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服务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探索
1社会服务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探索——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摘要:产学研结合需要社会、行业企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增强产学研结合的吸引力,就是转换视角,跳出教育本位看问题,树立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以服务社会和行业企业需求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中提升自己谋求发展。关键词:社会服务;产学结合;高职院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需要社会、行业企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如何增强产学研结合的吸引力,摆脱高职院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窘境,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转换视角,跳出教育本位看问题,树立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以服务社会和行业企业需求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中提升自己谋求发展。一、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内涵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育教学与生产、科研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在内容、方法、能力要求等方面的高度一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生产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生产、科研的密切联系。从合作主体上看,“产”是生产实践,其主体是行业企业;“学”是教学过程,其主体是学校;“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生产实际服务的实践活动,其主体是产学合作的双方,通常是学校与企业,因此,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主体通常只有产学合作的双方,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三方。这也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决定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通常情况下与科研机构无直接联系。二、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推进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深层发展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普通高校相比,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突出。通常这种服务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服务,即为行业和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主要体现为通过产学合作等形式,为行业和地方完成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的具体项目;二是间接服务,即依托职业学校所设的专业,为广泛的社会需要和对应的行业输送技术人才、提供职业人才的基本素养教育、在行业人才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改进上提供较为专业和权威的智力帮助。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证实,在我国也正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社会、行业企业越来越关注职业教1程方平.职业学校应当更自觉地为行业和地方服务.中国教育报2011.5.10第7版3育,但职业院校、社会和行业企业之间尚未真正形成协调规范的逻辑关系,除部分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开展较好外,多数院校仍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发展的阶段。因此,在相应的体制改革、法制建设推进的同时,职业院校更应该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职能,明确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不仅是高职院固有的社会责任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要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服务,通过满足社会、企业等各方的利益诉求,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和主体意识,提升职业院校吸引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层次发展。三、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服务的产学研结合探索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教育部、建设部选定的“建设行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多年来,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坚持“零距离”办学理念,主动为社会和行业企业服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很多工作表面上看是“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的单向服务,而实际上,学院在服务中的收获和提高是“润物细无声”的。学院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在参与服务中受到的职业熏染、专业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专业建设水准、凝聚校企双方心血与智慧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以及行业企业在人力物力上对学院的大力支持等等,不能量化但意义极其深远。恰恰是学院在服务中的无私奉献、真诚和实在,感染着合作方,拉近了学院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距离,让校企成为亲密的伙伴,激发了其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和主体意识,将产学研结合培养4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高职院校的的自身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1、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确保专业设置与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接”的关键要素。作为辽宁省住建厅所属唯一的一所学校,学院的行业特征和行业优势明显,学院依托行业,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市场调研,掌握详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设置,使之与行业结构发展变化相一致,着力打造社会需求旺盛的长线骨干专业和品牌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前瞻性地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从总体上保证学校教育“适销对路”,同时,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的观念,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特点确定每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独有特色。目前,学院已有的十九个专业(含四个专业方向)全部为城市建设类亟需的专业,涉及城镇规划、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房地产等专业领域。十二五期间,学院将重点发展与生态建筑和节能减排相关,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大的专业,通过不断完善专业布局,更好地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服务。2、依托实验实训资源优势和专业人才优势,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学院依托实验室优质资源开展对外技术服务。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为例,该中心拥有14个实验室,其中建材、智能建筑、室内环境、建筑结构等实验室均通过国家资质认证。其拥有的仪器设备先进,500T压剪试验机、风机盘管仪、美国理想网络综合测试仪和安杰伦气相色谱仪等的精准度远远高于国家相关规定。有关教师全部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每年可为企业提供五百余个项目一百多万平方米的工程检测服务,提升了学院的外部声誉和办学效益。5此外,学院鼓励专业教师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或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将理论知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密切校企关系,促进产学研结合,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如学院先后为沈阳盛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沈阳房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制作物业管理方案;参与了沈阳桃仙机场道路改造扩建、沈哈高速公路四平段等百余个项目的勘察测绘工作以及沈阳市周边五个乡镇的竖向规划、管网规划和管网综合规划等工作。3、着眼未来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淀,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育资源。着眼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学院主动为企业分忧,送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到企业,先后为沈阳健晖混凝土有限公司、沈阳东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沈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合作企业进行职工培训,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此外,学院还承担着省内建设行业人员培训任务,开展建设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工人技能培训鉴定等项目,年培训5万余人次,受到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4、依托专业优势,校企联合开展科研功关行业办学的天然属性成就了学院的专业优势,多个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或省级示范专业,这些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试验设备先进,技术服务能力尤为突出。凭借这些优势,学院与东北金城建设股份公司、沈阳健晖混凝土有限公司、沈阳四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沈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北方建材试验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了绿色混凝土、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罐车废弃水泥浆再利用技术等多个科6研项目,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财力,让企业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回报。此外,学院即将投入建设的生态节能实验楼,无论技术还是理念,在国内都是一流的,这必将为产学研结合和社会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5、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为行业发展服务以房地产专业为例,作为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的焦点行业,房地产专业发展备受社会各方关注。为及时掌握、分析、研究辽宁省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确保我省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在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成立了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心工作人员由学院专业教师兼任,业务上受省住建厅直接指导。学院专门为研究中心引进了高端研究人才和研究团队,提供先进的办公设备,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研究经费支持。2011年12月28日,辽宁省房地产研究中心在学院正式挂牌,辽宁日报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是我省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6、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离不开工程实际,城建行业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可重复性更要求学生必须深入工程项目现场实践,否则是很难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的。因此,学院在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厅领导亲自挂帅的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并通过签署订单培养协议、企业冠名、设立企业奖学金、聘请客座教授等多种方式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省住建厅每学期为学院召开一次校企合作对接会,确保行业资7源与学院的无缝对接和全力支持,凸显行业办学优势。学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坚持每年进行市场调研,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学计划进行滚动修改,有效保证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相一致,确保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有些专业通过产教结合实现了“零距离”培养模式——“师资零距离、设备零距离、教室零距离”,如土建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专业,教师就是检测工程师,学生在实验室里学习完成的内容就是毕业后要承担的工作内容。档案员做什么,质检员做什么,老师都在完成实际任务的同时边做边讲,为学生梳理得清清楚楚,有效保证了教学效果。有些专业解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燃眉之急,如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辽宁省全面启动了生态省建设,拉开了传统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和环保城市迈进的帷幕,迫切需要与之相关的人才,而目前我省乃至全国尚无一所能够培养同时具备城市建设和生态环保专业知识人才的学校,因此,在广泛调研和邀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学院在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技术两个专业试点,在教学计划融入了与生态、环保、节能相关的课程,并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新课程和教材,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发的“建筑节能监测技术”和“建筑节能减排”两门课程,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发的“环保节能建筑”课程,已在教学中实施。全部专业均实施了“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培训内容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测量员、制图员、施工员、预算员、实验员等,有的学生一人即手握两到三个证书,进一步适应了职业岗位需要,满足了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8作者简介:谭禾丰(1963-)参考文献:[1]陈晓军.校长领导力与院校发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1.[2]程方平.职业学校应当更自觉地为行业和地方服务[N].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0日。[3]刘复国.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8)58-59[4]霍丽娟.高职院校如何实现社会服务功能[N].光明日报,2008年7月23日[5]谭禾丰.激励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0)
本文标题:服务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2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