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朝鲜王朝的长白山认识
朝鲜王朝的长白山认识李花子作者提供,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2期【提要】朝鲜王朝建立初期,长白山(朝鲜称白头山)被视为域外之山,所以没有列入国家正式的山川祀典中。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定界以后,长白山成为中朝界山。英祖时期,长白山被定为北岳,成为象征朝鲜王朝发祥的圣山。高宗建帝称号,对包括长白山在内的五岳进行封号。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长白山成为象征朝鲜民族独立精神的一座灵山。【关键词】长白山白头山山川祀典岳镇海渎前言长白山,朝鲜称之为“白头山”。在朝鲜咸镜道镜城另有一座山被称为“长白山”,我们暂且称之为“镜城长白山”(今称冠帽峰)。多数韩国学者在研究中往往将此二山相混淆,所以有必要先阐明此“长白山(白头山)”,非朝鲜境内彼“长白山(镜城境内)”。众所周知,长白山不仅是满清帝国的发祥圣地,也是象征朝鲜王朝肇兴的圣山,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随着朝鲜国家主权地位的丧失,民族危机的降临,这座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象征朝鲜民族的圣山。1945年光复以后,半岛又被割裂为南北两个不同政体的国家,朝鲜民族遭遇了骨肉分离的惨痛的一幕,三八线以南的韩国人要登上长白山天池,必须绕道中国境内方可登顶,这更加剧了半岛南北分裂的现实无奈感。长白山不过是位于东北亚东北部的一座海拔较高的山,它被赋予如此多的象征含义,是因为它见证了东北亚历史的变迁过程,特别是半岛历史的沧桑与一个民族的悲欢离合。以往学界普遍认为半岛先民对长白山的尊崇由来已久,但实际上,只是到了朝鲜王朝后期,特别是朝鲜英祖时期,长白山才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成为朝鲜王朝尊崇的对象。本文试以朝鲜王朝时代为主线,考察历代的长白山认识,特别要考察其山川祀典,从而阐明长白山由一座默默无闻的北方山,成为朝鲜王朝发祥圣山的历史过程。1、朝鲜王朝初期长白山被视为域外之山朝鲜王朝初创时期,长白山没有被列入国家正式的山川祀典中。太宗十四年(1414)八月,朝鲜礼曹上山川祀典之制,依照唐礼乐制和宋《文献通考》,详定境内名山大川以及诸山川的等第,规定:岳海渎为中祀,诸山川为小祀。其中,“岳”包括:三角山(京城附近)、松岳山(开城)、智异山(全罗道)、鼻白山(永吉道),即四岳;“海”包括:南海、东海、西海,因为朝鲜三面临海、北连陆地,所以在三面祭祀海神;“渎”包括:汉江、德津、熊津、伽耶津、鸭绿江、平壤江(大同江),即六渎,以上岳海渎为中祀。此外,境内诸山川被列入小祀,包括:木觅山、五冠山、紺岳山、杨津、鸡龙山、竹岭山、主纥山、锦城山、雉岳山、义馆岭、德津、牛耳山、长山串、阿斯津、松串、沸流水、清川江、九津溺水等。长白山既没有列入中祀,也没有列入小祀,它与京畿道的龙虎山、华岳,庆尚道晋州城隍一起,规定由地方官自行祭祀。[1]与之相比,咸镜道的鼻白山被定为北岳,显然它作为朝鲜太祖李成桂的诞生地永兴北面的一座镇山得到了尊崇。《八道总图》:《新增东国舆地胜览》插图世宗时期崇尚儒教,各种文物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备。世宗十九年(1437)三月,礼曹依据各道巡审别监的启本,详定岳海渎山川坛庙及神牌制度,咸吉道鼻白山仍被列入中祀,而由所在官自行设祭的“显德镇白头山”则遭到了削祀。当时,坛位版上一个写着“白头山之神”,一个写着“显德镇之神”。据记载,“显德镇白头山”被削祀的理由如下:右白头山非本国境内,显德镇在高丽时革罢,别无灵验,请并削祀典。[2]一白头山是域外之山,不在朝鲜境内;二显德镇在高丽时已被革罢,所以没有理由对不在本国境内的山和不存在的镇行祭,故遭到削祀。世宗时期,长白山被视为域外之山是当然的,当时长白山附近居住着许多被朝鲜称为“野人”的女真部落,他们不时进攻朝鲜村落,朝鲜沿鸭绿江设置的四郡和沿图们江设置的六镇,就是为了防备这些女真部落的侵袭。朝鲜王朝初期的近一百年,一直不间断地从南部迁徙居民安置到西北地区的平安、咸镜和黄海道,以充实和巩固边疆。