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二生物期末冲刺卷(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2.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硫基(一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一S—S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如果甲中的R为一C3H50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3.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储能的多糖物质B摄入人体的N元素可用于构成ATP、磷脂和脂肪等C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D递质、激素和酶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4.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TP、RNA、质粒和线粒体中均含有核糖B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C癌细胞代谢旺盛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数量较多D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5.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B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C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淀粉完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但释放的能量不同6.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脱氧核苷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27.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8.下图表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d表示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X可能是细胞呼吸酶B.磷脂总量最多的细胞器是①C.③的内膜中蛋白质种类和含量比外膜多D.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主要由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10.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1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12.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的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B.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体现了体液调节的特点C.出发后体温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D.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造成血浆渗透压升高,应及时补充水分13.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14.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15.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可用下图表示,对其分析和解读不正确的是A.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则属于体液调节B.寒冷环境的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若水和无机盐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b→d→e来实现,则d为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D.图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还应增加免疫系统,从而调节内环境的稳定16.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d、e三种激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4B、b、c两种激素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C、d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肌肉D、分泌d的细胞和分泌e的细胞中的DNA完全相同17.下图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细胞①、细胞②、细胞③、细胞⑤均具有分裂能力B.物质J为淋巴因子、物质I为抗体C.注射疫苗后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物质J、物质I来增强人体免疫能力D.人体产生的物质I攻击自身正常细胞称为自身免疫病18.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19.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调查了学校附近的一块人工杨树林,下列有关调查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杨树林的长势整齐,垂直方向上不存在分层现象B.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杨树林中鼠妇的种群密度C.研究杨树林的范围和边界、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杨树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0.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52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某害虫的天敌是拟水狼蛛,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C.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D.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2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25.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设能量在各营养级中的传递效率为10%,假如种群E的干物质量为5.8×107kJ,种群B的干物质量为1.3×108kJ,则种群A的干物质量是A.1.3×108kJB.5.8×107kJC.4.5×107kJD.无法确定6园林高中生物期末冲刺卷(二)答题卡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一分)26.胚胎干细胞(ES细胞)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吸引着众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由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即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2)ES细胞也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ES细胞在细胞上能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在培养液中加入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3)ES细胞的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前景为体外诱导分化,从而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进而解决临床上存在的供体器官不足和问题。此外科学家还试图用基因工程方法对动物器官进行改造:向器官(填“供体”或“受体”)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或抗体)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该基因,再结合_________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动物器官。27.采用基因同源重组法敲除基因可以研究某一基因的功能。同源重组在细胞中自然发生,原理如图1所示,交叉互换的位点必须发生在特定的同源序列中。为研究野生型小立碗藓的M基因是否与抗旱有关,研究人员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问题:图1图2(1)测定M基因两侧的碱基序列。质粒pcDNA3SmaⅠNeoBsmⅠTth11Ⅰ同源序列同源序列A基因B基因A基因CCATCCGTTG…GGTAGGCAAC…3’5'…CATGCATGCAT3'…GTACGTACGTACCATCCGTTG…GGTAGGCAAC…3’CCATCCGTTG…GGTAGGCAAC…3’CCATCCGTTG…GGTAGGCAAC…3’5'…CATGCATGCAT3'…GTACGTACGTA5'…CATGCATGCAT3'…GTACGTACGTA5'…CATGCATGCAT3'…GTACGTACGTAB基因7(2)质粒pcDNA3上有Neo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和限制酶SmaⅠ、Tth11Ⅰ和BsmⅠ的酶切位点,如图2所示。为了使该基因能与M基因发生同源重组,选用限制酶________将该基因从质粒上切下来,然后在该基因的两侧增加与基因M两侧相同________的碱基,构建具有抗性基因载体。(3)用________法去除植物细胞壁,得到________,在等渗或微高渗溶液中用促溶剂促溶,将Neo基因载体导入小立碗藓细胞内。(4)在添加了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植物细胞,在植物激素的作用下,植物细胞若能经历________等过程形成植株,则该植株的M基因被敲除了。(5)在________环境下种植该植株,与野生植株相比,如果该植株生长状况________,证明基因M与该植物的抗旱特征无关。28.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种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含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1)拟进行杂交:♂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若C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性状。为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根据现有类型,最佳杂交组合是,后代中出现这种母牛的概率是(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2)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填标号)中完成。在过程④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子代母
本文标题:期末冲刺卷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2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