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4专题像山那样思考学案苏教版必修1
1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学案第4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问题导学1.面对那一声狼嗥,人从眼前利益的角度思考,主观、自私、肤浅,而山则从生态利益的角度考虑,客观、无私、深刻,那么到底为什么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呢?2.从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两个方面探究一下“狼的嗥叫”和“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3.结合全文,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4.这篇文章在语言上与一般介绍自然、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文章有何不同?自主探究我们曾经自豪地宣称,我们人类是自然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改造自然方面,我们人类取得了许多成就:我们可以使河流改道,可以使飞船上天,可以深入海洋,也可以踏上月球。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受到自然的报复,在自然的威力面前表现得非常无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正人和自然的关系呢?文法导析1.崭新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本文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文章,讨论的是生态平衡的大问题。但作者没有明言,而是改变角度,围绕一声狼的嗥叫,讨论狼对鹿、对牛羊的意义,狼对大山的意义,让狼和大山来回答环境的保护问题,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可谓新颖独特。2.深刻的伦理观念与哲理化的语言。本文语言深含哲理,用大山的思考、狼嗥的对抗,来回答生态环境问题,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作者从狼的一声嗥叫中听出了大自然的悲哀,也听出了人类的悲哀,也从狼的垂死的绿的眼光中看出了人与自然的对抗。人在与狼的对抗中无疑充当了一个生态谋杀者的角色。在利奥波德看来,不仅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存在着伦理关系,人与自然也存在这种关系,人们的滥杀、滥捕、滥伐、滥牧,迟早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3.用排比表达强烈的情感。文中多处用了排比,一连串的排比加强了行文的气势,表达了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感到痛心的强烈情感,并呼吁人们与大自然和平相处。技法导练导练目标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收录的一则随笔。文章第一段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用了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写作手法。文笔简洁传神,裹挟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他把诗意的表达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灵魂的震撼。接下来的一段即写了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请选取一种景物,运用发散思维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利奥波德在《像山那样思考》中告诉我们,我们和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文中的一段描写是“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几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后出现的严重后果,揭示了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的恶果,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必被自然惩罚的道理。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2)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正是因为人们杀死了狼,才使得大山荒芜、没有生机,生态失去平衡,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泥土冲刷到大2海去。大自然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联系、不可缺少的。人们应该用整体和有机的世界观来对待荒野和自然。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3)人一直把自己当成高于一切的主宰,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被污染,物种在灭绝……疯狂的掠夺,让地球变得伤痕累累。人们高举文明与发展的旗帜,一路高歌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利奥波德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借一声惊心动魄的狼嗥,诗意地表达了一种对环境的深深的忧患意识,告诫世人要站在与万物平等的角度对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责任感能催生忧患意识,滋养高贵的心灵。让我们树立平等意识,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让地球家园在青山绿水、生机盎然中走向和谐。只有如此,地球才能变得更加生机盎然。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佳作片段曾几何时,大自然赐予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河中鱼虾竞游,山间鸟鸣兽走,气候四季分明,人们怡然自得。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那些给予人类方便的技术发明,渐渐地将自然界的光彩抹去,直至剥夺。忘记了是从哪一天起,山再不见那么葱郁,水再没有那么清澈,四季更替的规律被打乱,莫名的灾害次第蔓延。聪明的人啊,你可千万不要忘了,你生活在自然中,你的拥有是她的给予,你的存在是她的恩惠。你又怎能忘记她的存在,忽略她的警示,变得恣意妄为起来呢?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提醒我们:在自然中生活,要遵守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张弛之间,要牢记对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加以保护和爱护。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我们所拥有的安逸生活,并延续至子孙万代。(摘自重庆高考卷满分作文《生活在大自然中》)答案:[问题导学]2.提示: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山水景物中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出自己的傲世情怀。3.提示:(1)人生境遇相同。苏、柳二人都是在遭受贬谪的情况下寄情山水,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解脱的。(2)对自然的感悟不同。