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语文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语文2015.2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蕞.尔(cuò)隽.永(juàn)犄.角(jī)日削.月割(xuē)B.怪癖.(pǐ)栖.息(qī)慰藉.(jí)舞榭.歌台(xiè)C.毋宁.(nìng)敛裾.(jū)滂.沱(pāng)桂棹.兰桨(zhào)D.朱拓.(tà)襁褓.(bǎo)黼黻.(fú)拾.级而上(shí)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蜇伏窈窕狙击目不暇接B.湔雪岑寂晌午深居简出C.胡诌惬意翘首一愁莫展D.草窠隐遁絮叨欢呼鹊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光葵在前,梅津美治郎随后……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曾几何时....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B.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许多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C.凯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D.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4.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攀援而登,箕.踞而遨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⑦萦青.缭白,外与天际⑧苍然暮色,自远.而至A.①②⑤/③④/⑥⑧/⑦B.①④⑥/②/③⑤/⑦⑧C.①④/②③⑤/⑥⑦/⑧D.①②⑤/⑥/③⑧/④⑦5.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应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B.《边城》中老船工最后终于明白了翠翠的心事:翠翠爱的是大佬傩送,而不是二佬天保。老船工心里有点担忧,最后决定让翠翠自己做主。C.《阿Q正传》中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赵太爷、假洋鬼子、小D、王胡、吴妈等也都是《阿Q正传》中的人物。D.欧也妮·葛朗台是精明吝啬的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破产的堂弟,倾尽全部私蓄资助他,因此导致父女关系破裂。6.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答题。(3分)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市长说:“一个发达国家的标志不是穷人有车,而是富人搭公交。”如今这成了发达国家的流行定义,也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愿景。波哥大市市长的话中蕴涵着发达国家的标准,请试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每一点不超过10个字。123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广少孤贫,亲执家苦。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曰:“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宜参良家,简.求有德,德同以年,年钧以貌,稽之典经,断之圣虑。政令犹汗,往而不反。诏文一下,形之四方。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窃见尚书仆射胡广,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十有余年,心不外顾,志不苟进。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宁方国。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复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农。汉安元年,迁司徒。质帝崩,代李固为太尉。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又拜司空,告老致仕。寻.以特进征拜太常,迁太尉。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进。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时人荣之。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假:借助B.宜参良家,简.求有德简:选拔C.寻.以特进征拜太常寻:不久D.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再:再次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B.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D.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4分)(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3分)(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分)10.请简要概括尚书史敞等人推荐胡广担任陈留太守的理由。(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1)“酒”是李白诗中最常见的意象,请再写出李白诗中两句与酒有关的句子。(2分)(2)这首诗前两句是如何表现“兰陵酒”之“美”的,请简要分析。(4分)(3)“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两句,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4),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旁宫赋》)(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旁宫赋》)(6)人间如梦,。