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姓名:苗婷婷班级:09经济学学号:0956105046海南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摘要:产业结构是一国或地区产业之间关联的动态反映,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作为资源转换器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调整态势不同,具有的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也不同。就某一地区而言,产业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其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则决定着这一地区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健康、较快增长。21世纪,海南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增速的问题,更是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海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上,以相关数据和理论为基础,分析并总结了产业结构变化对发展经济的影响,结合海南实际,提出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海南省一、海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及存在问题(一)海南省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办特区17年来,海南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自2003年开始,海南经济步入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GDP增速高5.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9.3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66.55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946.25亿元,增长19.6%。这标志着海南处于消费加快升级换代时期,服务业发展加速,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不得不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工业实现增加值341.0亿元,同比增长14.1%,超额完成年初预定11%-13%的目标;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3.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8个百分点,成为支撑海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与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的含义和划分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的构成以及相互联系。其划分是由著名经济学家C.G.克拉克提出的。1985年,我国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1)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2)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它又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2.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与存在的问题海南省第一二三产业增长极其变化年份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绝对值环比绝对值环比绝对值环比绝对值环比2000518.488.8196.5610.2101.697.5220.238.22001566.058.9200.289.7131.488.7234.598.32002623.459.2229.239.2143.5511.5250.698.12003698.3010.5257.129.0171.6918.9269.497.72004790.1210.4287.308.0201.1715.8301.659.62005903.6010.1301.106.0228.9116.1373.5910.220061052.4312.5344.209.1287.7919.8420.4411.020071229.614.5382.88.0363.825.8483.012.520081459.239.8437.617.7434.407.0587.2213.320091646.6011.7461.937.2443.4312.6741.2414.1资料来源:海南省各年份统计公报由表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其中2002年至2007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GDP的增速。随着2007年海南省产业发展思路的调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GDP)122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自2003年进入两位数增长平台以来继续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创1994年以来经济发展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8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363.8亿元,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483.0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631元,增长13.3%;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1909美元,经济富裕程度逐步提升,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稳步迈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增强。2007年,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2.71%降至31.1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27.35%提高至29.59%,其中工业比重提高1.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39.94%降至39.28%。从各产业内部结构看,在农业内部,渔业、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44.16%提高到46.37%,提高了2.21个百分点;水果、瓜菜占种植业的比重也稳步提升,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等四大优势农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6%。在工业内部,石化、汽车、造纸等大型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技术与知识含量显著提高,有效地优化了工业结构,步入重化工业迅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工业比重达到74.7%。旅游客源结构发生新的变化,高端游客和海外游客增速明显快于国内游客。全年接待境外游客增幅较境内游客增幅快7.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超过第一产业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转型,由“三一二”转变为“三二一”。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当然也有不足的一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第一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海南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面积的42.3%,是本省陆地面积的58倍,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物资源。但海南省海洋渔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从统计资料看,2004年渔业对第一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4.9%,强大的海洋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要是远洋、深海捕捞能力低,对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海南省畜牧业的发展具有草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动植物生长、四面环海便于疾病控制等优势,但海南省畜牧业的发展相对世界水平而言,仍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小、技术差、特色品牌少,总体发展水平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海南畜牧业”的目标还很远。海南作为热带农作物基地,虽然反季节瓜菜生产、南繁育种、热带水果生产取得较大成绩,但潜力挖掘还远远不够,各自为战、分散经营、耕作技术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2)工业仍是经济发展的“短腿”。海南省工业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大规模大项目、高技术、资金密集型工业企业少,大量产品技术档次、含金量低,知名品牌少,整体市场竞争力弱;二是还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工业企业分布零散,行业间的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差,成本高,产品链和市场链薄弱;三是工业发展起点低、基础差,人才缺乏,港口、铁路、公路等出岛运输制约瓶颈依然存在,整体规划、工业园区建设和融资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环境尚需改进;四是有利于解决工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矛盾,确保工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准入、质量控制、循环利用、有序竞争等政策调控体系尚未形成。(3)第三产业内部层次低。缺少第一、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海南省第三产业根基薄弱,对GDP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到2005年,内部结构中,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交通运输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9.1%,而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文化、教育、科研、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虽有发展,但比重仍然偏小,仅占第三产业的26.6%左右,关键性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咨询、技术服务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二、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定位产业是经济的载体,产业结构调整,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按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的结构主义理论,经济总量的增长总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与优化。海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重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要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就有一个目标、定位问题。2004年海南省、全国、新型工业化标准三次产业构成对比增加值比重(%)增加值比重(%)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就业比重就业比重地区标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省34.025.140.958.010.131.9全国15.252.931.946.922.530.6新型工业化标准104545203545国内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数先进地区已跨入工业化后期;海南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是省内经济专家的共识。2004年,海南省、全国和新型工业化标准相比(见表),无论从创造增加值角度,还是从劳动力分布角度看,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新型工业化标准高;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新型工业化标准都低,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5%;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新型工业化标准都高。说明海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工业“短腿”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三产业发展比全国要好,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都在7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80%。海南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稳中有升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海南三次产业发展方向的具体定位应该是:充分发挥地理位置、资源、环境质量、体制创新优势及后发优势,利用高新技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促农进而以工农共同确保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争取把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33:26:41调整为“十一五”末的“30:30:40”和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时比较理想的结构比例——“20:35:45”。除了以上分析,主要还有三方面的原因。(一)第一产业受到收入弹性、传统生产方式和低生产率的限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结构优化的必然。但“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全国和全省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也都把“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就是最好的例证。海南省是农业大省,海洋资源、热带资源、土地资源优势明显,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科技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流通市场的不断完善,第一产业仍将长期较快增长。未来五年,海南省第一产业比重不会像建省18年来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那样大幅度下降,应跟近十年年均降幅0.6个百分点差不多,到“十一五”末,降到30%是合理的。随后十年,由于工业发展有了一定规模,而且将保持较快增长,将支撑第三产业较快增长,向成熟化发展,影响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将达到建省18年的降幅,进一步降到20%左右。(二)海南三大产业结构必须进行战略调整,调整的重中之重是拉长工业“短腿”。海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努力提高现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近几年,海南省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大行业、大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达到“十五”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的幅度是可以确保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工业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工业发展要充分考虑其对农业的拉动和“反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及可持续发展,与整体经济发展、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相协调。(三)第三产业发展在当今信
本文标题:海南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5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