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江苏省东南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启东市东南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文科加试题考前讲话主备人:王春燕一、加试题总体情况了解江苏高考语文加试部分目前由三部分七小题构成:文言文阅读、名著名篇阅读、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文言文阅读,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共2题,10分。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名著名篇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共3题,15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和鉴赏,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做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题,15分。二、文言断句及表述题1、关于试题的思考在前面必考题中我们的文言文是以人物传记为主,即使这几年有考散文化的倾向,但还是以记叙性散文为主,而加试部分的文言文我们可以看到08年考的是《梦溪笔谈》,09年是杜牧的《答庄充书》,10年是章学诚《文史通义》,11年是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12年考的是《文选》,这些文本都是偏向议论性文段。就难度略高于前,文体也和必考部分互有补充。2、断句语段猜想。命题不可能仅仅是以前古代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考查的简单翻版,更注重考察学生在文学与历史等交叉点上的思维能力,题目在简单考查文学常识的填空以外,还有以下的可能:(1)对于文学、文化现象的记忆与理解;(2)对于文本内容某方面的概括、评价;(3)对于高中所学相近内容的辨析延伸;(4)对于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评述。那么我们可能需要重点关注这样一类材料:(1)类似《史记》中“太史公曰:”其后论赞的形式要高度重视,因为论赞文体叙事紧凑,议论精当,又能联系所学篇章,为考查的好素材。(2)唐宋诗话或笔记,涉及骚人情怀、生活轶事,也能与所学诗词勾连,值得注意。(3)文学母题的不同文体素材。如《西厢记》的前故事《莺莺传》,可考元稹;《长生殿》的前故事《长恨歌》,可考白居易。3、断句技巧做断句的三个步骤是:先读后断再检查(一)读懂是关键,通读全文,领悟大意,这是基础。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而我们在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不理解就点不断点不好。因此拿到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二)利用虚词,帮助断句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例如,语气词“乎”“也”“矣”等常在句末,“盖”“夫”“凡”等常在句首,“于”“以”“而”等常在句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一些表时间的名词或副词,如今初始俄而须臾顷之等等,前面一般要断开。(三)看准名词和代词,准确断句名词和代词一般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和宾语的成分,是句子划分的标志,找出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的位置。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四)观察句式,准确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例如: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五)抓住谓语不放松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由关键性名词围绕谓语组合而成。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友情提醒:不是所有谓语后面都要断,我们断的是句,不是停顿。所以要根据六处来判断。(六)可以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1)给叙事的文段断句,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有哪些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事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过程。(2)议论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七)最后返回头来细检查,合情合法即过关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4、复习策略(1)系统梳理文言实虚词知识。(学习手册P100-109)(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学习手册P109-111)(3)养成朗读文言文的习惯。断句语感在诵读中形成,大声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在诵记默写名句语段中,建议通过诵读文质兼美的范文,注意文中结构复杂的句子,提高断句语感。(4)熟记作家代表作品常识,能回忆阅读中的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讲义,文人字号讲义)(5)讲评练习,尽量体会答题思路和方法。【牛刀小试】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掖陶渊明集业序》)20.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分)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分)19.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20.《文选》(或《昭明文选》)21.文章不群,大贤笃志。(前一点也可答“辞采精拔”,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二、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阵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选自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有删改)20.请说出两个与曹操有关的成语。(2分)21.读了这则短文后,你认为曹操能吸引大量人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19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20.答望梅止渴、老骥伏枥、横槊赋诗、挟天子以令诸侯21.答:不拘品行,唯才是举三、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列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司马迁《报任安书》)20.所谓“李陵之祸”是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司马迁认为李陵“能得人之死力”的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参考译文: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有能超过的。)20.是指司马迁为战败被俘的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借此机会讽刺贰师将军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判处死罪。后来司马迁为了能完成《史记》,接受了宫刑得以隐忍苟活。21.认为李陵能够与将士同甘共苦,从而获得了人心。(“士大夫”这里指将士。“绝甘分少”意为“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二、文学名著阅读题本类试题题型新鲜,阅读量较大,应视为复习重点。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考察范围,尤其是今年替换了原来的《雷雨》改成了《茶馆》,那么在今年的高考中〈茶馆〉就成了必考的篇目,应该重点复习。在名著复习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名著的梗概、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文学名著简述题的常见设题方式有:比如,《三国演义》,就应该大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2)内容概要: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3)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4)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情节或事件:①桃园三结义②火烧赤壁③草船借箭④孔明借东风⑤关公过五关斩六将⑥关公刮骨疗伤⑦诸葛亮智用空城计等等。(5)主要艺术特色:①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②长于描述战争,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最为出色。(6)阅读感受:如对诸葛亮的评判。认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灵魂。他在小说中处于中心位置,是焦点人物。博望初捷,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取四郡,三气周瑜,活捉张任,入成都,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直到秋风五丈原,这一系列精彩的故事都是描写诸葛亮。在我们眼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在他的头脑里有着层出不穷的智谋和计策,任何困难复杂的情况,他都能应付自如,任何隐秘的狡诈的伎俩,他一眼就能识破。他远观近察,熟洞人情,精通世故,计无不中,算无遗漏,真正是人中之杰。更为敬佩的还有他的人格,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以选择、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1)提要提要,即针对撮取名著中重要的故事情节作简明扼要的介绍。从概括对象的内容繁简性看,可以是对一部书、一个章节的提要、也可以是对一个重要事件、一个精彩场面的提要,这种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考生宜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提要编写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主要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如: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过。参考答案示例: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和派进行了一次论辩。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张昭等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面对群儒的轮番进攻,诸葛亮从容应对,将对方逐一驳倒,令群儒“尽皆失色”。解答此类题,考生应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晰事件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2)列述列述,即针对名著中重要的人物形象的某一典型性格特征作简洁明了的列举描述。从人物
本文标题:江苏省东南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0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