苏轼“乐水”,在大江之上借用江水、明月等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从而摆脱了消极的“悲”的情绪,使主客都回到欢快的境界,体现了一种豁达与超然,重在哲理思索;而柳宗元“乐山”,游历西山,在与大自然的际会中沉醉,真正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重在主观感受。(3)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苏轼在对江水、明月、音乐、清风的描写与对历史人物的联想中感悟自然,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而柳宗元则在感悟的同时用“斫”“焚”等方式改变自然,体现出一种变革的勇气与胆识。[自主探究]提示:观点一:不同意。文中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作者寄情山水,始得真趣,是情感的自然释放,是真正的心灵感悟。3观点二:同意。文章表达了作者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是悲观的,是作者被贬官后的一种无奈的释放,精神的积郁不得不借山水来抒怀。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文章开始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后面则表达了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感悟。[技法导练]创意激活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表情达意常用的技法之一,也叫咏物抒情。它一般通过描写客观事物的形象并以之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自始至终着力描写客观物象,作者将主观情意寄托在物象之中;二是作者在所写之物和所抒之情中通过形象化艺术手段建立起联系,引文到一定时候点明这种联系,让读者通过阅读,感知形象,体察蕴藏在形象之后的主观情感,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无论哪一种形式,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都必须有相似点或某种联系,以便将深邃的思想和含蓄的情感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范例展示岔路口白雯萱披着初春的朝阳,我一人独行,面前两条岔路各通一方。我伫立良久,徘徊观望。第一条路崎岖不平,蜿蜒曲折,路边却是郁郁绿树,点点花香。路转弯处虽林茂草长,却有那玉鸟翠歌、池蛙擂鼓为伴,一路上定会增趣不少。我颇为心动,却也不忘把另一条路探望:一样自然,一样美丽,只是多了些坦荡,少了些弯折;多了些日晖灿烂,少了些芳草萋萋。但若能闻着清风送来的缕缕麦香,也应别有一番风味。……我踏上第一条路——带着无限的新奇与淡淡的遗憾——或许另一条路可待他日寻访。我轻轻前行,湿润的土地找不出脚踩的痕伤。谁想那路的尽头竟仍是岔路,道的穷处又是两条道。再一次深思,又一个选择。我偶尔回过头想去触摸那未经过的“另一条路”的麦穗,想再重返一个个岔路,体验那一个个“另一条路”的滋味,却发现那不过是痴心妄想。既然当初路已定,步已迈,就永远不要再想回头。我蓦然大悟,当你站在岔路口,为你的选择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人生从此就已全然两样。[素材积淀]话题集锦在自然中释放压力困境与追求人格与追求永远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答案:[问题导学]1.提示:“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良好建议,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运用“像山那样思考”这种诗意的表达,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来换取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的,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2.提示:(1)从生态价值方面来看:狼的消失,一是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二是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2)从生命意义方面来看:一是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由于人类不善于思考,因此对待自然也缺少客观的思考;二是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都拥有自己不可抹杀的生命尊严、履历与故事,他们都是自然的子民;三是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人类应作换位思考。3.提示:大家还记得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吗?广告内容是拍卖最后一滴无污染的水,最4后一株无污染的植物。当我们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一味地追求物质进步时,留给我们的只会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要知道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物与植物,都拥有自己不可抹杀的生命尊严、履历与故事。芸芸众生都是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4.提示:一般这类文章都是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学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较多地用了排比句。这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融为一体,使全文融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体。[自主探究]提示:观点一: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我们与其他物种都是自然的儿女,我们应该远离人类中心论,承认自然母亲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权利,人类对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应该放弃功利之心,把进取的思维隐退到自然的背后,用自然的思维方式解决我们生存面临的问题。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和自然和谐共处,否则只能自食苦果。观点二:人类是从大自然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代表,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智慧。自然对于人类也并不总是温情脉脉的,人类的早期也曾备受自然的欺辱,最后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逐渐掌握了智慧的力量,并有所作为,才有了如今的文明与进步。在当今环境遭到破坏的形势下,我们要做的不是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和谐中求得发展的空间。[技法导练]创意激活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写作中发散思维往往能发人深思,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范例展示一滴水的思考这一滴水也许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一部分,它也许曾经有过显赫的功绩呢。也许只是脸盆
本文标题: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4专题像山那样思考学案苏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6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