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机井工程(一)、钻探及质量保证1、上部松散层,开孔口径为Φ400mm,下部基岩采用Φ270mm钻进至50米,换Φ210mm继续钻进至100米终孔。2、钻孔采用清水钻进,如上部松散层钻进必须用泥浆时,可采用低固相水压泥浆钻进,冲洗介质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供水井管技术规范》(GB50296)的有关规定。3、认真做好钻探班报表记录,进行简易水文观测。4、准确记录各含水层深度、厚度、漏水、涌水、坍塌、掉块位置,并进行全孔岩芯编录。5、取出岩芯必须洗净,按回次排放整齐,填写岩芯牌。6、钻孔应保持垂直,30米、50米、100米各测孔斜一次,共三次,每百米钻孔倾斜度不大于1.5°。7、钻孔钻进达到孔深后,应丈量钻杆,校正孔深。8、成井前应进行洗孔,直到反清水为止,经抽水试验验证,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成井,成井方法采取一次性成井,根据含水部位及厚度确定滤水管配置,滤水管用60~80目锦纶网包裹,铁丝缠牢,井管下置采用丝扣连接,坚实牢固。应保持井管垂直,井管下完后,采用动水填砾,砾石为园砂砾,径为5毫米左右,砾料填完后,上部0~20米部位用粘土球回填密实进行封孔,防止上部污水渗入井内。9、成井结束后进行洗井,洗井方法先用焦磷酸钠溶液浸泡24小时后,送清水冲洗,活塞逐段提拉,达到水清砂净效果。在施工成井各过程严格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进行操作。10、钻井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牢记院部发布的安全生产条例。11、施工程序:定位→钻孔→下管前冲孔排渣、调整泥浆性能→下管准备→下管→下管后冲孔换浆→填砾→止水→固井→洗井→试抽→抽水试验。(二)、成井工艺⑴物探测井:采用SJJ—3A激发电位仪进行物探测井,该设备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测井仪器,微机处理数据,液晶显示。所测的曲线有;自然电位曲线,电阻率曲线,根据水电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SLT7—82)划分含隔水层,配合钻探取芯,能够准确确定含水层顶、底板和含水层厚度。⑵保证井管上下垂直的技术手段:井管对接时,保证两井管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下管时采用两个方向吊线使井管自然垂直,井管下完时用夹板固定井管,为了保证井管与孔壁之间的距离匀称,沿井管每隔10—15m安装一组扶正器,确保井管居中。⑶成井工艺流程钻井结束→冲孔排渣、调整泥浆性能→物探测井→确定成井方案→疏孔→破壁→下管前冲孔排渣、调整泥浆性能→下管准备→下管→下管后冲孔换浆→填砾→止水→固井→洗井→试抽→抽水试验⑷调整泥浆与物探测井钻井至设计井深后即应冲孔排渣,待孔内渣子彻底排净后,再逐渐调整泥浆性能达到如下要求:比重:小于1.13粘度19—20S失水:小于20mL/30mim含砂量:小于1%泥浆性能达到要求后循环30分钟后方可起钻,进行物探测井。起钻时校正孔深并做好记录。起钻时若发现遇阻现象,应开泵疏孔直至畅通无阻。⑸疏孔与破壁a、物探测井结束后即可下钻疏孔。采用疏孔器加原钻具进行疏孔至孔底。疏孔器长度不小于8m。疏孔时若发现阻力大于20KN则应开泵转动,直至畅通无阻。b、疏孔结束后下破壁钻头,破壁钻头长度应大于5米,破壁钻头钢丝外伸长度比使用的原钻头直径大10—20mm。破壁段从止水位置至孔底。破壁程度控制在每单根反复刷2次。破壁速度控制在25m/h左右。c、破壁时必须开泵并回转钻具,破壁结束后起钻时应再次校正孔深。⑹下管前冲孔排渣、调浆破壁至孔底后先行冲孔排渣,待孔内渣子彻底排净后再调整泥浆性能,渣子未排净之前不可调稀泥浆。调浆不可过急,应缓慢加入清水(必要时应适当加处理剂)使泥浆性能达到如下要求:比重:小于1.13粘度19S失水量:小于20mL/30mim含砂量:小于1%PH值:8—9泥浆性能达到要求后再循环30分钟即可起钻。