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浙江省专业技术考试科技与创新各章节重点
讲八个问题: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升温二、创新概念的含义解释三、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四、创新活动的国内外态势五、创新活动的三大类型六、创新活动的市场主体七、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源八、创新素质的获得方式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升温创新是一个外来词。首提者:熊彼特22年间,有二个没料到:1912年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无人问津1934年英文版出版后——专家学者的学术时尚企业家们的利益追捧新世纪门槛的前夕——创新理论在中国理论界迅速升温创新实践成为国家发展又一大战略(国策)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升温1956年,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号令1978年,邓小平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1986年3月,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1995年,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国家启动《技术创新工程》199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提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1998年6月,启动“知识创新工程”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报告推动创新成为时代的潮流和主题(90多次提“新”)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年规划建议》,自主创新能力200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连续七天,中央电视台《创新中国》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正式提出“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创新”这个关键词一共使用了56次。2006、2007、2008连续三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定为“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近几年来,全国每年开展着各种各样的创新系列活动……(包括今天我们大规模组织“科技与创新”培训活动)二、创新概念的含义解释1、词义学解释:创——破旧;新——立新。创新就是破旧立新。2、经济学解释: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主要有5个方面的内容:(1)引进一种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新的市场;(4)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5)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创新”一词是个舶来品,而且专指经济领域,但今天的中国已广泛引用。时代最流行的标志性口号之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使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因为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不能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才能生存和发展。”首先,对于一个民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今天依然还居住在山顶洞内,依然还在茹毛饮血。正是创新,中华民族:才有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思想创新局面、才有了秦汉初盛和唐宋鼎盛、才有了四大发明……正是创新,海外民族:才有了文艺复兴运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发生、达尔文“进化论”、牛顿“力学三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爱迪生的众多发明创造其次,对于一个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防科研生产能力,试图以引进方式解决国家安全,那将是十分脆弱的。日本长谷川庆太郎《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没有日本的钢铁、机床,中国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夸张但有一定道理。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因为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在国外正逐渐从专卖店转入超市大卖场”。第三,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创新是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美国米拉克伦机床厂,调用五分之一的职工从事创造性活动,开发利用创新资源。每年更新50多种老产品,该厂约每10年全部产品创新一遍,其产品始终领先于世界同行业。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以来,其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海尔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正如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所说:“创新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第四,对于科学技术本身,创新是科技腾飞的有力翅膀正是不断创新,当今世界的学科门类从上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正是依赖创新,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60年时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上世纪80年代末,大哥大在中国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只过了近20年时间,灵巧的手机已经民已经成为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多功能用具了。世界在变,创新不变!☆从浙江省来看,创新活动更具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以,2006年浙江省提出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口号。1、建设创新型省份是走出资源环境边覆盖境的唯一选择生产缺电(我省的电煤自给率不足1%)、招商缺地(每年减地60万亩,10年后将无地可用),因此只能选择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之策。2、建设创新型省份是破解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难题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浙江产业发展发展方向是“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其难点在于如何引进新产业、打造新品牌、创造新技术。要解决这一难题,只能走科学和自主创新之路。四、创新活动的国内外态势从国际看:创新成为世界潮流纵观历史,1700年以前的欧洲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仅为0.11%,630年才增长一倍。然从1820年到1990年这170年间,人均收入的增长英国翻了10倍,德国翻了15倍,美国翻了18倍,日本翻了25倍。其原因:三次创新浪潮。