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朱咪咪写给法科生国企,内所,外所
前奏:哈,我那天看您的围脖,一激动还没看仔细呢就开始话痨。后来才发现是邀请对象是法官和资深律师,那叫一个害臊啊。不过后来我想了想,从在校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可能也会感兴趣于年龄差距不大、成长背景相似的初入行者的经历。所以我这个工作不足四年,但是换了三份工作的人也就大言不惭的说几句吧,且鉴于我毕业学校一般、成绩中等、无家庭背景、掉在人堆找不到等种种“特质”,所以虽然我的名字也是“ABB”这类叠名,但若是经历中有几分上得台面的,也是具有大大可复制性的吧,如果对比牛津哈佛毕业的ABB们来说,呵呵。如下就从实用角度说几点对读书和就业的看法:正文:1.读书:考大学时我想念金融报的是中央财经,分数没够去了法律系,但是在财经类大学大家想的还是毕业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头两年开课都是高数、宏微观经济、货币银行、初中级会计学这些,我还修了个会计学辅修专业。那会我完全没想过做律师,我们也极少有校友去了律所或法院。造成现在后悔的是法律理论基础打的不好,应付考试而已,没读过什么书。如果可以重来……一定至少不要等到司法考试的时候才把那些基础法律概念搞清楚。这方面唯一还庆幸的是教法理学和宪法这两门课的一位老师极好,被他硬填了一些好东西,但是他开的书单上的书没碰过两本。当时过于功利了,又逢社会上炒股炒到不用上班的那几年,心里甚不太瞧得上法律的课程,法学入门容易,考试抱佛脚也容易。相比而言,会计、经济学这些课程更难,挂科都是挂半个班。现在法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也是专业开设太容易,招生太多,导致就业率垫底。有听过司法考试是国内最难的考试这种说法,但其实呢?考过的人都知道,主要还是靠抱佛脚,很多非专业人士都轻松拿下。我这个本科时一多半时间在学会计,差点研究生考会计系的人,上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班,但至今也没敢去考注会,而司法考试集中准备了40天左右,没上过辅导班,背背法条、做做历年考题也就过了。如果主观或者客观选择了法学这个专业,需要有一些心理准备去面对门槛低、就业率低、学校教育缺乏实践性等问题,一方面在校的时候要多读书打好理论基础,包括广泛的其他专业的阅读;另一方面要寻找和积累优势,比如英语学好,或者学个其他专业双学位,最不济像我这样能看懂报表、计税,找工作时也能忽悠的上。2.考证、考研:如果我还不够老,那现在的孩子们应该还和我们那时候一样,懂得生活的都在花前月下,对前程担忧的多半是在图书馆、自习室准备考证或者考研。先说考证,考什么证的都有,英语四六级托福托业这些不用说,我们学校流行的主要是CPA、CFA、证券从业资格,更牛掰的一些人就还有考ACCA或者保险精算师这些。考证是最好要考的,但也不用考的太多,选取一两个和自己今后发展密切相关的就行,一旦确定目标也就不要半途而废。考研问题我没有什么发言权,转考会计系最后觉得难度太大,就选了最保险的本校本专业,对发奋去考北大、清华法学院的同学非常钦佩,但我觉得代价有点大,外校的很难第一年就考上,挤在高校周围的小平房里当几年考研族这种选择我无法想象。事实上,国内研究生的法学教育有可能比本科更烂,一群没出过象牙塔的学生在另一群很少接触实践的导师带领下做研究。但是对于研究生该不该读也不能一概而论,有能力的无需文凭,而如果本科期间上没有准备好进入社会,也不妨利用研究生的时间缓冲一下。3.出国:倘若我早一点知道自己的职业选择,那我一定会在本科时把重心放在法律基础和英语的学习上,不考研直接去美国读LLM。律师这个行业的实践性很强,想要做律师最好趁早,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尚可就出国吧,本科加LLM一年毕业才23岁左右,不慌不忙30出头也是预备趴了。但我那会还在想着是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去银行,压根不知道有LLM这回事(还以为美国只有极其昂贵的JD教育),读到研二,学院在筹备和芝加哥肯特的合作项目,听完讲座当即决定不浪费看起来除了写论文没什么事做的研三时光,去美国读一年。然后慌慌张张捡起英语(除了考四六级和考研外没好好学过)考托福,LLM那些事,比如那些个好学校怎么申请的事当时统统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应该信息更为灵通,接触的早,准备的时间也会更充裕。不过肯特免了我一部分学费,还认识了斯律师等一批前辈同学,也是个不会后悔的选择。如果不是出于对某个国家的强烈热爱,建议就还是选择去美国吧,美国的纽约州、加州等都允许外国人考Bar(律师资格),这一资格对以后进入外所或者外资业务较多的国内所,都是块敲门砖。凭着中国人的应试能力,再给自己一些压力,通过率是很高的。