⑺下管a、做好下管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按物探曲线及钻探划分的含水隔水层,依次排列滤水管、非滤水管并编号。成井材料检验、设备仪表专用工具的检查、清理场地、然后按成井方案进行排管编号、劳动组织人员分工等等。b、下管方法:按滤水管、非滤水管编号依次提吊下管。c、确保井管连接垂直(采用吊线法两个方向吊线)和连接质量。d、冲孔托盘应安装端正、牢固,连接时应注意托盘不变形。e、滤水管井段每间隔10—15m安装一组扶正器,滤水管外包裹40—60目双层尼龙纱网。f、适当控制下管速度,注意观察管内管外液面。g、下管过程中应精心操作、密切配合,严防工具和其他异物落入井内。h、托盘与孔底保持不小于20cm的距离。⑻冲孔换浆a、下入冲孔钻具,下钻时钻杆应上紧。下钻完毕,针冲孔托盘坐好,必要时反复试验,确认坐好后加压5—6t。然后封闭井管口,确保自孔底从管外返浆。b、在Φ89钻具与托盘之间先上正反丝接头,以便井管下好后下钻冲孔。托盘制作高度0.5m—1.5m左右。c、开泵前应全面检修泥浆泵,确保一次开泵成功。d、开泵后先用原来的泥浆循环,待泵压和泥浆循环正常之后边加清水边排浆,使泥浆逐渐变稀。注意加清水和排浆都要跟上,不可拖延过久或间断,换浆时间控制在5小时左右。e、换浆时中途不得停泵,直至填砾结束。若因特殊原因非停泵不可时,应及时关闭高压管线上的阀门。f、换浆终了应达到如下要求:泥浆比重小于1.04,粘度15—16s,泥浆流态彻底转变为紊流,孔内有适量砂子或粉粒冲出来。⑼填砾a、采取动水填砾法,填砾时泥浆应自孔底从管外环空返至地表,中途不得停泵并保持足够的水量,填砾过程中继续边加清水边排浆。b、适当控制填砾速度,将砾料用手推车送至孔口,两人再用铁锨慢慢投入环状空间,不得整车倒入,防止砾料棚堵。c、填砾时注意泥浆比重的变化和泵压、泵量变化以及孔口砾料下沉情况。当泥浆比重升高超过1.06时应停止填砾,不断加入清水稀释泥浆,待泥浆比重降下来后再断续填砾。d、准确记录填入砾料的数量,实际填砾高度和数量应与理论计算相一致。填砾结束后,停待30分钟,用测绳探测填砾高度,砾料超高度掌握在5—10m。e、为保持水质,要按设计要求止水,防止污染层水进入井内。⑽洗井和抽水试验固井结束后,下入并列式钻具开动空压机震荡洗井,混合器下入深度80m左右。待水清砂净后起出并列式钻具,下入潜水电泵进行洗井和试抽,直至水清砂净,满足技术要求。抽水试验、水样采集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三)、洗井及抽水试验钻孔施工结束成井后,应采用空压机或水泵进行洗井及抽水试验,确定静止水位埋深、动水位稳定埋深,降深,单井涌水量等水文地质参数,取全分析水样送实验室化验。三、主标志牌施工方案1、所有运往工地的标志构件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使用。2、到达现场后充分利用标志、路栏等安全设施管理好行人和交通并严格按照操作规则施工,以保证路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尽量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施工。3、基础位置测定后按照施工图纸规定的尺寸于指定位置进行土方开挖,并按规定进行处理后立模板、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地脚螺栓和底座法兰盘位置正确并达到规定高度。4、标志支撑结构的架设应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支柱之法兰盘与混凝土基础底座法兰盘应水平、密合,地脚螺栓配合妥当,拧紧螺栓后支柱不得倾斜。5、安装后标志牌后应对标志牌的垂直度、高度等进行检查、调整,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6、标志牌安装完成后,应对所有的标志牌进行清扫,保持版面清洁。
本文标题:机井及标志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8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