向心加速度公式a=或a=,充分说明了向心加速度确是实实在在的量值。这一事实,学生往往感到莫明其妙。这就需要突破思维定势。因此,在讲授向心加速度时,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给出结论:a=或a=,接着复习矢量概念,并突出其“方向”,矢量的变化包括大小、方向的变化。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因此,此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可见,学了向心加速度,既扩大了矢量和加速度的外延,又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相异构想”如“离心力”对作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起到干扰9作用。“生活中积累的错误观点”如“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起干扰作用。3、弥补数学知识的欠缺同学们总说,物理难学,难在哪里呢?客观地说,难。但并不完全难在物理问题的本身,一些同学数学基础较差,不能适应教材内容的需要,在物理问题上由于数学卡壳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数学知识的欠缺是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解题中的一大障碍。数学是物理推理思维的方法,是量化物理变量,定义物理概念,表述物理过程的工具。“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物理中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应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酌情作必要的复习。如:进行矢量运算时,要运用三角函数方面的知识;在天体运动的计算中,要用到幂和根式的运算知识;在圆周运动中,还涉及到平面几何的知识。如:一根长0.4米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20克的小球,并使小球以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半周,绳子的拉力对小球做功为多少?许多同学这样解:T=F=m×v2/rW=F.S.COSθ=0.02×22/0.4N=0.2×0.4×2J=0.2N=0.16J如果他们掌握了平面几何里关于“切线和过切点的半径总是垂直”就不难可以解出:W=F.S.COSθ=0因为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即指向半径方向,而小球的运动方向是这点的切线方向,即T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总之,只有逐步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乐学”,让学生尽早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才能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就高质量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二00一年十月参考资料:《高中生心理学》郑和钧/邓京华等《教育心理学》潘菽《物理教学》2000、2001年《教育月刊》2000、2001年《中学生心理学》11
本文标题:浅谈高一新生如何尽早适应物理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8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