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毗.邻(pí)角.斗(jué)垂涎.三尺(xián)不落言筌.(quán)B.赍.发(jī)决.起(juè)接踵.而至(zhǒng)恶.乎待哉(è)C.殷.红(yīn)信笺.(qiān)压轴.戏(zhòu)遥思远怅.(chàng)D.潦.(lǎo)水酩酊.(dǐng)一蹴.而就(cù)模棱.两可(lí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嘉奖再接再厉声名狼藉言简意赅B.峥嵘变换莫测察言观色匪夷所思C.寥廓游目聘怀励精图治杀一儆百D.端详惹是生非色厉内荏委屈求全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树林终归是自然的儿子,不管春秋寒暑,它依旧有它的那一份天真与可爱,谁也偷它不得。B.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四年空缺的局面终于结束了。蒋锡夔院士和谈国桢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为此获得了此项殊荣。C.悲哀和喜悦同样是真实的情感,悲剧和喜剧同样是描写人所面临的处境,从别人可笑的灾祸中寻找乐趣,与从一些沉重的灾难中提炼快感并没有什么差别。D.赚钱以及把钱花出去所获得的,有时只是一种方便,而非幸福。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浸透着浓浓的哀愁,沉默的夏虫、康桥,烘托出一种惆怅的气氛。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C.《大卫·科波菲尔》是法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文章多层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节选自《话说文学趣味》)5.根据原文,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所有小说、戏剧、杂文都能够当一首诗看。B.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C.有广博的趣味,能够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处。D.有创造性,时时刻刻都能够开发创造新的文学趣味。6.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C.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流的小说家反而很难写出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B.一个人不喜欢诗,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C.第一流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仅在故事。D.从前私塾冬烘学究都深研八股文、试帖诗.[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闻其好学,故过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时义恭就太祖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会.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日,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十一。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世祖即位,诏曰:“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于是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缄.录之缄:封存B.会.敷赴假还江陵会:正赶上C.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诣:拜访,到……去D.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吊:凭吊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3分)①年数岁,问母所在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③见从母,常悲感哽咽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⑤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⑥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所以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看。B.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西行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C.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D.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中书令傅亮闻其好学,故过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4分)(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3)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分)四、默写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分,每空1分)①携来百侣曾游。。《沁园春•长沙》②,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③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氓》④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短歌行》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来源:Z|xx|k.Com]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3.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14.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6分)六、作文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个性”,一般被认为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其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有人认为,有些个性表现为不盲从,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动力,应肯定;有些人认为,有些个性表现为自我中心、任性而为,应该制约;有人认为,个性是件奢侈品;有人认为,随大流而看不出个性的人是生存的智慧;有人认为,个性也有真伪之分。关于“个性”,你有何感想或思考呢?请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来源:学科网ZXXK]参考答案1.A[来源:学科网ZXXK]2.A3.B4.D5.A6.C7.C8.D9.B10.C11.(1)中书令傅亮听说他很好学,特地去拜望他,张敷却卧在床上不起来,傅亮生气地离去了。(2)我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3)当初您常认为我没出息,不能做好自己的产业,不如二哥勤勉,现在我所成就的家业,和二哥比,谁多?【参考译文】张敷,字景胤。是吴郡人氏。他是吴兴太守张邵的儿子。生下来母亲就死了。当他长到几岁时,有一天问他的母亲在哪里?家里人跟他说他母亲死了,并跟他解释说什么是生和死,张敷虽然是小孩子,但是他就表现出思念他的母亲的模样。到了十几岁时,寻求母亲的遗物,都已施送散失,只得到一把扇子,于是将扇子封藏。每到感伤思念时,就打开盒子对着扇子流泪。看到姨母,就悲伤抽泣。宋高祖看到他,一见投缘,任命他为世子中军参军,多次受到接见提拔。永初初年,被提拔为秘书郎。有一次他在省直,中书令傅亮听说他很好学,特地去拜望他,张敷却卧在床上不起来,傅亮生气地离去了。当时义恭跟随太祖选拔一个优秀的和尚,等到找到那个和尚准备派遣时,恰逢张敷放假完毕回江陵,太祖跟那个和尚说:“张敷正要去西边,我命令他载你去。”等到张敷辞行时,皇上跟他说:“抚军(官名,指张敷)你还要留意怀有道的人啊,现在就有一个人在,你可以载着他一起走,路途中还可以一起说说话解解闷呢。”张敷却不领旨,拒绝说:“我不喜欢跟烦杂的人一起走。”皇上很不高兴。后来张敷升迁为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一同掌管机要事务,因为张敷是同在中书省任职的名门世族,两人商量去拜访他。周赳说:“如果我们去拜访,他却叫我们吃闭门羹,还不如不去呢。怎么可以轻易就去拜访他呢?”狄当说:“我们已经都是员外郎了,何必担心不能同坐。”张敷先设两张坐榻,离开墙壁三四尺,当狄当、周赳两位客人就座时,张敷唤仆人说:“移开我的坐席,远离来客!”周赳等人变了脸色离去。他就是这样地自我标榜。他还很擅长音乐礼仪,能够懂得音节的轻重快慢变化。与人道别时,握手说:“盼你常来信。”余响久久不断。张家的后人都羡慕仿效,其源就是出自张敷。张敷升任黄门侍郎、始兴王刘濬后将军司徒左长史。未及拜授,父亲在吴兴亡故,服丧后共有十多天,他才喝一些水,丧葬事办完,他仍然不吃有盐的菜,于是伤损瘦瘠而得病。伯父张茂度每次晓论劝止,张敷就更为悲痛,哭得死去活来。张茂度说:“我本想劝你节哀,可是你更加悲痛。”从此不再去劝他。不到一年
本文标题:江苏省淮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4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