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润麦仓容的计算润麦仓容量的大小,决定了润麦时间的长短。根据小麦质地所需的润麦时间及制粉厂的产量,来正确计算所需的润麦仓容(数量及大小)。每个润麦仓不宜过大,但只数不能太少(至少三只),以便于各种小麦分开存放及周转。在正常生产时,必须有一个仓进麦,一个仓出麦,实际两只仓只起一个仓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润麦仓时,实际仓数应比计算出的多一个,这样才能保证润麦时间。润麦仓数的计算可用下式:Z=(Q·t)/(V·γ)+1式中:Z——润麦仓的个数;Q——生产量(公斤/时);V——每个仓的有效体积(米3),约为实际体积(包括仓底在内的长×宽×高)的80%;t——润麦时间(时);γ——小麦的容重(公斤/米3),一般为730~760公斤/米3。三、着水量的计算小麦的着水量和小麦的品质、制粉方法、产品结构、水分调节方式等因素有关。正确地计算小麦着水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是设计工厂供水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一)着水百分比的计算一般室温调节下,着水百分比可按下式计算:W4=W2-W1+W3式中:W1——毛麦水分(%)W2——净麦水分(%)W3——小麦清理过程中水分损失(%)W4——着水后增加的水分(%)公式中W3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清麦过程的长短,吸风的强弱及空气温湿度的变化。一般在0.1~0.3%,采用全气力输送的工厂,W3为0.5~1%。若采用热水分调节或入磨前喷雾着水,则式中还应加上烘干时的水分损失或减去小麦喷雾着水量。(二)着水量的计算着水量可按下式计算:G1=G2[(100-W1)/(100-W5)-1]式中:G1——着水(公斤/时);G2——毛麦生产量(公斤/时);W1——着水前小麦的水分(%);W5——着水后小麦的水分(%);其中:W5=W1+W4
本文标题:润麦仓容的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7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