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湖南省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湖南省“十一五”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我省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根据交通部《“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一、我省公路概况我省现有公路里程88200公里。总里程中有高速公路1403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7497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13934公里(国道5002公里,省道8932公里),水泥路面15853公里,沥青路面15372公里。共有桥梁488321延米/13449座,其中特大桥37520延米/21座,大桥143749延米/801座。现有渡口76处。我省公路管养体制是条块结合模式。全部公路分为省公路局系统养护23731公里、省高管局系统养护1750公里(含环路公司203公里)、地市县乡公路处系统养护62719公里三大部分。本规划所包含的路网范围为省公路局系统管养的干支线和县乡处系统管养的省道。二、“十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一)取得的成效“十五”期间,全省公路系统认真贯彻交通部32字公路工作方针,扎实抓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全省公路路网结构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加强公路日常养护工作通过加大养护管理力度,实施预防性养护,不断降低水泥路面接缝失养率、沥青路面坑槽数等主要指标,明显地延缓了路面病害的发展,确保了路况稳定。干线公路好路率从“九五”末的78.0%提高到“十五”末的81.9%,省养干支线公路好路率从“九五”末的68.9%提高到“十五”末的74.6%。2、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标准和工程管理水平五年来,干线公路累计完成路面大中修6495.0km,干线公路年平均大中修比例为9.84%。全面推广采用半刚性基层结构以及沥青面层机械拌和、机械摊铺施工工艺,沥青路面大中修同步配套实施GBM工程,实施按实测轴载数据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在工程管理上,推行了招投标制度,初步培育发展了我省养护市场。3、认真搞好水泥砼路面大中修工程对G107、G322等干线的水泥砼路面病害处治采取了专项治理,重点推行快速换板和加铺钢筋砼面层施工技术,在2001-2005年累计完成水泥路面刚性加铺层293km。加强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在全省推广应用水泥路面板底灌注乳化沥青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着力落实危桥改造,增强路网适应能力“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病危桥加固改造490座,累计投入病危桥加固改造资金4.24亿元。完善了桥梁管理系统,将系统应用范围从原来的干线扩展到全部国、省、县、乡道。5、全力推进安保工程,完善路网安全环境自2004年交通部确定实施安保工程以来,省交通厅采取资金全额投入的方式全力实施安保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累计完成安保工程2246公里/10930处,完成投资2.5628亿元。据估计,几年来因已建成的安保工程设施发生作用而减少的伤亡人数达3000余人,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6、积极实施GBM工程,改善路网通行条件“十五”期间共实施GBM工程2113.3km。我省干线公路新改建和路面改善工程、大中修工程、旅游景区公路工程分别按100%、20%、100%的比例同步实施GBM工程。实施路段达到“畅、安、舒、美”的要求,道路的通行能力、行车舒适性、安全性、美观要求及服务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大力创建文明样板路,提高路网服务水平根据交通部安排,319国道湖南段(全长为673.694公里)被列入“十五”期国家级文明样板路创建计划。319国道经过文明样板路建设,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路容路貌均得到很大改善。除此之外,株洲G106国道和湘西S229省道也建成省级文明路。8、建立养护巡查监理制度,动态监控路网养护状况省公路局从2003年起建立了公路养护工程巡查监理制度,聘请专业监理队伍,对各市局的日常养护、大中修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安保工程以及其他养护工程进行巡查监理、动态监控、量化考核,全面推进各项养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积极推进养护机械化2003年以来重点推行以多渠道筹资发展机械化养护和专业化养护的概念。各市州公路局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购置了平板振动夯、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热补板、移动式沥青加热罐等机械设备,组建了一批机械化养护队,使养护工艺水平和养护质量明显提高。10、积极推行养护运行机制和养护作业方式改革“十五”期间,省公路局积极进行养护运行机制和养护作业方式改革。作业方式实行小修与保养分离,保养依托传统的小工班进行组织,实行责任承包、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计分支付。小修以县局为单位组建一专业养护队,配置必要的养护机械设备,实行计量支付。11、通行费征收工作通过实施统贷统还、优化征收环境、加大稽查力度等举措,通行费征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公路养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12、路政管理工作一是出台了《湖南省实施〈公路法〉办法》,完善了制度体系;二是大力开展车辆超限治理,超限超载率由治理前的80%下降到30%;三是积极开展路政整治大行动,治理违法建筑、非公路标志、马路市场三大顽疾;四是强力推进公路产权登记工作,完善基础工作;五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通过上述工作,路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维护了路产路权,保证了公路安全畅通。(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与快速增长的公路交通出行需求相比,我省公路养护管理事业总体上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亦很明显,主要表现在:1、路网硬件设施落后,通行保障能力不足我省路网技术等级低,二级以上公路只占总里程的8.5%(全国平均16.0%),等外公路高达总里程的48%(全国平均19.0%)。路面铺装率低,铺装路面(含简易铺装)仅占总里程的35.4%(全国平均47.9%)。超载现象仍然严重,路面强度相对弱化,路网损坏加速发展。普通公路大部分基础差、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路面超负荷运行情况严重。近三分之一的沥青路面超期服役、一半以上的砂石路面没有按使用周期进行正常的大中修,主要国省干线水泥路面进入全面大中修时期。