4.实习:读书时期除了多看书猛考证,还可以找不同单位实习,我在读研时很喜欢实习,趁着新鲜感,法院、银行、机关、外企我都去了一遍,但我一直没去过律所,相反我有几个同学去了律所实习,不过后来他们都坚决的和律师道路说拜拜了,大约是过早知道了这个职业的忙碌。实习可以帮助自己初步了解兴趣所在和适应能力,了解不同类型就业单位的工作状态。我在某部委法规司看过政策制定的过程,在法院和书记员一起工作、听庭审,在外企法律部尝试做法律研究、写英文工作邮件,同时也知道哪里中午可以午睡、五点按时下班,哪里必须掌握扑克技能才能融入群体,哪里的午饭免费且丰盛,哪里不能午睡、上班不能聊天、午饭自费、人情淡漠但更为职业化。此外,通过这些走马观花的实习,也开始结识校园外不同年龄和背景的朋友,听到些过来人的感受,时至今日,在每个原来的实习单位我都有一直联络、值得深交的朋友。在最后一个实习单位的最后一天,我的Supervisor,一位转作法务的资深律师和我谈了一番话,提了不少很好的建议,可能就在那个时点,我开始想做律师了。5.企业就业:本人吭哧吭哧念完两个硕士、考完Bar,一心冲着外所2万起的月薪去了。就在准备回国的前夕,雷曼倒了,俺赶上了美国金融危机,狠狠的在找工作的路上被教育了什么是宝贵的工作机会,拿着两个律师证,面试了无数家大小律所,期待值一降再降,但彼时市场已是一片惨淡。心灰意冷之际,不想却被我们正是抓住抄底时机开拓海外市场的国企收留(五大电力企业之一),却道是柳暗花明,领导也有几分重视,后来听说集团的法务部和下面的业务公司还小小争夺了一下我的部门分配。小庆幸的是,我没有去法务部管理合同、走走审批,而是被安排在海外分公司兼做法务和商务,那会海外分公司刚成立不久,大量市场开发和项目谈判工作缺乏人手,我入职没几天就和领导拿着因公护照去了欧洲某国,见的是国家投资委员会之类的部门还有各大电企,脑袋里还是一团浆糊的时候就开始帮忙起草会议纪要、MOU、NDA、TermSheet这些,苦于上面没有人教,分公司就我一个学法律的,于是埋头自学或者偷学外聘律师、边学边卖。在那一年半的时间里,密集性接触了很多项目,积累的都是一线谈判经验,顺便也去了不少国家出差,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算得上因祸得福,后来去律所面试,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已是头头是道,合伙人说如果是在所里一个初级律师是肯定接触不到这么多实践经验的。企业的经验一方面让我对法律问题和商业问题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了认识,了解到一个项目上怎么和包括商务和技术人员在内的各个部门打交道;另一方,作为曾经的甲方,现在做律师也能揣摩下客户的意思,特别是应对国企客户,拿项目的时候会有老板派我上场了。6.内所就业:经济危机过去了,律所开始恢复招人,我在企业虽然过得开心,但是由于业务面的单一和做律师之心不死,还是想尽快正式开始我的律师生涯。正巧被jh的基础设施和能源组看上,我就过去了,磨了前领导一个月他才签字放人,很多人也不理解,感觉国企稳定,还那么难进,轻易放弃十分可惜。不过我还是想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成为职业律师,尽管这个职业在中国并算不上十分光鲜,但对我来说,更认同的职业模式是埋头做事不说废话,不因为内部流程而拖沓办事效率,尽量少的人事纷争,还能不停的接触新知识,并能保持一定的自由度和创造性。我在君合待的时间不久,一年左右,其实如果我年纪再小一点,我会希望在这里多待几年,内所是锻炼国内法实践的好地方,君合的项目质量也非常高,我的几位合伙人从专业到人品也都极为出色,我从心底佩服之。根据所里的规定,之前的企业经验没有被算作工作年限,所以从律师一年级开始做(jh实行九年制),这也是值得毕业生注意的,还是那句做律师要趁早。工作比在企业累了,格子间的环境也更艰苦,但是完全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律师职业如我所想的基本一致。但是大所专业性分工也强,基于我之前的工作经验,所以一直安排在同类的项目上,久而久之也有些厌倦。7.外所就业:去年中我来到了现在就职的这家美国所,我们办公室人不多,我感觉施展的空间比以前大了,老板也鼓励Junior尝试各个领域。外所的工作相比其他,更为严谨,英语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是现在的小朋友都很厉害,有拿了我们所奖学金然后实习最后留下来做Paralegal的,我是自叹不如。斯律,我就先写这么多吧。也不知您希望写成什么样的。用不用都没关系,我也算是给自己写了个小总结。祝好朱咪咪
本文标题:朱咪咪写给法科生国企,内所,外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4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