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浙江宁波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B.中书省C.行中书省D.枢密院3.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可见,当时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4.“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5.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7.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支持B.中印由此结成了同盟关系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8.《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表明《十二铜表法》A.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C.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D.已经发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9.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美国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10.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1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下列最能说明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的是A.实行八小时工作日B.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C.废除资产阶级的法庭D,公社是经过人民自己选举建立的12.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13.“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15.对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16.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B.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417.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材料中“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的原因是A.中西文化开始交流B.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C.辛亥革命的影响D.政府政策的引导18.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19.钱乘旦对英国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属于英国开创的“新的文明”的是①确立君主立宪制②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③开展工业革命④首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则消息所放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的发展B.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C.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21.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盼奇怪现象,这被称为“英国病”。为治疗上述病症,英国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强化国家干预B.强化国家计划指导C.发展知识经济D.减少国家福利开支22.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宣告“自由市场终结”。与此相关的理论主张体现在A.亚当·斯密《国富论》B.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马克思《资本论》D.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23.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5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这种情况出现在A.1925—1953年B.1954—1964年C.1965—1982年D.1982—1991年24.法国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25.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今的国际重大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6中的国际组织依据我国恢复或加入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大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26.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四(隋)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6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6分)(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4分)(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2分)27.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材料一“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不相符合。”——马克思(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在当时的作用。(2分)材料二中世纪后期,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变化发展了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求产生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律上层建筑,极需有新的“私法”(即民法)来调整层出不穷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摘编自李雅书杨共乐《古代罗马史》(2)依据材料分析罗马法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3分)材料三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梁启超《变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所有·侵权
本文标题:浙江宁波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0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