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煤炭综合运输系统有关情况介绍
煤炭综合运输系统有关情况介绍2011年7月主要内容一、煤炭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现状二、煤炭综合运输系统存在问题三、煤炭综合运输系统发展态势一、煤炭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现状数据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1》报告煤炭生产状况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贵州宁夏云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河北四川甘肃辽宁青海江苏重庆湖南吉林北京广西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天津海南浙江西藏0.00%20.00%40.00%60.00%80.00%100.00%已查明储量占全国比例堆积单位:亿吨数据来源:《2007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查明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华东、中南地区是主要的煤炭消费地区,但资源贫乏,查明资源储量仅占全国的7%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严重不均煤炭运输基本格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海铁联运煤炭运输格局1990~2008年铁路货运及煤炭运输变化情况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主要煤运通路运输状况“三西”煤运通道布局构成上海港宁波港温州港厦门港汕头港深圳港煤炭港口布局•华东:5~7万吨级泊位为主•华南:7~10万吨级泊位为主舟山港煤炭下水量变化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主要装船港变化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秦皇岛港唐山港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2005年2010年公路在港口煤炭集运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2010年公路集运铁路集运天津港32434375秦皇岛港15322455京唐港5735123曹妃甸04446单位:万吨煤炭进出口情况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200320052010外贸出口外贸进口辽宁沿海4%河北沿海11%山东沿海13%江苏沿海4%浙江沿海13%福建沿海14%广东沿海22%广西沿海17%海南沿海2%我国煤炭资源的进出口结构,体现出高度集中化的单一性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能源风险的隐患0%20%40%60%80%100%2005200620072008越南印尼澳大利亚其它0%20%40%60%80%100%2005200620072008韩国日本台湾其它我国煤炭进口来源结构我国煤炭出口对象组成•越南、印尼、澳大利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三个煤炭进口国,近年来占我国煤炭资源进口总规模的70%以上,进口来源相对单一,应适当分散进口渠道,降低能源风险•我国煤炭资源出口,主要面对韩国、日本、台湾。这三个国家(地区)的出口规模占我国煤炭出口总规模80%以上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062007200820092010MongoliaVietnamAustraliaIndonesia中国煤炭主要进口国Indonesia二、煤炭综合运输系统存在问题——主要干线运输能力严重短缺,煤炭通道能力紧张。——铁路运力配置不合理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京藏高速公路等严重拥堵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大量煤炭经公路长距离运输,形成高级能源换取低级能源的无奈局面。公路拥堵现象严重内河发展滞后内河运输还存在航道等级低,航道堵航严重,港口码头建设滞后,航道污染严重等问题。三、煤炭综合运输系统发展态势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依赖于各类能源的稳定供给,煤炭供、需总量随能源消费的增长而继续攀升我国煤炭生产量随能源生产总量逐年攀升90000140000190000240000290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煤炭生产总量能源生产总量单位:万吨标煤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无论是能源生产总量,还是煤炭产量都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我国煤炭产量与能源生产总量的上升趋势,体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有着密切关联从能源结构的角度看,煤炭作为我国第一大能源,占各类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在70%左右我国能源生产组成结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能源生产总量上升的过程中,煤炭生产所占比例常年稳定在70%左右,是我国第一大能源•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水电、风电、核电的产量比重有所上升,石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煤炭能源需求的增长,对煤炭行业产生积极效果电力冶金建材煤化工钢铁水泥化肥燃烧发电还原剂烧结燃料原料电煤焦炭喷吹煤无烟煤烟煤原料无烟煤无烟煤50%17%12%3%18%火电钢铁建材化工其它煤炭的主要下游行业及其用途各下游行业煤炭消耗占比数据来源:中经网,煤炭资源网核电发展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全面起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正顺利推进。目前,各地区发展新型煤化工热情高涨,规划产能已是天文数字。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多次发文,明确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考虑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十二五”期间,新型煤化工将仍被定位为战略性产业,作为石油化工的补充,稳步发展。新型煤化工煤炭消费需求预测“十二五”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新能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煤炭需求的增长。但总体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长期延续。2015年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0亿吨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东部开采历史长,可供建设新井的资源少,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强度偏大,减缓开发速度,保障稳定供应。西部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调出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蒙东(东北)、神东、陕北、黄陇、宁东、晋北、晋中、晋东、冀中、鲁西、河南、两淮、云贵、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包含98个矿区。——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主要负担向华东、华北、东北供给煤炭。——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负担向京津冀、中南、华东供给煤炭。——蒙东(东北)基地负担向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供给煤炭。——云贵基地负担向西南、中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黄陇(华亭)、宁东基地负担向西北、华东、中南供给煤炭。新疆煤炭资源丰富,被列为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运输发展趋势煤炭调出地将主要集中在“三西”、蒙东和新疆。“三西”煤炭外运布局仍需优化蒙东褐煤已具备大规模外运条件新疆煤炭外运布局须进一步完善与海运有关的铁路发展北通道中通道蒙东外运通道南通道谢谢!
本文标题:煤炭综合运输系统有关情况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