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未成年人法制宣传讲座
未成年人法制安全宣传讲座主持人:撒贝宁小朋友们认为我们平时容易受到怎样的威胁或者伤害?小朋友们如果受到威胁或者伤害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一、法的概念和含义二、未成年人保护法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法的概念和含义水:平之如水,从水。水代表法的“公平”。廌:也称“獬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辩是非曲直廌:代表法的“正义”。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体形大的像牛,小的像羊,有点像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话,识别善恶忠奸。当它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的概念: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拥有以下权利:1.生存权。2.发展权。3.受保护权。4.参与权。5.受教育权。未成年人受到以下保护:1.家庭保护。案例:小明的爸爸突击检查他的作业,发现小明有一次语文作业没有完成,就打了他。小明用手去挡,小明爸爸更加生气而将小明暴打一顿,边打边说:“叫你不做作业。你是我生的,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当天,小明爸爸为了惩罚还不让小明吃晚饭。问:小明爸爸的做法对吗?被父亲毒打的小男孩。这是挨打时小男孩所穿的衣服,上面全是血。这是孩子的一双手,因为父亲打他的背很痛,所以他用手去挡,就被打成了这样。这是小男孩被父亲暴打之后背上的伤痕,而他挨打的原因,竟然是父亲突击检查作业,发现他有一次语文作业没有完成。答:小明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家长不能再随便打骂孩子。未成年人受到以下保护: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未成年人受到以下保护:2.学校保护:案例二:小红是独生子女,从小娇惯任性。有一次她在语文课王老师上课期间与同桌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制止时,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小红叫到宿舍内批评,小红不服争辩,王老师便打了小红两个耳光,并说小红是猪脑子,读什么都读不好,将小红关在宿舍直到晚上六点才她回家,使小红下一节英语课没上着。问:小红的做法有没有错误?王老师的做法又对吗?答:小红上课不专心听讲,又与老师胡搅蛮缠,不尊师重教,有错在先,应该向王老师承认错误,赔礼道歉。但是王老师打学生“耳光”并侮辱小红,是侵犯学生人身权利行为,致使小红一节课没上,是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她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校不得违反国家和法律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老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老师辱骂学生将受到惩处。教师辱骂学生将会受惩罚教师辱骂学生将会受惩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未成年人受到以下保护:3.社会保护。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以及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教师在校园内不能吸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不得侵犯和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父母不可偷看孩子日记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对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突发事件中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受到以下保护:4.司法保护。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在司法活动中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99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预防犯罪的法律。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品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应杜绝以下不良行为:1.旷课。未成年人不得旷课。旷课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不利于未成年人正常受教育和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经常旷课,容易与社会不良少年厮混在一起,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夜不归宿。夜不归宿不仅容易使未成年人受坏人引诱而走上犯罪道路,而且往往由于孤立无援成为犯罪者的攻击对象。3.携带管制刀具。携带管制刀具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危害很大。未成年人容易在嬉戏时或者一时冲动而伤害到身边的人,若被其他人抢去也容易伤害到自己。所以必须严格禁止。案例:学生陈某,出于好奇,在地摊上买了一把弹簧刀。一天,他与同学小于一起去学校,途中二人因口角而扭打,身单力薄的陈某争不过身高马大的小于,情急之下,抽出弹簧刀向小于扎去。小于顿时血流如注,躺倒在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陈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送入少年犯管教所服刑。4.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容易情绪激动,做事不计后果。平常的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很容易演变成恶性刑事案件。所以严格禁止大家斗殴、辱骂他人。伤害罪: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5.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或者抢劫罪,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敲诈勒索罪: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抢劫罪: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6.故意毁坏财物故意毁坏财务也是不良行为既是违背了社会公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毁坏公物罪:不论在学校或是公共场合,只要是不属於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学应该小心使用并爱惜公物,不可以随便破坏、毁损或丢掉公物。7.偷窃。偷窃容易使未成年人养成不劳而获的恶性,从而诱导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8.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未成年人参与赌博会影响学业,加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容易诱发其他如盗窃、抢夺、抢劫等犯罪。赌博罪: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性的行为外,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案例: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还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人民币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迷信等音像制品、读物等。未成年人经常接触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容易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引诱其他违法犯罪活动。10.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这些场所有营业性舞厅、酒吧、夜总会、游戏厅、台球室、网吧等等。尤其是在假期,空余时间多,同学们更要警惕进入这些场所,以免受这些场所内的不良社会人士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案例:李某上初一时阳光、健康、学习好,还担任了班长,学会上网后逐渐成瘾,并且有了早恋的女友,再没有心思安心学习。当过兵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李键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用榔头锤杀了生养他的爸爸妈妈。当刑警到抓捕李某时,他依旧安然地坐在网吧里上网。11.吸烟酗酒。吸烟酗酒以及吸毒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吸食毒品,青少年更容易形成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欲罢不能,使家庭陷入经济危机,甚至导致家破人亡。12.吸食、注射毒品尤其是吸食毒品,青少年更容易形成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欲罢不能,使家庭陷入经济危机,甚至导致家破人亡。施打、吸用麻醉药品:所谓的麻醉药品就是指毒品,因为错误的使用麻醉药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另外,虽然本身没有吸毒,但若有贩卖麻醉药品,也是犯法的行为。案例:16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这个年纪的孩子,爱打游戏机的挺多,小华也不例外。一次,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当“哥们”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学也没心思上了,甚至骗起低年级同学的钱。未成年人吸毒主要有以下诱因:之一:无知好奇。之二:上当受骗。之三:误将吸毒视为“时髦”。之四: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之五:受挫后逃避现实。之六:不正常的逆反心理。放映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3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