第一次创新浪潮:1760年到1840年,英国领导,蒸汽动力和工厂化生产;第二次创新浪潮:1840年到1950年,美英德法共同领导,电报、铁路、汽车、飞机、家用电器为代表;第三次创新浪潮:1950年至今,美日欧洲走在前边,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以色列:建国60多年来,资源贫乏又五场中东战争,但依然相当发达强大,靠的就是自主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注意到了这三次创新浪潮所喷发出来的巨大的创造能力。他们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从新中国看:将迎来自主创新的春天(56年来,毛泽东向科学进军——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科教兴国——胡锦涛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一次创新浪潮:计划经济时代:封闭状态下自主创新,国家为主体,很快拥有了“二弹一星”第二次创新浪潮:改革开放中前期:开放状态下全面引进,国家主导(如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攀登计划等科技计划,211高校建设工程)与企业参与(如各地高新科技园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958种产品国际份额第一)由于是以市场换技术方式的全面引进创新,中国企业虽然走了捷径,缩短了技术与能力的差距,但并未真正获取自主开发原创性技术的创新能力,其中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来的,要更新换代,要大幅降价,则仍然受制于人。商业部长薄熙来说: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的收入,才够进口一架空客A380飞机!)第三次创新浪潮:新世纪前夕开始:开放状态下自主创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正在初显成效(9月24日科技部报告,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4位;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世界排名已由1991年的1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在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以及先进国防武器装备等领域涌现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中国目前正在从非创新型国家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近期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中国远期目标:2050年成为世界一流创新五、创新活动的三大类型1、原始创新具有前所未有的原创性和重大变革的突破性的创新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世界上研制出第一架飞机、第一台计算机、电视机……2、二次创新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的再生发展(模仿中创新)如: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算是原始创新,那么,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可以算作是二次(多次)创新。第一台计算机后的不断出现的各种类别的计算机(如笔记本电脑)3、集成创新将原已存在而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合成重组成另一件东西。如:美国普通技术员豪斯菲尔德,X射线照相装置与电子计算机组合,发明了CT扫描仪,从而获1979年诺奖;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总工程师曾说过:飞船拆卸后,其每一个零部件其实早就可以在美国市场上买得到了。马克思在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后200年,提出了另一个著名论断:整合就是力量。儿童玩积木、拼七巧板就是儿童的一种集成创新六、创新活动的市场主体——企业创新1、企业创新的意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撑国家的创新实力在传统的认识中,一谈科技发达,就是美国、日本、欧洲怎么样,其实发达的并不是笼统概念上的国家,而是具体概念上的企业。美国科技水平高,不是布什政府技术高,而是拥有了像波音、微软那样的企业。日本汽车畅销是因为有了丰田、本田等厂商。新崛起的韩国亦如此,消费者可能不知道首尔在哪,但愿意购买现代或三星的产品。没有拼命追逐自主创新的企业,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也只能是一句口号。所以,西方发达国家80%的科研创新是由企业来完成的,在美国和日本,创新的骨干力量70%以上都是存在于大企业之中;熊彼特对此有着经典式的论述,他认为企业家的功能就是创新,一旦不再创新也就不是企业家了,而是老板!我们从亨利、福特、丰田佐吉、王永庆、李嘉诚、李书福们的艰苦创业、百折不挠、与时俱进的经历中,可以深切的领悟到“企业家的功能就是创新”论断的科学性。企业家注定不可能过着寺院般的宁静生活,他们只有不断地进行破坏性创新,经受竞争风暴的考验,才不会被竞争对手所击败。所以,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创造更多世界著名的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主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企业创新的内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形象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营销创新(安利)3、企业创新的核心:技术创新否则,始终沿用老技术,就会被自然淘汰;一直引进别人新技术,就会既受制于人又让利于人(中国的彩电汽车空调冰箱和IT产品的利润大头几乎给了国外技术拥有者,中国仅仅是赚了点苦工钱。不过,近年来,众多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开始流行这样的顺口溜:“四流企业卖劳力,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级企业卖标准”。如后起的中国汽车产业,目前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挺进国际市场。吉利汽车近期出口海外市场一帆风顺;奇瑞不但搞出了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未来还要涉水美国市场;尤其是一汽,在企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自主品牌实现产销100万辆,占总产销量的50%。)4、企业创新的的社会配套:(全社会必须拥有浓烈的创新文化(历史传统、心理倾向、社会观念、政策导向、制度支持……)社会观念创新、法人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执政理论创新、政府行政创新、大众文化创新…七、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源——创造型人才1、创造型人才的根本特征: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2、创新素质包含的内容:创新意识: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形成新理论的能力、提出新方法的能力、发明新技术的能力等创新人格:创造动机——好奇心、创造信念——自信、创造意志——执着、创造情感——激情3、蕴藏在创新能力中的核心:创造性思维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独立性(不人云曰云)、求异性(能多向侧向逆向想问题)、新颖性(结果新鲜奇特)、坚韧性(不半途而言,英医琴纳30年反复试验终得牛痘治天花)5、创造性思维的动因:内在动因:主要是兴趣爱好与善于调节(假若爱迪生不喜物理学,袁隆平不爱植物学,那他们的创造发明是绝不可能的;但爱钻牛角尖而又出不来的人,一般说来也是无创造性思维可言的,如永动机的梦想者)外在动因:主要是信息刺激与环境压力(见多识广的人点子就多;压力变动力,如中苏恶化、
本文标题:浙江省专业技术考试科技与创新各章节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2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