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考点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预习检查·考点清单•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2.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3.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原因、必要性)。•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6.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要求。•7.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网络构建考点梳理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影响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3.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辩证地看待)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辩证地看待)(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考点梳理(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原因、必要性)(1)对民族和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正确态度:(1)正确的态度:(2)具体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考点梳理(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原因、必要性)(1)对民族和国家:(2)对个人:2.正确态度:(1)正确的态度:(2)具体内容:①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②对待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考点梳理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二者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2)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如何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二)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科技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文化发展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点功能考点梳理拓展深化•1.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辨析: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辨析: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习俗的作用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3.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辨析: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易错辨析】【易错辨析】4.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辨析: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5.社会制度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辨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生产力发展才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科技发展必然使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辨析:科技发展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科技发展,也为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支撑。1.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辨别区分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不同点侧重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纵向——同一国家历史与现实之间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态度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相同点①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②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③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重难突破·学以致用】2.对待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盲目排外主义,又要抵制“全盘西化”【重难突破】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区别内涵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实质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难突破】【重难突破】•5.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③?拓展一下(2)怎样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怎样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B.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学以致用1.(2016全国一,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学以致用2.(2016全国二,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学以致用3.(2016天津文综)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学以致用4.(2016北京)“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学以致用5.(2016江苏)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学以致用6.(2016全国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参考答案①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7.(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7.【参考答案】①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③科技创新带来更快捷、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8.(2013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
本文标题: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051 .html