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测试题20130726
1姓名:得分:专职审核员基本资格和基本能力测试题第一部分、公司业务与管理(不答扣10分)一、个人业绩:1,您今年在审核工作外的业绩有:■市场开发□技术部技术服务■培训□市场部技术服务■CQC作业指导书编写□专业培训交流2,您具备或准备拓展的能力有:□市场开发□技术部技术服务■培训□市场部技术服务■CQC作业指导书编写□专业培训交流二、您的优势(5点以内):主动与认真、经验、学习与积累、互助、专业;三、您的改进方向:四、对管理工作的建议:第二部分、认证准则(必答题,15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当组织的实际运营地址与其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不一致时,要在《证书确认件》和《审核报告》中说明该情况。且在证书内容确认件中必须要体现实际运营地址,其注册地址可以不表述。2、新增生产场所或生产型组织企业搬迁,一般情况下宜完整执行两个阶段的现场审核,人天数参照初次审核确定。3,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4,组织许可资质的有效性,在每次审核时都应验证。如果资质证书即将到期或已过期,审核组要关注组织延期或资质申报申请,并应收集记录相应证据。在资料的审核记录、审核报告提供审核员关注的证据。二、案例(40分)1,请根据下面的信息按照CQC体系文件要求填写《认证场所清单》:10分某电子集团公司Q体系再认证,集团公司和A场所为电子产品总装,BCDEF场所均为元器件生产,集团公司60人,A场所为30人,B场所为20人,C场所为70人,D场所为90人,E场所为50人,F场所为100人;B场所生产甲元器件,CDEF场所生产相同的乙元器件。(要求:1,只列出计算过程,表明掌握了计算和抽样方法;2,基本人天数和分权系数可以虚拟,但调整后审核人天数的计算要符合逻辑。)序号场所名称所在地址涉及的产品、活动、过程人数基本人天数场所分权程度系数调整后人天数1集团总部总装604142A总装3020.30.63B甲原件2020.30.624C乙原件7040.31.25D乙原件9050.31.56E乙原件5040.31.27F乙原件10050.31.5总部集权程度系数确定为:1可满足抽样条件的场所编号为:2(仅限总装活动可抽样);4/5/6/7;初次审核抽样数:监督审核抽样数:再认证审核抽样数:2(4-7号共4个分场所:0.9*√4)+1(1-2号共2个分场所:0.9*√2+1(3号共1个分场所)=4本项目必须审核5个场所:总部+A+B+CDEF中任2个;2,ES初审企业,租用工业园区厂房,无改扩建施工,简单电子产品组装,专业代码对应二级风险,有电子元件焊接工序(使用300W手持焊枪):10分一种情况,焊烟少无组织排放:a)请描述环评、安评、职业卫生评价、三同时审核思路和提交的对应资料;b)请描述焊烟监测的审核思路和是否需要提交监测报告。另一种情况:c)该企业,有波峰焊接工序,焊烟少,并收集集中处理后有组织排放,请描述焊烟监测的审核思路和是否需要提交监测报告。答1:应提供租用该工业园区厂房项目的环评批复、验收报告;职评和安评相关资料可不收集:生产批量不大,手工焊,可以不监测,但需与总部充分沟通;答2:有SMT生产线、回流焊、波峰焊的企业,需提供近一年的环境监测报告,特殊情况除外。3,**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分该公司为Q、E、S三体系结合审核,员工总数320人,根据CQC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应安排Q:9人天、E:8人天、S:8人天,根据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一体化的成熟度和审核组能力经验成熟度最终确定的现场审核人天为21。审核计划8名人员A-H,安排3个组,审核4.5天:1A(QE);2B(QS);3C(ES技术专家)+D(Q)+E(Q)+F(Q技术专家)+G(Q)+H(Q技术专家),请回答:请列出如何得出21天总人日的计算公式:Q9+(E8+S8)×0.85×0.85=21人天实际总人日是多少,列出计算公式?总人日是否满足要求?总人日是:6×4.5=27人天(专家不计人天数)实际总人日可以调整为:Q9+(E8+S8)×0.95×1.0=24人天;审核4.0天;审核安排是否正确?如果有问题,指出问题点?应该如何满足?1-3组安排不正确;31A(QE):缺,S审核员及专业;A可能不具备专业;2B(QS);缺,E审核员及专业;B可能不具备专业;3C(ES技术专家)+D(Q)+E(Q)+F(Q技术专家)+G(Q)+H(Q技术专家):缺,S/E审核员(可以不需要:E、G、H人员);满足要求的变化:可将E(ES)、G(S)、F(S)1A(QE)+G(S)——审核非专业;2B(QS)+F(S)——审核非专业;3D(Q)+H(Q#)+E(ES)+C(E#S#)——审核专业部门及ES关键过程和场所;4,****家具公司EMS审核3分不符合事实描述: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中规定,甲醛≤1.5mg/L、重金属可溶性铅、镉、汞分别小于90、75、60、60mg/L。抽查2011年/2012年公司送检报告,其中2011年无上述指标的测定,2012年还不能提供相应的报告。无法评定组织产品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上述不符合ISO14001:20044.5.2条要求。请问:“无法评定组织产品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结论是否恰当?为什么?判标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最合适的条款是?答:不恰当;不符合事实描述不太专业、不具体;只是表达了组织未能够提供是否满足GB18584-2001要求指标的证据而已;因此,判标也不准确,可判定为4.5.1条款:“组织应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不符合项:说明组织未能够按照要求提供GB18584-2001所要求检测的指标);5,**纺织有限责任公司2分不符合事实描述:现场审核发现,用电消耗目标为1268kWh/t,查1月份用电消耗为1410kWh/t,超出了目标的要求,对此没有进行原因分析也没有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判标结果为:不符合ISO14001:2004标准4.5.2的规定。请问:判标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最合适的条款是?答:判标不准确?最合适的条款是:4.5.3;“组织应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再度发生;”6,***纺织厂职业健康安全监测报告中,出现噪声超标,请写出合格评定可以接受的审核关注点(审核思路)。5分1,企业对超标是否关注;应关注;2,针对超标的现象,企业是否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如:改进工艺、个体防护等);应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可以实施的降低噪声的技改技措活动,以及严4格执行个体防护措施等等;3,审核组应评价(关注),企业措施是否可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在《审核报告》中应评价其控制措施是否已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或评价组织提出的可以实施的降低噪声的技改技措活动的计划;4,改进措施是否已纳入实施管理;可查验其管理方案与相关策划情况、或对应的已实施降低噪声的技改技措活动情况;5,针对不符合的风险评估:防护和职业病的检查的实施情况,及控制职业病的措施情况。