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江苏省高考语文文科加试试题分析与对策
江苏省高考语文文科加试试题分析与对策高考语文加试部分目前由三部分七小题构成:文言文阅读、名著名篇阅读、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文言文阅读,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共2题,10分。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名著名篇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共3题,15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和鉴赏,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做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1题,15分。一、文言断句及表述题1、关于试题的思考韩愈《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里的“句读”也就是今天的断句。古人读文章第一关就是“断句”,断句掌握了,意味着对文本的理解已经到了粗通大意的地步。江苏省高考加试断句,体现了对文史类考生的最本质的要求。高考文言断句选材不是随意的。考虑到其后表述命题需要,文言断句的练习思路要清楚明了,准备充分,又不任意增加难度、随意拓展范围。由于其后的表述题,要能联系旧有知识,所以选文一定是能提供旧有知识联想的选段。例如:考试说明中的选例,断句语段为描写白居易庐山山居草堂的片段,其后的表述题是要求写出作家两篇代表性叙事长诗(琵琶行、长恨歌)以及白乐天所造草堂的位置上的特点。文言断句后表述题强调调动旧知,需要联想,唤醒知识积累。因为考文科学生的知识与素养,属于考查知识面覆盖要求,不要花太多时间。2、断句语段猜想。命题不可能仅仅是以前古代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考查的简单翻版,更注重考察学生在文学与历史等交叉点上的思维能力,题目在简单考查文学常识的填空以外,还有以下的可能:(1)对于文学、文化现象的记忆与理解;(2)对于文本内容某方面的概括、评价;(3)对于高中所学相近内容的辨析延伸;(4)对于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评述。那么我们可能需要重点关注这样一类材料:(1)类似《史记》中“太史公曰:”其后论赞的形式要高度重视,因为论赞文体叙事紧凑,议论精当,又能联系所学篇章,为考查的好素材。(2)唐宋诗话或笔记,涉及骚人情怀、生活轶事,也能与所学诗词勾连,值得注意。(3)文学母题的不同文体素材。如《西厢记》的前故事《莺莺传》,可考元稹;《长生殿》的前故事《长恨歌》,可考白居易。3、断句技巧做断句的三个步骤是:先读后断再检查(一)读懂是关键,通读全文,领悟大意,这是基础。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而学生在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不理解就点不断点不好。因此拿到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二)、利用虚词,帮助断句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例如,语气词“乎”“也”“矣”等常在句末,“盖”“夫”“凡”等常在句首,“于”“以”“而”等常在句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三)观察句式,准确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例如: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四)抓住谓语不放松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由关键性名词围绕谓语组合而成。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五)可以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1)给叙事的文段断句,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有哪些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事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过程。(2)议论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六)最后返回头来细检查,合情合法即过关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4、复习策略(1)系统梳理文言实虚词知识。(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3)养成朗读文言文的习惯。断句语感在诵读中形成,大声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在诵记默写名句语段中,建议通过诵读文质兼美的范文,注意文中结构复杂的句子,提高断句语感。(4)用好选修读本,如《史记选读》、《唐宋诗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等,熟记作家代表作品常识,能回忆阅读中的知识积累。(5)讲评练习,尽量体会答题思路和方法。二、文学名著阅读题本类试题题型新鲜,阅读量较大,应视为复习重点。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命题范围,了解名著的梗概、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文学名著简述题的常见设题方式有:比如,《三国演义》,就应该大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2)内容概要: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3)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4)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情节或事件:①桃园三结义②火烧赤壁③草船借箭④孔明借东风⑤关公过五关斩六将⑥关公刮骨疗伤⑦诸葛亮智用空城计。(5)主要艺术特色:①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②长于描述战争,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6)阅读感受:如对诸葛亮的评判。认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灵魂。他在小说中处于中心位置,是焦点人物。博望初捷,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取四郡,三气周瑜,活捉张任,入成都,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直到秋风五丈原,这一系列精彩的故事都是描写诸葛亮。在我们眼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在他的头脑里有着层出不穷的智谋和计策,任何困难复杂的情况,他都能应付自如,任何隐秘的狡诈的伎俩,他一眼就能识破。他远观近察,熟洞人情,精通世故,计无不中,算无遗漏,真正是人中之杰。更为敬佩的还有他的人格,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1)提要提要,即针对撮取名著中重要的故事情节作简明扼要的介绍。