中宗时期(1507-1544年)编纂的《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称鱼润江(又称西豆水、西北川,图们江上游支流)、朴下川、检天(剑川)等,为“豆满江外野人地面”,[3]表明长白山南的图们江上游地区仍是女真人的家园。世宗代地理志是现存朝鲜王朝最早的地理志,仔细考察该地理志,可以发现咸吉道名山中没有白头山,主要包括以下三座:“名山曰鼻白山,在定平府西北百里许;白山在镜城郡西;乌鸭山在安边府东。”[4]这里的“白山”显然指“镜城长白山”,白头山因是域外之山,所以没有包括在咸吉道名山中。这一时期,朝鲜王朝的发祥地仍以太祖的诞生地永兴为重,世宗十三年(1431)十月,曾为咸吉道都巡问使的柳思讷作“龙兴歌”一篇,讴歌太祖的创业功德,他写道:山从长白山(镜城长白山)来,水向龙兴江流,山与水钟秀储祥,太祖大王乃生,源远流长,德厚流光,奄有东方乐只,且传祚无疆。[5]永兴境内确有一条江叫做龙兴江,此江原称“和州江”,帮助太宗(1401-1418年)发动第一次“王子之乱”奠定王业基础的河崙,改称其为“龙兴江”。这里的“长白山”,从永兴的地理形势分析,应指永兴北面的镜城长白山,因为镜城长白山是咸镜道境内最高的山,故有“山从长白山来,水向龙兴江流…太祖大王乃生”这一赞美王朝发祥伟业的诗句。尽管如此,长白山(白头山)做为东方最高山峰,朝鲜北道诸山自此起的地理认识很早就出现。《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记载:咸吉道四境:“东滨大海,南界铁岭,西接黄海、平安道,有峻岭自白头山起伏,南走铁岭,绵亘千余里,北连野人界面”。[6]即峻岭自白头山起伏,南走一千余里直达铁岭,这是对从长白山开始的山脉体系的最初认识。以后,这种意识越来越强,1667年(显宗八、康熙六年),副提学闵鼎重向国王报告北道形胜时指出:“白头山一带水,自三甲(三水、甲山)之后,西流乃为鸭江,其东者乃为豆满。白头一支入我境,东走得长白山(镜城),六镇及镜、明、吉,皆列在其下矣。”国王问:“然则白头非我国地方乎?”闵鼎重回答:“此胡地也。”领议政洪命夏补充道:“白头在于胡地,而实我国山川之祖也。”[7]2、1712年定界后长白山成为中朝界山1712年(康熙五十一)清朝派乌喇总管穆克登调查中朝之间的鸭绿江、图们江边界,特别是长白山一带地形,这是为了绘制清朝舆图——《皇舆全览图》。此次查边定界,将长白山拉入朝鲜人的视野中,这是朝鲜关注长白山的开始。穆克登查边的消息传来后,朝鲜急于谋求对策。鸭绿江、图们江已经成为两国的自然边界和彼此公认的边界线,问题在于,两江之间连陆地方何处是边界,长白山以南地区自女真部落撤走一百多年来,彼此界限不够分明,因此当朝鲜边民进入长白山以南险川(剑川)、甫多会川之间居住和打猎时,对他们要不要以犯越罪处理,便成为朝鲜朝臣争论的话题。[8]当时朝鲜的镇堡、把守均位于距离长白山五、六日程的地方,这里是朝鲜的实际控制线,但是,朝鲜出于对清朝军防的目的,视长白山为一座天然屏幛,故提出长白山天池以南为朝鲜界的定界目标。虽然一些臣下提出长白山天池“横截做限”,即天池对半分,但是,大多数臣下明白长白山天池对于清朝意味着什么,清朝之看重长白山,几次欲派人探查,甚至派官祭祀此山,都因清朝初出长白山,视其为王朝发祥之地,所以,当朝鲜译官金指南面见穆克登时,未敢发以“天池横截做限”,而是提长白山“大池之南即我国界”。[9]定界结果,界碑立于长白山天池以南十余里的分水岭上,[10]碑文记载:“大清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查,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为分水岭上勒石为记。”此次定界再次确认中朝两国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的事实,并且使从前模糊不清的长白山一带边界变得较前清晰,长白山天池作为清王朝发祥圣地归入清朝,天池以南,更确切地说,界碑所立分水岭以南划归朝鲜,朝鲜达到了预期的定界目标。从此,长白山成为中朝界山,它既是中国山也是朝鲜山,难怪当朝鲜译官要求得到“白山图”时,穆克登非常慷慨地表示:“大国山川不可画给,而白山乃尔国也,何难画给?”[11]这里的“白山”应指长白山,即朝鲜所称白头山,简称“白山”。[12]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是长白山南面的“小白山”的简称,故认为界碑是由朝鲜人由小白山顶挪到长白山天池南边的。