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江苏省淮安市高三年级调查测试含答案
淮安市2010一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历史试题2011.3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一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一第25题,共5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下列说法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是A.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B.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C.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D.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2.《苟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3.汉代全面推行孝德观念,大力推广《孝经》,以孝德为推选官吏的主要标准。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其真实意图的是A.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B.慈孝之心,人皆有之C.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七夕乞巧》诗云:“……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七孔针或九孔针为巧)与这一风俗密切相关的认识是A.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B.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C.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5.英国外相巴麦尊曾在密信中写道:“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得最适意的满足。”这里“最适意的满足”主要是指A.打开市场和掠夺原料B.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c.在中国建立殖民地D.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6.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7.民国初年北京的一个包车夫,曾是一个义和团民,但其时则已成为热心的天主教徒了。问他为什么改信宗教?回答说:“因为他们的菩萨灵,我们的菩萨不灵嘛。”上述现象反映了A.中国民众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性B.西方宗教信仰被中国民众普遍接受C.中国传统文化信仰受到天主教冲击D.中国民众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8.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平均地权”规定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A.地主所有,私人独享B原主所有,不得侵犯c.集体所有,大家分享D.国家所有,国民共享9.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局部)。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北伐战争时期,革命将士受到民众热烈欢迎B.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燎原之势c.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斗争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10.英国《泰晤士报》在1937年10月底发表社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来闻者;……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社论评价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下列对此方针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型的政党关系B.有利于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构建C.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D.表明中共主张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12.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叙述与之相符的有①《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②邓小平提出“一周两制”的构想③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④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5.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政治观点主要是A.光荣革命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改革成为英国完善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与完善过程漫长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丰富了政治文明16.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企业方面作出的重大调整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c.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D.调罄轻重工业比例17.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B.实行美元贬值C.限制价格水平D.推行福利制度1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铁幕)后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另一个共同市场”建立的目的是A.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B.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对抗苏联C.促进欧洲各国的合作和发展D.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19.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2日报道,世贸组织关于中国在进口和销售美国电影、音像制品和图书产品上有违规行为的诉讼作出了判决:中国政府不得硬性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由此可见,世贸组织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B.严重侵犯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C.实现了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宗旨D.在规范世界贸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0.要揭露着‘社会宠儿’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的卑劣本质,怒斥着社会的丑恶黑暗;赞美着草原牧场上健美彪悍的生命。”与材料评述的作品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七月朔,制:“……悉籍岭北茶药,宜令诸道一任商人兴贩,不得禁止往来。廉州珠池(养珍珠和蚌的池塘),与人共利。近闻本道禁断,遂绝通商,宜令本州任百姓采取,不得止约。”——《旧唐书·懿宗本纪》【材料二】德宗非时召拜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赴上。疾驱,请客至府,已列筵矣.或问:“何速?”吏曰:“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筵席),常可立办。”——《唐语林·补遗》【材料三】今商贾贱类……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至於廊庙(朝廷),不无杂人。如专经以求进,主文而望达者,若不困顿於林野,则必凄惶於道路。今日国家行何道得九流鉴清?作何法得侥幸路鲍?施何令使人自知耻?设何教使贤愚自分?——《全唐文·问进士二》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懿宗对商业发展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5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发展中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3)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材料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5分)22.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材料三】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上海合作组织宪章》(2002年6月)请回答:(1)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7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4分)(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巨大的分歧”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5分)(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重要变化?(2分)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2分)23.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把有组织的城市手工业转变为大投模的工厂生产,就是把工业城镇改造成有如黑暗的蜂房,叮叮哨哨,喧闹不休,满天烟雾,乌烟瘴气,一天有12小时甚至14小时都是这样,有时整天整夜都如此。……这些城镇,没有一个注意到这样一句古老的谚语:“整天工作,没有玩儿,使得杰克变成傻笨蛋。——(美)刘易斯《城市发展史》【材料二】这里(伦敦某区)有1400幢房子,里面住着2795个家庭,共约12000人。安插了这么多人口的空间,总共只有不到400码(1200英尺)见方的地方,由于这样拥挤,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孩子:有时还有祖母和祖父,住在仅有的一间10一12英尺的屋子里,在这里工作、吃饭、睡觉。——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三】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廉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从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9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吴铁稳、张亚东(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生产组织形式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对英国政治产生的影响。(4分)(2)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并分析其原因。(5分)(3)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民间是怎样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政府的做法又是什么?(4分)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早期)商业还继续处于依附的地位,从经济上来看,它是依赖于政府的。政府鼓励商业着眼于使日本拥有有效的近代基础,以抵制外国的压迫(另一只眼睛还盯着未来的征服事业),同时也给骚乱的农民提供一种职业。——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
本文标题:江苏省淮安市高三年级调查测试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4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