从概括对象的内容繁简性看,可以是对一部书、一个章节的提要、也可以是对一个重要事件、一个精彩场面的提要,这种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考生宜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提要编写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主要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如: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过。参考答案示例: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和派进行了一次论辩。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张昭等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面对群儒的轮番进攻,诸葛亮从容应对,将对方逐一驳倒,令群儒“尽皆失色”。解答此类题,考生应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晰事件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2)列述列述,即针对名著中重要的人物形象的某一典型性格特征作简洁明了的列举描述。从人物形象在名著中的地位看,可以是对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起支配作用的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的概括描述,也可是对次要角色的性格特征作简要描述。这种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对于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体现个性特征的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考生应加强对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归纳识记,并重点遴选充分展现该特征的精彩章节精读鉴赏。如:《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列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阐述。参考答案示例: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应允。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终被折磨得香消玉殒、“零落成泥”。解答此类题,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中指明的人物的某一思想性格特征来准确筛选、提取典型情节或事例简述,力求过程完整,条理清楚,细节点到。(3)释题释题,即针对名著标题命名(一般是具有深度隐喻色彩的标题,如《雷雨》《边城》《呐喊》等)的意涵作简要诠释。它要求考生联系名著全书的内容来揭示标题的含义。这种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对整本书的情节梗概和主题意蕴的了解。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对那些富有隐喻色彩的名著标题作简要的分析,指出作者命名的意图,引导学生识记古典章回小说重要回目名称,或者对非章回体结构的小说的重要章节自拟标题,以加深理解。解答此类题,考生应立足于名著全书的故事梗概,抓住主要角色的人生与心路历程,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简述故事脉络,并从作品的主题层面切入,扼要解释标题的内涵。(4)赏析赏析,即针对名著的人物形象、结构模式、思想主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简要的鉴赏分析。这种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对名著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学生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相应的评判。复习备考中,教师可精选重点章节,通过读书随笔、读后感、文学评论、评点等丰富多样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鉴赏性阅读能力。如:简要评述《家》中觉民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示例:觉民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性格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也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表现了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的一对胜利者。解答此类题,考生在依题干要求组织答案时应将述与评、引(“引用”)与析、叙与议相结合,力求叙述概括精炼,引用(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如精彩的语例等)准确精当,分析言简意赅,议论要言不烦。三、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题把2008年《考试说明》“典型示例题”与2008年高考江苏语文卷加试题部分材料概括分析题对照起来,不难看出命题的特点和答题应当注意的几点事项:1.命题选用的文本材料目前主要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时,要注意论述类文本所论述的鲜明观点,实用类文本所介绍的人事或某种情况的鲜明特征。特别要注意科技类文本的阅读考查,因为这类文本的阅读在前面已不易考到。选文一般不会太长,以四五百字为宜。2.在传统的语言运用题中,压缩语段一直是重要考点;归纳整合信息,在现代文阅读中也是出题点,所以“归纳”这种题型并不新鲜。在答题中,“归纳概括”一定要明确指向,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归纳概括,否则将徒劳无功。3.分析,就是那问题拆开来看,看到事物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看到事物的正面和反面,看到事物的现状和趋势。对文本材料的分析,有分析文本材料的层次,有分析文本材料的内涵,有分析文本材料的意义,有分析文本材料的手法,各有其注意事项。分析文本材料的层次,要注意各层意思的联系和发展;分析文本材料的内涵,要注意表层和深层的意思;分析文本材料的意义,要顾及全文,也要注意联系有关的背景。4.归纳出的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解决对策基本呈对应关系,这是解答分析题的思路。5.“鉴赏”是指从形式的角度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认识作品之妙,从而加深体会作品艺术性地表现的哲理情思。附加题“鉴赏”的考查虽然出现在《考试说明》的要求之中,但在试题上却
本文标题:江苏省高考语文文科加试试题分析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5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