(苏轼《赤壁怀古》)(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8),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茂林阿城口渴死,恨不能咬近旁的树皮吮。好林子,一架山森森的引眼。不想再走,情愿将自己栽在这里,也绿绿的活个痛快。林子不是野生,齐齐的极有章法。山也只是普通的山,却因为树而雍容非常。正想躺下去,忽然就有咳嗽声,如折干枝而又有韧皮,响响的不断。回身望去,林深处闪出一个老者,眼睛却亮,远远的就有光过来。老者走近了,如空树般笑,嘴里只有一颗牙装饰着,问:“后生子,赶脚么?”我点一点头,忽然问:“有水么?”老者定定地看着,似在打消他自己提出的疑问,说:“山有好树,就有好水。”站起来,随他沿齐齐的树走。并不上坡,走不久,有泥屋一幢,自然有鸡的咕咕声。早就防着有狗,走近了,果然有。半人高的畜牲,黄黄的窜出来,狺狺地屁股调来调去,眼睛却紧盯着。老者不知从什么部位发一声响,那狗就蹲伏下来,尾巴不停地摇,肚皮一缩一缩地喘。老者推开门,哑哑地朝里说:“有客喝水哩!”一面就跨进去。灶间极干净,不多的罐罐在暗处都映出方形的门亮。灶台没有一点污水的痕迹,锅盖洗得发白,略略高出灶台一点。一只炊帚如新的一般吊在灶边的墙上。里屋有轻轻的响动,帘抢在老者前掀开,现出一位婆婆。这婆婆老而不暗,极是清爽,那眼如一碗温水,消一身乏渴。极恭敬地问了好,被让到炕上坐。婆婆也不多说,转身去沿墙一条小柜上提过一吊黑釉陶壶,又在炕桌上摆一个小陶碗,斜斜地斟满了,偏着身子坐在炕沿上催着喝。心下暗暗赞叹,不觉问他们是不是守山林的。老者蹲在地下,嗬嗬笑着,举手比了一个八字。不觉问:“八年就长成这样好林子?”婆婆宽宽一笑,说:“他有八十了。”老者脸上闪出些光,说:“这一辈子,就是给人守林呢。”于是透窗望去,再想看那些树。不料目光再也不能远,只定在窗上。好剪刀。原来窗纸上,反面贴了许多剪纸窗花:公鸡、母鸡、小兔、大狗、偷油的鼠、骑驴的媳妇子,又有一个吃烟的老汉,还有一个织布的女子。都剪得大气,粗如屋檩,细若游丝。那鸡那狗那兔那鼠,若憨若巧若痴若刁,闹闹嚷嚷,上上下下,一时竟看呆了。婆婆见不喝水,就说:“有甚好看?这东西家家都有的呢。”我点点头说:“有是都有,可这些铰得好,铰得奇,不一样哩!”老者站起来,走出去,磕一磕烟锅,又进来,说:“好的都在柜里头哩。”当然执意要看。婆婆竟有些腼腆,笑着从柜里取出一个纸包,打开,各色的纸都有。看那包的纸,是一张极早的《陕西日报》,黄了,只是不坏。婆婆将各色纸铺开,一时我竟喜得哑住。只见各种人物极古极拙,怕是只有秦腔才吼得动,又有房屋竹树,都奇诡异常,满纸塞而不滞,通而不泄。婆婆说:“这是四旧哩!你是客,喜欢这些,又看了走路,不怕的。”忍不住,问:“婆婆可能为我铰一个?”婆婆说:“呀!老了呢!”急忙说:“不怕的。会的不难,难的不会。”老者说:“这个同志喜欢,你就铰,怕甚?”婆婆就在炕里摸出一柄剪刀,奇大无比,心下疑惑,只不言语,看她铰。婆婆一脸欣喜,忽然消失掉,皱纹拙起来。并不马上铰,对着纸沉思半晌,才将剪上纸边。之后竟再也看不出婆婆如何铰,只觉得游剪如龙,落纸纷披。看看老者,眼温温地虚着。再看婆婆时,正将大剪放在盘着的腿上,扭身向亮处举手照一照,动一动嘴,并不说什么。我待要看,婆婆已经递过来。这是一只牛,肚上一朵大梅,如风火般转。牛额上散星月般空白。眼睛一只巨睁着,令支开的四蹄如怒如奋,另一只则似偷窥,支开的四蹄反而是闪避不及的慌张。我说:“铰的实在好。”老者说:“喝水,喝水。”婆婆说:“铰了是为自家欢喜。”喝一口水,仔细将纸牛夹好,放进袋里,说:“不敢多要,这张是一定自己收好。”老者和婆婆一起看我,说:“也值得收藏?”却是笑笑的。我说:“若婆婆有空闲,我倒还想要个人物的。”便用眼睛询问着。口不再干,只懒懒的乏,便只靠了墙斜倚着。看婆婆铰,听老者蹲着咳,还听狗狺狺的。鸡大约是养出了蛋,紧着叫,便斜过眼,将感激寄托出去,在那林上。(选自阿城《遍地风流•茂林》)13.请简要概括文中老者夫妇的形象特点。(4分)14.本篇小说语言很有特色,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5.除人物外,小说还特别写到鸡和狗,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16.结合全文,探究文题“茂林”的丰富意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家公祭读本师岚①在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为配合公祭日活动,日前,我国首套南京大屠杀公祭全民读本在南京首发。②众所周知,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此种形式意在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强化现代人对民族国家遭受的战争苦难的历史记忆。世界多个国家已开展了国家公祭,比如美国、以色列等,虽然形式有别,但意旨类似。③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巨大灾难,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沉重的心灵创伤。但近些年,日本对其在抗日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一再否认,甚至在教科书中不断篡改历史、颠倒是非。④历史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其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正确的历史认知和高尚的文化情怀。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这种心灵之痛将会成为一个历史的阴影留在民族的精神史和心灵史上。在这场灾难中,南京大屠杀无疑是留给中国人民最为惨痛的历史记忆。⑤但长久以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与讲述,其实仍然不够。在一些历史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几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那些丰富的历史细节,往往被简单的几句描述,辅之以几个数字所取代。当年经历过那个战争年代的人们已逐渐逝去,而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后来者,对战争的感受与体验其实并不真切,这种感受与体验更多的是通过对历史的阅读产生的。只有让国民形
本文标题: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语文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2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