2、路网服务水平不高,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尚未较好地落实在规划、计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现有路网平整度不高。2005年全国养护大检查数据显示,全国普通干线公路平整度指数平均值为2.9(数值越小平整度越好),我省却达到3.6。出行信息服务功能不健全。制度化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服务项目不齐全。公路沿线服务设施不齐备,县乡公路警告标志、指路标志缺乏。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公路水毁特别是大型水毁层层查看现场,水毁抢修资金调度程序复杂,到位时间滞后,影响水毁抢修的及时性。3、养护资金严重不足,正常养护受到严重影响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据测算,干支线每年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平均达5亿元(含职工工资增加)。养护资金不足,导致路面养护不到位,特别是水泥路面板底灌浆、接缝清灌、沥青路面封层罩面等预防性养护措施难以正常开展。沥青路面大中修数量不足,部分支线沥青路面已退化成砂石路面。水泥路面(G107、G322除外)中修换板、大修加铺的养护资金难以落实,部分线路水泥路面路况急剧恶化。GBM工程难以全面配套实施。普通收费公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在“九五”期和“十五”期得到充分利用,共计修建了6000余公里水泥路面,同时也累积了大量贷款债务。此项政策目前已经用到尽头,继续发展已没有余地。收费路段正常养护经费难以足额安排,大部分收费站已无力承担收费路段的大中修工程。4、管养体制与形势发展不适应,养护运行机制不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不完善,养护运行机制不健全,养护资金未落实,尚未实现有路必养。经营性收费公路养护监管不到位,养护投入缺乏制度保证。国省道管理关系尚未理顺,目前还有1083公里省道由县乡公路处管养。路网分割导致养护市场分割,一千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养护还未起到分流现有养护队伍的功效。养护运行机制改革难以深化。国家政策不配套,改革资金成本难落实。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养护管理模式难以调动养护职工的积极性。部分基层管理机关人员超编严重,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加剧了养路与养人的矛盾。5、养护管理工作有待强化,养护工程标准亟待提高养护管理理念、手段、方式有待更新。“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等理念没有被充分理解和接受,各级管理层不同程度存在追求节省表面的、眼前的费用,而没有更多地顾及实质性不利后果和长远不良影响的现象,表面的节省往往导致实质上的浪费,前期的节省经常导致后期付出巨大的代价。省养干支线公路养护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普通经营性收费公路的养护和服务监管机制尚未确立。农村公路养护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九五”以来新改建工程未同步建设养护站房设施,影响了正常养护和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有公路站房设施陈旧、面积狭小、分布过散,不适应专业化、机械化养护要求。养护标准偏低。相当一部分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尚不能实现机拌机摊,路面平整度差。路面结构强度设计不充分,难以抵御超载运输车辆的碾压,使用寿命短。GBM工程不能实现与大中修工程和新改建工程100%同步实施,路网形象和服务功能难以提升。省级文明样板路建设尚未提到议事日程,难以启动实施。全省公路绿化率仅为42%。6、养护生产力水平低下,先进技术研发应用不充分日常养护机械化程度低下,生产力水平极为落后。大部分日常养护采用手工作业,养护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全省日常养护机械设备原值仅3000余万元。传统的矫正性、被动性、突击性和单纯以路面为中心的粗放型养护模式还相当普遍,公路养护及时性、快速性、规范性以及减少对正常交通干扰的能力亟待提高。沥青路面层铺法等一些落后的大中修工艺仍在国省干线上采用。基层养护单位装备落后,参与市场竞争缺乏优势。公路管理信息化平台有待整合完善。人才储备不足,人才进入的选择、吸纳缺乏制度保证,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科技兴路意识不强,公路养护科研投入不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三、“十一五”养护管理事业发展形势、方向和原则(一)养护管理事业发展形势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全省GDP高速稳步增长,2005年达到647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1.6%。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然带来旺盛的客货运需求。“十一五”期间干线公路交通量将继续保持年平均13.2%左右的稳定增长态势。预计我省“十一五”末汽车保有量将比“十五”末翻一番。农村公路进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任重道远。为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必须树立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省就是节约的经济观念,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全季节、全周期、长寿命、低成本的科学养护观,切实保证对现有路网的正常养护,努力提高路网的管理效率,以更低的社会经济成本,管理和维护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二)养护管理事业发展方向1、将公众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安全畅通、提升服务品质为主题,以全面创新为动力,以资金、制度、人才、科技为保障,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突出用户优先,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安全优先,在发展的模式上突出效率优先,在发展的手段上突出科技优先,实现速度向效益、管理向服务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一条将公众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又好又快的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道路。2、建立适应新时期公路养护管理需求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更畅通。普遍树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不同层级的公路衔接顺畅,国省干线结构趋向合理,县乡公路技术状况显著改善。干线公路
本文标题:湖南省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