[13]此次定界,不仅确认中朝两国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的事实,更使朝鲜获得长白山这一天然屏帐的保护,获得了领土上的安全感,特别是在长白山以南地区获得了发展的空间,朝鲜西北流民源源不断地移入这里开垦定居,图们江上游的茂山土地肥沃,流民越聚越多,逐渐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北方雄邑。[14]光绪年间,中朝两国勘界(乙亥、丁酉)时,中方勘界人员发现,茂山以北的西豆水(又称鱼润江,图们江上游支流)附近早已成为朝鲜内地,“屋宇坟基均已年远”;其北红丹水(图们江上游支流)与红土山水(图们江上游最北的支流)之间,“有旧居朝鲜民百余户”,[15]显然已逼近长白山天池附近。此次定界还为十八世纪中后期朝鲜地图制作开了一个先河。此前朝鲜地图对于北部边界线的标示相当模糊和混乱,但此后,朝鲜地图清晰地标出鸭绿江、图们江和长白山天池,江北因是境外之地基本上不做任何标记,多数地图还标出定界碑的位置,甚至标出连接界碑和图们江正源的木栅和土墩。可见,此次定界使朝鲜人的边界意识和疆域意识得到提高。《海东地图》:“咸镜道”(18世纪中期)《舆地图》:“咸镜道”(18世纪末)3、英祖时期长白山国家祀典化朝鲜英祖时期(1724-1776年)关注长白山缘于对北部关防的重视,英祖初年,“磴磴矶来侵说”和“宁古塔败归说”甚嚣尘上,磴磴矶和宁古塔的确切位置引起国王浓厚的兴趣,而臣下们在说明这两个地方时,常常以长白山作为参照物,比如磴磴矶在“白头山左”,[16]又如“宁古塔距白头山,其间二千余里”。[17]英祖三十七年(1761)朝鲜展开了一场是否以长白山(白头山)代替鼻白山的大辩论。最初由礼曹判书韩翼謩提起,以他为首的支持者的主张不外乎:一、北道(咸镜道)为王朝发祥之地,而长白山(白头山)为北道山水的发源地。如他指出:“我国北路,若周之豳岐,汉之丰沛,列祖旧基,土人尚指某水某丘,列祖陵寝,皆奉北路,而一水一麓,无不发源于白头。兹山实我朝炳灵发祥之地”。[18]二、长白山(白头山)为朝鲜“诸山之祖宗”。[19]支持者们的建议正合英祖的心意,英祖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荡平君主,他极尽全力平衡老论、少论、南人等各派力量,达到巩固王权的目的,而以朝鲜诸山之祖的白头山定为北岳,比起鼻白山来其象征意义更大,有助于提高咸镜道做为丰沛之乡的地位和达到尊崇兴王肇基之所的政治目的。但是,更多的臣下或回避或持反对意见。反对者的理由是:一白头山“跨越胡界”,不便于登顶祭祀,“诸候祭封内山川”方合礼制。[20]二反对创开祖宗朝所无新礼制。如礼曹参判徐志修在分析白头山漏于祀典的原因时指出:“祀典之定,六镇之开拓,皆在世宗朝,……其所见漏,又有礼意,而臣不敢臆对矣。”[21]徐志修的表达相当含糊,他认为世宗朝定山川祀典时,庆兴等先祖肇基之地已在版图内,却定永兴(太祖李成桂的诞生地)北面的鼻白山为北岳,肯定出于某种礼意,他不好擅自猜测。在近四个月的争论期间,国王不但听取中央官吏的意见,还向在外山林诸臣和儒臣征询意见,但支持者寥寥无几,最后国王只得作罢。[22]此次大辩论,虽然没有达到以长白山(白头山)代替鼻白山的目的,但是,长白山做为东方最高山是朝鲜诸山之祖的宗山意识得到了加强,这为后来以长白山定为北岳打下舆论基础。六年以后,英祖四十三年(1767)议论再次展开,此时已升为左议政的韩翼謩再次推进此事,国王较前更加坚决。前述长白山“跨越胡界”,无法登顶祭祀的难题,很快通过望祀来解决。此时,已是英祖晚年,他成功地实行了荡平政策,使王权得到强化,他似乎要完成一项未竞事业,示意臣下亲读“龙飞御天歌”第一章:“今我始祖,庆兴是宅”,强调要尽追报之道。这一次同样遇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如判府使徐志修认为:我国朝发祥之地,盖在庆兴,而白头山之于庆兴,为四、五百里之远。揆以发祥毓庆之所在,或似有间。至于朝宗山之说,不见于经,又不见于正史,不过数家之论,恐非可据。《五礼仪》祀典之定,在于六镇开拓之后,而北岳祀秩,在于鼻白,而不在于白头者,
本文标题:朝鲜王朝的长白山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2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