应查验其相关噪声工作岗位相关员工的最近/当年的职业病预防的体检报告情况,对出现“复查”、“观察对象”、“建议调离其工作岗位”的员工,组织是否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控制职业病措施的情况;三、简答题(50分)1,请简要写出ES一阶段审核的主要关注点;5分a)文件审核:形成《文件评审报告》、工艺流程图、法规符合性文件等。b)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了解受审核方组织机构、职能、产品/服务、活动和过程等方面的特点,特别是管理体系过程的总体策划和实施情况。c)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情况(含重要环境因素、重大/不可接受风险识别);方针、目标、指标与法律法规相关要求。d)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e)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以确保审核组的审核能力及审核人日配置的充分性,并与受审核方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时间、路线安排等。f)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E:如动力装置场所、危险化学品仓库、污染物治理设施、固废堆放场所及其作业现场;S:高处作业、高粉尘作业、特种作业、带电作业、接触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储存罐区等高风险作业场所;g)评价受审核方是否已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2,请简要写出提交再认证《项目推进表》的主要要求;3分答:“审核进程”中填写一个周期的审核策划;“审核日期”、“审核部门/过程”“审核组长对下次审核的建议”、“受审核方认证周期绩效评价”(含体系变更情况、认证周期内证书状况、在证书有效期内不符合项情况的综合分析、在证书有效期内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等等);3,请分别写出ES环评、安评、职业卫生评价、三同时的审核思路,提交的法规性资料;10分5答:①环评,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确定分类分级:a.重大影响的(1986.3.26以后),收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批复》、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含“三同时”、批复要求、验收监测污染物排放达标的内容)、《运行监测》。b.轻度影响的(1998.11.18以后),收集《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余与a相同;c.影响很小(2003.9.1以后),只填《环境影响登记表》,收集《竣工验收备案卡》。对上述作结论性意见。②职评:2012.6.01之前/后,依据2006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12年《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局2012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确定分类分级:a.严重影响的(02.4.01以后),收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以及《建设项目防护设施“三同时”设计审查申报表》,《预评价批复》,《职业卫生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含“三同时”、批复要求、验收监测危害因素的内容)、《运行监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专业评审意见》(2012.6.01以后可不收集)等。b.一般影响的(03.6.03以后),收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表》。其他收集与a相同;c.影响轻微(06.8.01以后),收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卫生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备案。对上述作结论性意见。③安评:a.2002.11.1以后的矿山建设项目;2002.11.1以后的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2002.11.1以后的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收集《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结论(包括安全对策和建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及批复》;b.2005.7.1以后的石油、冶金、有色、建材等相关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2011.2.1以后的化工、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备案意见书》、《安全设施竣工备案意见书》;c.2011.2.1以后的,除上述一、二条所列项目外的其它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的综合分析报告》、《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备案。4,请分别写出ES审核监测报告的审核思路?(提示:批复、三同时、排污许可等法规要求;实际的风险分析;监测时效、监测覆盖范围、资质等)8分答:首先确定是否涉及新、改、扩建;其次确定风险等级;再次确定是否涉及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①存在环境污染物排放和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收集相关的环境和作业场所监测报告,所提交监测报告的监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提交的监测报告日6期应为现场审核之日1年内。②具体是否收集,要依据企业具体风险。不仅二类风险,就是专业属于一类风险,但是实际活动中没有产生污染或者危害健康的因素的企业都可以不提供监测报告,这个其实是审核员自己现场收集证据,总部不会强制要求现场活动无需监测报告的一二级风险企业也必须提供监测报告。③企业提供的环境监测报告,必须是有资质的单位出具,每年对污染物排放的监测项目,
本文标题:测试题2013072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8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